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410发布日期:2018-12-11 20:1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膜生物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膜生物反应器。



背景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将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作为泥水分离单元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中的二次沉淀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好、运行管理简单等优点。膜生物反应器利用膜分离设备将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截留在生物反应器内,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

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一般由反应池和膜分离池组成,组成膜组件的膜元件主要有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两种形式。现有技术中,平板膜式的膜元件利用ABS板子作为支撑部件,将平板膜片固定在ABS板子两侧,污水经平板膜片的过滤后,进入ABS板子的导流孔,并由其内部导流汇集至出水嘴处,排出净化后的水。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固定在ABS板两侧的平板膜容易被污水中残留的杂物堵塞,导致膜通量降低,产水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减少后续设备的负荷,显著降低了膜组件的污染,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膜通量的膜生物反应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生物反应池和膜分离池,所述生物反应池和膜分离池由隔板隔开;所述隔板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通过“L”管道连接所述膜分离池底部;所述生物反应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陶粒填料层、EPS泡沫层和火山岩矿物填料层;所述生物反应池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膜分离池内设有膜分离组件;所述膜分离组件包括框架、金属过滤网和膜组件;所述框架的各外表面分别设有所述金属过滤网;所述框架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包括出水管、端头和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下端封闭;所述出水管连接主出水管;所述主出水管上设有真空装置;所述膜分离组件通过支撑传动杆连接振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振动装置为激振器。

优选地,所述主出水管连接清水池;所述清水池通过回流管道连接所述生物反应池;所述回流管道上设有回流泵。

优选地,所述膜分离池底部还设有污泥泵;所述污泥泵通过输泥管道连接污泥池。

优选地,还包括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主管、曝气风机、微孔曝气装置;所述曝气主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曝气风机、其出气端通过进气分管分别连接多个微孔曝气装置;所述微孔曝气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池和膜分离池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反应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陶粒填料层、EPS泡沫层和火山岩矿物填料层,通过设置多层填料;利于好氧层菌落的繁殖;更好实现了各层生长不同但又适应该层填料的生物菌群,有助于微生物的增值和代谢,因此,有助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降低对后续工艺的负荷;2、在膜组件外部增设了金属过滤网,使得一级膜过滤变成双级,使得膜组件与大粒径污染物分隔,将富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截留在金属过滤网之外,显著降低了生物污泥对膜组件的污染,不仅可以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膜通量和产水量;3、将膜分离组件通过支撑传动杆连接振动装置,该振动装置能够产生振动,以振落着于膜片的杂物,以清除附着的杂物,确保每个膜元件的膜通量,另外在清洗的时候能够加快清洗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膜生物反应器的膜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膜生物反应器,它了包括生物反应池1和膜分离池2,其中,该生物反应池1和膜分离池2由隔板3隔开;隔板3顶部设有溢流口31;溢流口31通过“L”管道4连接膜分离池2底部,使得污水能够从生物反应池1的顶部进入膜分离池2的底部;生物反应池1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陶粒填料层11、EPS泡沫层12和火山岩矿物填料层13;通过设置多层填料;利于好氧层菌落的繁殖;更好实现了各层生长不同但又适应该层填料的生物菌群,有助于微生物的增值和代谢,因此,有助于大多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去除,降低对后续工艺的负荷,生物反应池1底部设有进水口14,便于进水;膜分离池2内设有膜分离组件5;如图2所示,该膜分离组件5包括框架51、金属过滤网52和膜组件53;框架51的各外表面分别设有金属过滤网52;框架51内设有膜组件53;膜组件53包括出水管531、端头532和中空纤维膜533;中空纤维膜533下端封闭;出水管531连接主出水管6;主出水管6上设有真空装置61;膜分离组件5通过支撑传动杆7连接振动装置8,该振动装置8为激振器,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振动原件,通过将激振器直接连接各个膜分离组件5,使膜分离组件5获得一定大小的振动量,简单便捷地使膜分离组件5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振动,且激振器的频率稳定可靠,通过激振器的振动能够清除附着在膜分离组件5外表面的杂物,确保每个膜分离组件5的膜通量,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级过滤装置,即在膜组件53外部增设了金属过滤网51,使得一级膜过滤变成双级,使得膜组件53与大粒径污染物分隔,将富含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和大分子截留在金属过滤网51之外,显著降低了生物污泥对膜组件53的污染,不仅可以延长膜组件53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膜通量和产水量。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污水依次经过生物反应池1和膜分离池2,在生物反应池1内由微生物分解处理后进入膜分离池2内,水透过中空纤维膜533,而泥不能进入实现了泥水的分离,最终水经过中空纤维膜533的滤过后进入端头532再进入出水管531,由真空装置61使主出水管6内产生负压,最终使得水最终从主出水管6上排出来,实现水的分离,为了便于将主出水管6内的水进行收集,将主出水管6连接清水池9;在清水池9中进行检测,为了使清水池9中的水达标,在清水池9内对水进行检测,如果不达标还能将水进一步返回生物反应池1进行净化,将清水池9通过回流管道91连接生物反应池1;回流管道91上设有回流泵92。

为了便于清理膜分离池2底部的淤泥,在膜分离池2底部还设有污泥泵21;污泥泵21通过输泥管道连接污泥池。为了给整个反应器进行曝气和气洗,还设有曝气系统10;曝气系统10包括曝气主管101、曝气风机102、微孔曝气装置103;曝气主管101的进气端连接曝气风机102、其出气端通过进气分管104分别连接多个微孔曝气装置105;微孔曝气装置105分别设置在生物反应池1和膜分离池2内。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真空装置61,振动装置8,微孔曝气装置105均为现有设备,对其结构没有作改进,对其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