电镀行业酸洗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2659发布日期:2018-09-12 00:02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电镀行业酸洗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镀行业生产中在镀铜、镀锡、镀镍过程前都需要进行酸洗进行表面处理,酸洗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废酸,此类废酸成分复杂,酸浓度较高,对于无法使用的废酸,国家环保部门有严格的管理,不允许直接排放。对于这类废酸的处理,国内普遍采用的处理方法是进行中和处理,达到规定的pH值才能排放掉液体,但中和处理过程既浪费大量的碱又产生大量的残渣,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环保问题,但很不经济,而且废酸液中的有用资源未能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酸洗废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将电镀行业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废酸进行回收,节省酸的同时又减少了碱的使用,并减少了固体残渣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镀行业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酸洗废水池、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三级沉淀池、污泥沉淀池、pH回调池、第一中间水池和废水回用装置,所述污泥沉淀池连接污泥浓缩池,所述酸洗废水池和一级沉淀池之间还设置有酸分离装置,所述酸分离装置的进水口与酸洗废水池连接,所述酸分离装置的截留液出口和透过液出口分别与一级沉淀池和酸回收装置相连;所述酸分离装置采用酸分离膜为分离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酸分离装置与一级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二中间水池,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的进水口与酸分离装置的截留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的第一出水口与一级沉淀池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间水池还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酸洗废水池连接。通过设置第二中间水池,可以将残留有酸液废水通至酸洗废水池和酸分离装置进行进一步的酸分离至废水中酸液被分离完全,然后进入一级沉淀池。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中间水池内设置有第一pH在线显示仪,所述第一pH在线显示仪判断废水中是否有残留酸液。

进一步的,所述pH回调池内设置有第二pH在线显示仪,所述第二pH在线显示仪用于测试废水的pH值是否达到排放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内设置有第三pH在线显示仪,所述第三pH在线显示仪用于判断碱的加药量是否合适。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碱加料装置;所述二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PAC加料装置;所述三级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PAM加料装置。所述一级沉淀池用于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述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用于将细小的氢氧化铁悬浮物絮凝并形成大颗粒悬浮物,方便后续将大颗粒悬浮物进行泥水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废水回用装置包括锰砂过滤器和回用水池,所述锰砂过滤器与第一中间水池连接,所述回用水池与锰砂过滤器连接。所述锰砂过滤器用于过滤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再将废水通入回用水池供生产车间回用,或再次通入第一中间水池,重复上述循环几次,至回水达到可利用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浓缩池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用于对湿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能方便脱水污泥运送进行下一步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酸分离膜为硫酸分离膜。所述硫酸分离膜采用反渗透原理进行硫酸的分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级沉淀池之前设置酸分离装置,将酸洗废水中的硫酸分离出来,进入酸回收装置中进行回收,既避免了中和处理需要浪费大量的碱又产生大量的残渣,又可以使回收的硫酸再次利用,节省资源,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镀行业酸洗废水处理系统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酸洗废水池;2—一级沉淀池;3—二级沉淀池;4—三级沉淀池;5—污泥沉淀池;6—pH回调池;7—第一中间水池;8—废水回用装置;81—锰砂过滤器;82—回用水池;9—污泥浓缩池;10—板框压滤机;11—酸分离装置;12—酸回收装置;13—碱加料装置;14—PAC加料装置;15—PAM加料装置;16—第二中间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电镀行业酸洗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酸洗废水池1、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3、三级沉淀池4、污泥沉淀池5、pH回调池6、第一中间水池7和废水回用装置8,所述污泥沉淀池5连接污泥浓缩池9,所述酸洗废水池1和一级沉淀池2之间还设置有酸分离装置11,所述酸分离装置11的进水口与酸洗废水池1连接,所述酸分离装置11的截留液出口和透过液出口分别与一级沉淀池2和酸回收装置12相连;所述酸分离装置11采用酸分离膜为分离介质。

具体的,酸洗废水先进入酸洗废水池1,所述酸洗废水池1与酸分离装置11的进水口连通,经酸分离装置11分离废水中的酸。本实用新型的酸分离装置11采用酸分离膜作为分离介质,所述酸分离膜采用GE公司生产的INDUSTRIAL RO1 8040酸分离膜,该酸分离膜只能允许酸和水通过,其他物质不能通过,分离原理为反渗透原理,即以压力差为推动力,在浓溶液一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从而将溶液中的溶剂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酸液经酸分离装置11的透过液出口进入酸回收装置12进行回收再利用。其他不能通过酸分离膜的物质被截留下来,经酸分离装置11的截留液出口进入一级沉淀池2,所述一级沉淀池2与NaOH碱加料装置13连接,NaOH能中和剩余的酸,还能去除水中的铁等金属离子,然后再依次进入与PAC加料装置14连接的二级沉淀池3和与PAM加料装置15连接的三级沉淀池4,将水中细小的氢氧化铁悬浮物絮凝并形成大颗粒悬浮物,方便后续将大颗粒悬浮物进行泥水分离。经过三级沉淀池4后产生的沉淀定期排放到污泥沉淀池5中进行泥水分离,经过泥水分离后的污泥进入污泥浓缩池9,上清液进入pH回调池6,将pH调回6-9,然后进入第一中间水池7,一部分达标排放,一部分进入废水回用装置8进行处理。

由于电镀行业酸洗废水中的酸主要为硫酸,因此本实用新型所用的酸分离膜为硫酸分离膜。

本实用新型的酸分离装置11与一级沉淀池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中间水池16,所述第二中间水池16的进水口与酸分离装置11的截留液出口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水池16的第一出水口与一级沉淀池2连接。

通过设置第二中间水池16,用于将废水中残留的酸液进一步分离出来,所述第二中间水池16还设置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与酸洗废水池1连接,通过在第二中间水池16内设置第一pH在线显示仪,可以显示经酸分离装置11的废水的pH值,通过第二中间水池16中的pH值可判断废水中是否还具有残留酸液,如果有残留酸液,将其经第二出水口通入酸洗废水池1,再由酸洗废水池1通入酸分离装置11的进水口,进行第二次酸液的分离,直至第二中间水池16中废水的pH达标,经第一出水口进入一级沉淀池2。所述一级沉淀池2中设置有第三pH在线显示仪,根据所述第三pH在线显示仪所测的pH值,及时调整在一级沉淀池2中加药的量,使一级沉淀池2的pH值在9-10的范围,此范围为铁等金属离子的最佳沉淀范围。

所述pH回调池6内设置有第二pH在线显示仪,通过第二pH在线显示仪所测的值回调上清液的pH值,保证废水的pH值达到排放要求。

所述废水回用装置8包括锰砂过滤器81和回用水池82。

所述pH回调池6内的废水进入第一中间水池7,一部分达到排放要求就排放出去,未达标的废水通过增压泵提升至锰砂过滤器81,去除水中的悬浮物,然后再流至回用水池82供车间使用或流至第一中间水池7,重复上述过程至回水达到可利用标准。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浓缩池9与板框压滤机10连接,经污泥沉淀池5沉淀后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9进行初步浓缩,再通过污泥隔膜泵带到板框压滤机10对湿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能方便脱水污泥运送进行下一步处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级沉淀池之前设置酸分离装置,将酸洗废水中的硫酸分离出来,进入酸回收装置中进行回收,既避免了中和处理需要浪费大量的碱又产生大量的残渣,又可以使回收的硫酸再次利用,节省资源,经济环保。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