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80352发布日期:2019-07-27 10:26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印制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路板的生产制造涉及多个工艺环节,如酸性蚀刻、碱性蚀刻、微蚀、棕化、沉铜、全板电镀、显影、退膜等,会产生具有不同特点的废水,根据这些废水的特性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并达标后才可排放,其中包括有机废水、酸性废液和络合废水这三大类。

有机废水来自于内外层显影废液、湿菲林显影液、退膜废弃缸液,有机废水中含有由含羧基(-cooh)的感光树脂单体组成的感光型油墨及干膜。酸性废液也称高酸废水,主要指来自各酸洗工序排缸及保养废水,酸性废液所含主要污染物为铜离子、codcr等。络合废水也称高铜废水,主要指来自酸性、碱性蚀刻线和pth生产线所排放的漂洗水,含较高浓度的酸、铜离子,络合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络合氨铜、络合edta铜等。

目前,电路板生产行业中,对络合废水和有机废水进行单独处理。络合废水有单独的污水处理设施,常用亚铁破络法进行处理,络合废水先经调节池统一收集,然后通过泵提升至反应池。因在ph为2-3时,硫酸亚铁中的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它能将废水中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而一价铜离子与氨、edta、氯离子形成的络合物不再稳定,一价铜离子与氢氧根反应形成氢氧化亚铜,进而脱水形成氧化亚铜沉淀。通过反应,可将络合废水中铜离子含量降低至100mg/l以下。亚铁破络法的混凝阶段的ph值宜控制在8-9,将沉淀池的上清液排入综合废水调节池,分离后污泥排入污泥池并集中进行脱水处理。有机废水一般先经调节池统一收集,然后用泵提升至酸析池,通过加酸调节有机废水的ph至2-3,在该ph条件下有机废水析出胶状物,持续搅拌使胶状物保持悬浮态,接着使有机废水进入反应池并投加铁盐、高分子聚合物,进行混凝反应以形成比重大于水的大粒絮体,再经沉淀池固液分离后,有机废水中的codcr含量可以下降60-70%。沉淀池的上清液再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分离后污泥排入污泥池并集中进行脱水处理。

目前电路板生产行业对络合废水和有机废水以上述方法进行单独处理,络合废水的处理存在药剂成本高,有机废水的处理需要用硫酸降低其ph值,硫酸用量多,且所产生的污泥难处理,压滤脱水过程经频繁出现滤布被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电路板生产行业对络合废水和有机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存在成本高、处理有机废水所形成的污泥难处理,污泥压滤脱水时频繁出现滤布被堵塞的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处理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多种高浓废液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持续搅拌下,有机废水与络合废水在第一酸析池中混合均匀,形成第一混合物。

s2、在持续搅拌下,第一混合物与酸性废液在第二酸析池中混合均匀,形成第二混合物。

s3、将第二混合物通入第三酸析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将液体的ph调至2-3,析出固态胶状物,形成第三混合物。

优选的,向第三酸析池中投入硫酸以将液体的ph调至2-3,析出固态胶状物,形成第三混合物。

s4、将第三混合物通入混凝反应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混凝反应池中投入硫酸亚铁混凝剂,形成第四混合物。

s5、将第四混合物通入ph回调池中,调节液体的ph至发生混凝反应以形成大絮体,形成第五混合物。

优选的,向ph回调池中投入氢氧化钠以调节液体的ph。

s6、将第五混合物通入絮凝反应池中,并投入聚丙烯酰胺以反应生成矾花并沉淀,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

s7、收集步骤s6形成的沉淀物,沉淀物经脱水处理后形成污饼。

优选的,用压滤机对沉淀物进行脱水处理,形成污饼。

优选的,步骤s7还包括将步骤s6形成的上清液通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统一处理。

优选的,步骤s7中,用压滤机对沉淀物进行脱水处理所形成的滤液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中进行统一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有机废水的ph值由碱性调整至酸性,此时废水中的有机酸盐因酸的作用产生逆反应而恢复成树脂状的膜(墨)渣析出,并悬浮于废液中,通过投加硫酸亚铁对水中悬浮物的胶体颗粒进行电性中和,降低电位,使水中的胶体颗粒迅速凝聚成较大的颗粒,与此同时,有机废水中的不溶性物质也能在第一时间与硫酸亚铁反应,避免其浮出水面,从而达到抑制第二步加酸后浮渣析出的目的,加速了颗粒物的沉降。再通过加入naoh使絮凝反应达到最佳ph范围,进而便于后续絮凝剂的沉淀。最后加入高分子絮凝剂,使得聚合物的高分子链在悬浮的颗粒与颗粒之间发生架桥的作用,促进颗粒与颗粒聚集,进而加速前述不溶性物质的沉淀。酸性废液所含主要污染物为铜离子、codcr等,作为酸性药剂使用参与有机废水的酸析过程,达到“以废治废”,降低运行投加酸液成本。利用络合废水的高酸及铜离子的良好沉淀性能,参与有机废水的酸析、混凝沉淀过程,去除污染物的同时还可降低运行投加酸液成本,达到“以废治废”,降低治废成本,且可提高有机废水的沉淀固液分离效果。

本发明结合电路板生产行业中的有机废水、酸性废液、络合废水三种废水的特点,利用酸性废液和络合废水的酸性与有机废水进行酸析反应,同时利用络合废水中铜离子良好的沉淀性能,协同促进有机废水的沉淀反应,不仅可有效实现以废治废,减少药剂的使用,降低治废成本,以及同时处理多种废水可节约治废空间,通过各废水中复杂的物质形成复杂的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沉淀物在进行脱水处理时可显著减少出现滤布堵塞的问题,滤布清洗周期可延长至原来的6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处理废水的废水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通过如图1所示的废水处理系统同时处理电路板制造中产生的有机废水、络合废水和酸性废液。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将有机废水集中收集于收集池中。

2、将收集池中的有机废水通入第一酸析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第一酸析池通入络合废水,混合均匀后形成第一混合物。

3、将第一酸析池中的第一混合物通入第二酸析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第二酸析池通入酸性废液,混合均匀后形成第二混合物。

4、将第二酸析池中的第二混合物通入第三酸析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第三酸析池投入硫酸溶液以将液体的ph调至2-3,析出固态胶状物,形成第三混合物。

5、将第三酸析池中的第三混合物通入混凝反应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混凝反应池中投入硫酸亚铁混凝剂,形成第四混合物。

6、将混凝反应池中的第四混合物通入ph回调池中,向ph回调池中投入氢氧化钠以调节液体的ph至发生混凝反应以形成大絮体,形成第五混合物。

7、将ph回调池中的第五混合物通入絮凝反应池中,并投入聚丙烯酰胺以进行絮凝反应,生成矾花沉淀。

8、将絮凝反应池中的混合物通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分离,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

9、通过污泥专用泵将沉淀池中的沉淀物收集至污泥罐中,将上清液收集至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的综合废水池中进行统一处理。

10、用压滤机对污泥罐中的沉淀物(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形成滤饼,脱水处理所形成的滤液排入综合废水池中通过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

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同时处理有机废水、络合废水和酸性废液,不仅可有效实现以废治废,减少药剂的使用,降低治废成本,以及同时处理多种废水可节约治废空间,通过各废水中复杂的物质形成复杂的相互影响,所形成的沉淀在进行脱水处理时可显著减少出现滤布堵塞的问题。现行业对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的方法,用压滤机对沉淀进行脱水处理,清洗滤布的周期一般是5天,用压滤机对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形成的沉淀进行脱水处理,清洗滤布的周期是30天,滤布清洗周期延长至原来的6倍,极大的节省了压泥时间。另外,沉淀池中上清液中的codcr的浓度可下降60-70%,铜离子的浓度可下降60-80%,本实施例方法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与现行业有机废水处理方法的效果相当,甚至更优,本实施例处理后的废水符合采用综合废水处理系统的要求,经本实施例处理后的废水(沉淀池中的上清液)可采用综合废水处理系统进行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此外,利用络合废水和酸性废液的酸性特点,可减少酸析反应所需投加的酸性药剂,降低酸性药剂的用量,有效降低了治废成本。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路板制造中产生的高浓废液的处理方法,本实施例同时处理电路板制造中产生的有机废水和酸性废液。具体步骤与实施例1相比,主要是酸析反应部分的处理流程不同,酸析反应部分的步骤如下:将收集池中的有机废水通入酸析池中,在持续搅拌下,向酸析池通入酸性废液至液体的ph为2-3,析出固态胶状物,形成混合物。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步骤5-10依次处理混合物。

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同时处理有机废水和酸性废液,虽利用了酸性废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治废成本,但是所形成的沉淀物用压滤机进行脱水处理时,堵塞滤布的问题明显严重于实施例1,用压滤机对通过本实施例方法形成的沉淀进行脱水处理,清洗滤布的周期是5天。

以上所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发明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发明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