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3536发布日期:2019-03-19 22:02阅读:900来源:国知局
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针对含油、悬浮物污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有害物质的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



背景技术:

传统气浮处理工艺中,主体结构为敞开式结构。仅通过溶气泵形成气泡将污水中的细小颗粒进行分离。由于该方案处理流程简单,处理手段单一,因此气浮除杂效率较低,同时传统装置存在结构过大的缺点。

同时,在传统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旋流分离器虽然具有结构体积小的优势,但是传统旋流分离器仅运用离心分离原理,处理效果不理想,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只能用于预处理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它通过采用全封闭式的结构形式,结构紧凑,解决了传统气浮处理装置结构过大,处理效果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包括溶气泵,溶气泵出口通过管线与溶气气浮释放器相连通,所述溶气气浮释放器安装在通过连接板固定在气浮机全封闭式壳体内壁上的中心槽下方,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壳体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壳体底部通过管线与出水总管线相连通,出水总管线一路通过管线与溶气泵进口相连通,另一路通过管线与清水出口相连通,连接板下方的壳体上设有与螺旋结构连接的污水进口,废渣通过设在中心槽底部的出渣管线与废渣出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出水总管线与清水出口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通过信号线与安装在壳体底部锥形面上的压力传感器相连接的电动压力调节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横截面为圆形,中心槽为圆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在连接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它通过采用立式压力容器结构,污水经过提升泵加压后,切向进入由设备壳体内壁和中心槽构成的环形空间内,在旋流生成螺旋结构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强度的旋流;底部出水部分回流,经溶气泵加压溶气后,由位于中心槽下部的均匀溶气释放器释放大量微细气泡,污水自上而下流动完成气浮过程,在气浮内循环和旋流作用共同影响下,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可迅速高效率分离形成浮渣沿连接孔进入连接板上方的废渣空间,并在压力作用下沿出渣管道排出装置之外。结构紧凑,处理效率显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示意图。

图中,1、出渣管线;2、壳体;3、连接孔;4、螺旋结构;5、溶气气浮释放器;6、溶气泵;7、出水总管线;8、电动压力调节阀;9、压力传感器;10、连接板;11、中心槽; 12、废渣出口; 13、污水进口;14、清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图1、和图2中,全封闭式旋流加强型溶气气浮机,其主要由封闭式壳体2和溶气泵6组成。壳体2内部设置有通过连接板10与壳体2内壁固定连接的中心槽11,溶气泵6出口通过管线与溶气气浮释放器5相连通,溶气气浮释放器5安装在通过连接板10固定在气浮机全封闭式壳体2内壁上的中心槽11下方,连接板10上设有连接孔3,壳体2底部设计成锥形结构,壳体2底部通过管线与出水总管线7相连通,出水总管线7一路通过管线与溶气泵6进口相连通,另一路通过管线与清水出口14相连通,连接板10下方的壳体2上设有与螺旋结构4连接的污水进口13,螺旋结构4可使污水进口13内的污水形成旋流作用,通过离心力原理分离不同密度介质。废渣通过设在中心槽11底部的出渣管线1与废渣出口12相连通。

出水总管线7与清水出口14之间的管线上设置有通过信号线与安装在壳体2底部锥形面上的压力传感器9相连接的电动压力调节阀8。压力传感器9将壳体2内部压力变化信号反馈给清水出口14的电动压力调节阀8上,并通过控制阀门开度的大小对壳体2内部压力进行调节,从而保持装置内部压力恒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壳体2横截面为圆形,中心槽11为圆筒结构。连接孔3沿圆周方向均匀地分布在连接板10上。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工作流程:

初步旋流生成流程:污水通过外部提升泵等进入污水进口13,污水进口13位于气浮机封闭式壳体中由连接板10下表面、中心槽11外表面和壳体2内壁共同组成的水力空间部分,并与旋流生成螺旋结构4连接使污水进入后形成向上流动的旋流状态。

气浮分离流程:经过旋流分离后的污水在气浮内循环的作用下,使分离的杂质由气浮形成的微小气泡带至水力空间部分顶部的连接孔3(废渣空间-水力空间连接管道处)。旋流生成流程与气浮分离流程共同作用后的清水由水力空间部分底部出水总管线7通过清水出口14排出装置外部。同时,部分清水由气浮机出水总管线7分支管路引入气浮分离流程形成新的气浮内循环。

排渣流程:水力空间部分顶部聚集的废渣由连接孔3(废渣空间-水力空间连接管道)进入由连接板10上表面、壳体2内壁和中心槽11内表面组成的废渣空间,在气浮机封闭式壳体2内部,废渣在装置内部压力作用下由废渣空间顶部向下流动进入出渣管道1进口,并沿出渣管道1向上排出装置外部。

压力控制流程:为保证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系统内压力必须处于一个恒定状态。该状态下,当废渣过多时罐内压力出现降低趋势,恒压流程将废渣排出减少从而达到维持压力恒定的状态。压力控制流程包括水力空间压力传感器9及位于清水出口14的电动压力调节阀8等组成,通过压力传感器14采集到装置内部的压力信号控制清水出口14的电动压力调节阀8开度大小来保持装置内部压力稳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立式压力容器结构,污水经过提升泵加压后,切向进入由设备壳体2内壁和中心槽11构成的环形空间内,在旋流生成螺旋结构4的作用下产生一定强度的旋流;底部出水部分回流,经溶气泵6加压溶气后,由位于中心槽11下部的均匀溶气释放器5释放大量微细气泡,污水自上而下流动完成气浮过程,在气浮内循环和旋流作用共同影响下,污水中的有害杂质可迅速高效率分离形成浮渣沿连接孔3进入连接板10上方的废渣空间,并在压力作用下沿出渣管道1排出装置之外。结构紧凑,处理效率显著,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