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31563发布日期:2019-07-20 01:2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村镇污水处理设备,设备壳体一般为碳钢或玻璃钢制作,碳钢材质的壳体:原材料成本高,厚度仅为8-15mm,而且,由于污水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往往会导致碳钢材质壳体腐蚀生锈,使用寿命短,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定期维护设备。玻璃钢材质的壳体:原材料生产环境差,产生的气味、粉尘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部分省市已经发文禁止玻璃钢材料的生产,另外,玻璃钢制品一旦废弃,无法有效回收,往往只能就地掩埋,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壳体厚度一般为2-3cm,不具有保温效果,无法有效适应北方的寒冷环境。

传统生物处理技术通常在末端还设有二沉池和深度处理工艺,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此外,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很多设备需人工投加碳源,以保证脱碳除磷效率,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将生化系统中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膜处理区有效集成于一体,污水处理效率高,经济实用,易于管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筒体、进水管、出水管,筒体内腔被三块垂直的隔舱板分成四个隔舱,四个隔舱依次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膜处理区、设备区,厌氧区、缺氧区、好氧膜处理区之间以隔舱板上的过水孔连通,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膜处理区的筒体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口,其特征在于:进水管连通厌氧区的上部,厌氧区、缺氧区、好氧膜处理区均投加有mbbr载体,厌氧区设置有一搅拌装置,缺氧区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装置,好氧膜处理区设置有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一混合液回流装置连通好氧膜处理区和缺氧区,设备区设有风机、抽吸泵、电气柜,出水管与设备区的抽吸泵相连接,抽吸泵与好氧膜处理区的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相连。厌氧区设置有一搅拌装置防止污泥沉淀,使污水与污泥充分混合,缺氧区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有效控制溶解氧、污泥浓度,使得短程硝化反硝化得意顺利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采用的中空加肋结构是申请人2018105676377的专利技术,筒体为pp材质,呈圆柱形,筒体壁厚为8-10cm,经过挤出、定型、缠绕等工艺形成,具有耐腐蚀、保温防噪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mbbr载体为海绵状的方块形填料,材质为聚氨酯或ppc,具有比表面积大、亲水性好、生物活性高、挂模快、处理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装置采用微孔曝气器或纳米软管曝气器,安装在缺氧区筒体底部与筒体焊接的pp板上,与电气柜信号相连,通过电气柜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间歇式曝气。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采用的是申请人2018113496018的专利技术,安装在好氧膜处理区筒体底部与筒体焊接的pp板上,主要包括框架、若干个mbr膜组件和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与抽吸泵相连接;所述mbr膜组件包括若干出水支撑管,所述出水支撑管外表面包裹纤维膜。采用纤维膜可实现叫完全的固液分离,且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的出水管路可通过管道与风机连接,并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液回流装置包括位于好氧膜处理区底部的潜污泵、与潜污泵出水管路相连的一号污泥回流管,与一号污泥回流管相连并伸入缺氧区设计液面下的二号污泥回流管。

进一步地,所述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另设置有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集成式污水处理技术:将生化系统中的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mbr膜处理区有效集成于一体的装置,污水处理效率高,经济实用,易于管控;

2、占地面积小,安装简便,工期短:产品生产工艺节能环保,采用挤塑+中空缠绕工艺一体化成型,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相较于玻璃钢、钢制型产品,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捷;

3、出水回用技术:结合了生物处理及膜固液分离技术,以较小的尺寸实现了集污水处理、固液分离和出水回用;

4、智能化控制技术:运用自动化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控制/监测整个污水处理过程,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进水管,3-出水管,4-厌氧区,5-缺氧区,6-好氧膜处理区,7-设备区,8-隔舱板,9-安装口,10-mbbr载体,11-搅拌装置,12-曝气装置,13-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14-混合液回流装置,15-风机,16-抽吸泵,17-pp板,18-潜污泵,19-一号污泥回流管,20-二号污泥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筒体1、进水管2、出水管3,筒体1内腔被三块垂直的隔舱板8分成四个隔舱,四个隔舱依次为厌氧区4、缺氧区5、好氧膜处理区6、设备区7,厌氧区4、缺氧区5、好氧膜处理区6之间以隔舱板8上的过水孔连通,厌氧区4、缺氧区5和好氧膜处理区6的筒体顶部均开设有安装口9,进水管2连通厌氧区4的上部,厌氧区4、缺氧区5、好氧膜处理区6均投加有mbbr载体10,厌氧区4设置有一搅拌装置11,缺氧区5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曝气装置12,好氧膜处理区6设置有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13,一混合液回流装置14连通好氧膜处理区6和缺氧区5,设备区7设有风机15、抽吸泵16、电气柜,出水管3与设备区7的抽吸泵16相连接,抽吸泵16与好氧膜处理区6的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13相连。

筒体1为pp材质,采用中空加肋结构,呈圆柱形,筒体壁厚为8-10cm;mbbr载体10为海绵状的方块形填料,材质为聚氨酯或ppc;曝气装置12采用微孔曝气器或纳米软管曝气器,安装在缺氧区5筒体底部与筒体1焊接的pp板17上,与电气柜信号相连;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13安装在好氧膜处理区6筒体底部与筒体1焊接的pp板17上,主要包括框架、若干个mbr膜组件和出水管路,出水管路与抽吸泵相连接;所述mbr膜组件包括若干出水支撑管,所述出水支撑管外表面包裹纤维膜;一种一体化mbr膜微动力生物反应器13的出水管路通过管道与风机15连接,并且管道上设置有阀门;混合液回流装置14包括位于好氧膜处理区6底部的潜污泵18、与潜污泵18出水管路相连的一号污泥回流管19,与一号污泥回流管19相连并伸入缺氧区5设计液面下的二号污泥回流管20。

一种mbbr+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另设置有自动化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操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还可据此做出多种变化,但任何与本发明等同或相类似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