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390发布日期:2019-06-14 23:06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清洗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洗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机械加工工业迅速发展,机械器件的制造量大大增加,在机械器件的清洗过程中,超声清洗技术以其省时、省力、清洗效果好的明显优势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清洗。超声清洗技术是以确保超声清洗得到有效实施的清洗管理前提下,以清洗材料为基本条件,采用超声波清洗方式去除被清洗物质表面油脂、污物等附着物,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的清洁度。而超声清洗后排放的废水接近乳化液,废水中pH值高(pH9-12),COD浓度高,悬浮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也很大,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净化效果良好,整体性强的清洗废水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清洗废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清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钢架、微电解池、中和装置、混凝装置、沉淀池、生物处理器、曝气二沉池和电控柜,所述微电解池、中和装置、混凝装置、沉淀池、生物处理器、曝气二沉池和电控柜均固定设置于固定钢架上,所述微电解池、中和装置、混凝装置、沉淀池、生物处理器和曝气二沉池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钢架自下到上共设置为三层,第一层钢架上依次固定设置原水箱、中间水箱、生物处理器、污泥箱和清水箱,第二层钢架上依次固定设置微电解池、中和装置、混凝装置、沉淀池、曝气二沉池和电控柜,第三层钢架上依次固定设置pH调节装置和混凝剂搅拌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微电解池的输入端,所述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液放置箱、搅拌机和原水泵,所述调节液放置箱顶端固定设置搅拌机,且该调节液放置箱和原水箱之间设置原水泵,所述原水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解池和中和装置之间设置中和泵,所述中和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所述中和装置包括中和箱和搅拌机,所述中和箱固定设置于固定钢架上,且该中和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搅拌机。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装置和中和箱之间设置混凝泵,所述混凝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所述混凝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混凝剂搅拌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混凝装置包括混凝箱和搅拌机,所述混凝箱固定设置在固定钢架上,所述混凝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搅拌机,所述混凝剂搅拌装置包括混凝剂放置箱和搅拌机,所述混凝剂放置箱固定设置于固定钢架上,且该混凝剂放置箱的顶端固定设置搅拌机。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箱和沉淀池之间设置中间水泵,所述中间水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底部开设沉淀出口,所述沉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中间水箱的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池和生物处理器之间设置沉淀泵,所述生物处理器和曝气二沉池之间设置提升泵,所述提升泵和沉淀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二沉池的输出端连接污泥箱和清水箱,所述曝气二沉池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泵,所述空气泵与电控柜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微电解系统、中和系统、混凝沉淀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氧化系统等多种废水清洗系统合理安置集中于固定钢架上,整个处理装置整体性强,同时由于在整个装置中微电解系统、中和系统、混凝沉淀系统、生物处理系统和氧化系统一起配合进行废水的清洗处理,提高了废水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框图。

图中:10固定钢架,20微电解池,201调节液放置箱,202搅拌机,203 原水泵,30中和装置,301中和箱,302中和泵,40混凝装置,401混凝箱, 402混凝泵,403混凝剂放置箱,50沉淀池,501中间水泵,60生物处理器, 601沉淀泵,70曝气二沉池,701提升泵,80电控柜,801空气泵,901原水箱,902中间水箱,903污泥箱,904清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清洗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固定钢架10、微电解池 20、中和装置30、混凝装置40、沉淀池50、生物处理器60、曝气二沉池70 和电控柜80,微电解池20、中和装置30、混凝装置40、沉淀池50、生物处理器60、曝气二沉池70和电控柜80均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设置于固定钢架10上,微电解池20、中和装置30、混凝装置40、沉淀池50、生物处理器60和曝气二沉池70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固定钢架10自下到上共设置为三层,第一层钢架上依次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原水箱901、中间水箱902、生物处理器60、污泥箱903和清水箱904,第二层钢架上依次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固定微电解池20、中和装置30、混凝装置40、沉淀池50、曝气二沉池70和电控柜80,第三层钢架上依次通过螺钉或焊接的方式固定pH调节装置和混凝剂搅拌装置。

pH调节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道连接微电解池20的输入端,pH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液放置箱201、搅拌机202和原水泵203,调节液放置箱201顶端通过螺钉固定搅拌机202,且该调节液放置箱201和原水箱901之间设置原水泵203,以将废水通过管道从原水箱901中提升至调节液放置箱201中来进行pH值的调节为后续的微电解处理做准备。原水泵20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固定钢架10上,通过搅拌机202来使pH调节液和废水进行充分的混合,pH调节完成后废水通过管道流入微电解池20中进行微电解处理。微电解技术是目前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理想工艺,该工艺能大幅度地降低 COD浓度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微电解池20和中和装置30之间设置中和泵302,中和装置30包括中和箱301和搅拌机202,中和箱301通过螺钉设置于固定钢架10上,且该中和箱301的顶端通过螺钉设置搅拌机202。由于废水经过微电解池20处理后,需要到中和箱301内需重新调节pH才能进入生物处理器60内,所以通过中和泵302将微电解池20中的废水通过管道送至中和箱301内,并通过搅拌机202将废水和中和剂搅拌均匀进行充分反应,酸性废水所使用的中和剂有石灰、石灰石、大理石、白云石、碳酸钠、苛性钠、氧化镁等。

混凝装置40中的混凝箱401和中和箱301之间设置混凝泵402,混凝箱 401的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混凝剂搅拌装置中混凝剂放置箱403的输出端,混凝装置40包括混凝箱401和搅拌机202,混凝箱401通过螺钉设置在固定钢架10上,混凝箱401的顶端通过螺钉设置搅拌机202,混凝剂搅拌装置包括混凝剂放置箱403和搅拌机202,混凝剂放置箱403通过螺钉设置于固定钢架10上,且该混凝剂放置箱403的顶端通过螺钉设置搅拌机202。混凝剂放置于混凝剂放置箱403中,并在混凝剂放置箱403中加入相应比例的清水,此配比为现有技术可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添加,然后通过架设在混凝剂放置箱403顶端的搅拌机202将混凝剂进行搅拌,然后将搅拌完成的混凝剂混合液通过管道由混凝剂放置箱403中送至混凝箱401中,以混凝泵402将中和箱301中的废水通过管道送至混凝箱401中进行混凝,并通过混凝箱401顶端的搅拌机202将废水和混凝液进行搅拌混合。

混凝箱401和沉淀池50之间设置中间水泵501,沉淀池50的底部开设沉淀出口,沉淀出口通过管道连接中间水箱902的输入端,通过中间水泵501 将混凝箱401中与混凝液混合均匀的废水送至沉淀池50中进行沉淀,且该沉淀池50的输入端设置在沉淀池50的靠近底部的位置,使得污水是从下向上做竖向流动,这样一方面,由于池中颗粒存在相反方向的运动,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同时还存在着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降颗粒与下降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另一方面,絮凝颗粒在上升水流的顶托和自身重力作用下,会在沉淀区内形成一个絮凝污泥层,这一层可以网捕拦截污水中的待沉颗粒。然后再通过沉淀出口将沉淀池50中的沉淀物排出至中间水箱902中,以方便进行后续处理。

沉淀池50和生物处理器60之间设置沉淀泵601,生物处理器60和曝气二沉池70之间设置提升泵701。以沉淀泵601将在沉淀池50中沉淀处理完成后的废水由管道送至生物处理器60中进行处理,然后再由提升泵701将生物处理器60中完成生物处理的废水由管送至曝气二沉池70中进行处理,曝气二沉池70是将曝气池和沉淀区组合为一体的设备。前段为曝气反应区,后段为沉淀区。污水进入曝气反应区,进行充氧曝气,曝气反应区内的活性污泥在好氧条件下进行有机物降解反应。曝气二沉池70的沉淀区的输出端连接污泥箱903,曝气二沉池70的曝气反应区的输出端连接清水箱904,清水箱904中收集处理达标的废水,空气泵801的输出端连接曝气二沉池70 的曝气反应的输入端,为曝气反应进行充氧。

原水泵203、中和泵302、混凝泵402、中间水泵501、沉淀泵601、提升泵701、空气泵801、搅拌机202和电控柜80电性连接,通过电控柜80 来控制各水泵和搅拌机202的起停来完成对废水的输送以及与各种试剂的搅拌混合,并通过电控柜80控制空气泵801的起停来对曝气二沉池70进行充氧。调节液放置箱201和微电解池20之间的管道上、混凝剂放置箱403和混凝箱401之间的管道上以及沉淀池50和中间水箱902之间的管道上均安装有开关阀,通过开关阀来控制管道的开启关闭,电控柜80、搅拌机202、开关阀和泵为现有技术,其选型方法也为现有技术,可根据实际的工作要求选择合适的型号,在本实用新型中原水箱901、中间水箱902、污泥箱903、清水箱904、调节液放置箱201、混凝箱401、混凝剂放置箱403和中和箱 301均为无盖箱体,可从其上端投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可通过水泵将待处理废水从原水箱901顶部投送至原水箱901中,然后通过电控柜80控制原水泵 203将废水由管道送至调节液放置箱201中,然后从调节液放置箱201的顶部加入相应的pH调节剂,再通过电控柜80控制搅拌机202进行搅拌混合,通过反应来调节pH值,为后续的微电解反应做准备;

然后将pH调节完成的废水通过管道由调节液放置箱201送至微电解池 20中,通过微电解处理可降低废水的COD浓度和色度,还可大大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接着将废水由中和泵302通过管道从微电解池20送至中和箱301中,重新调节pH值,为后期进行的生物处理器60内的处理做准备;

然后再由混凝泵402将中和处理完成的废水通过管道从中和箱301送至混凝箱401中,同时将混凝剂放置箱403中已经调配完成的混凝液由管道送至混凝箱401中,然后开启搅拌机202将废水和混凝液进行混合;

然后由中间水泵501将与混凝液混合完成的废水通过管道从混凝箱401 送至沉淀池50中进行沉淀,然后再由沉淀泵601将沉淀池50中沉淀完成的废水通过管道送至生物处理器60中进行处理,再通过沉淀出口将沉淀池50 中的沉淀物由管道送至中间水箱902中;

然后再通过提升泵701将生物处理器60中处理完成的废水由管道送至曝气二沉池70中进行处理,同时开启空气泵801为曝气二沉池70中进行的曝气反应提供氧气,经过曝气二沉池70处理后的废水即可达到排放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污泥沉淀物进入污泥池,达标的废水进入清水箱904中,此时对废水的清洗处理已完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