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6426发布日期:2019-12-03 18:5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用复卷机主要用于将造纸设备上生产的大型松散纸卷进行重新分切复卷,形成符合出厂规范的纸卷,在复卷机上纸张将被进行拉直,展平、切断、裁分等操作,每个操作都会出现纸张与纸张之间的摩擦、纸张与导辊之间的摩擦、纸张与刀具之间的摩擦,尤其是刀具在进行裁切时,极其容易出现纸毛,纸毛属于轻质易飞扬的物质,大量纸张复卷时会出现车间内大量纸毛飞扬,不仅对工作人员身体造成损害,严重污染车间环境,甚至还可能造成火灾爆炸等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复卷机设备再复卷时进行除尘处理。

常用的除尘装置吸尘口较少,不易全部的纸毛,并且吸尘口大多位于设备底部,而纸毛属于轻质易飞扬的物质会飘荡到高处;同时大量纸毛吸入除尘装置后容易堵塞除尘风机的滤网,降低后续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吸除纸毛,不易堵塞的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吸尘端和固定架,所述吸尘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且与除尘器连通,所述除尘器由除尘器壳体和除尘风机,所述除尘器壳体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从上向下将除尘器壳体内分为除尘室和沉积室,所述除尘风机位于除尘室的一端,所述吸尘端由上吸尘端和下吸尘端组成,所述上吸尘端数量为多个,上吸尘端呈上小下大的中空的四棱锥台形,上吸尘端顶部与除尘室连通,上吸尘端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吸尘端呈长条状,下吸尘端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下吸尘端顶部均布有若干通孔,下吸尘端侧面与除尘室连通;

所述除尘室内设置有过滤板和挂尘清灰装置,所述过滤板位于除尘风机前端,所述挂尘清灰装置位于过滤板前端,挂尘清灰装置包括电机、主动导辊、从动导辊和传动带,所述主动导辊和从动导辊均与除尘器壳体转动连接其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除尘器壳体外壁上,电机与主动导辊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外侧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刮板,传动带一侧的刮板抵至过滤板。

进一步地,所述除尘器壳体外部设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呈“t”形,通风管上部一端与除尘室远离除尘风机的一端连通、另一端通过软管与下吸尘端连通,通风管下部与固定架平行设置,通风管下部通过若干个软管与上吸尘端一一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板由两个钢丝网层和一个纤维布层组成,所述纤维布层位于两个钢丝网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挂尘清灰装置远离除尘风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沉积室内设置有防逆回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防逆回机构由挡板和导流板组成,所述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对称设置在开口下部两侧,所述导流板的截面为圆弧形,导流板固定设置在除尘器壳体底面上且位于开口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吸尘端由上吸尘端和下吸尘端组成,上吸尘端数量为多个,下吸尘端呈长条状,上吸尘端和下吸尘端均沿导辊布设,且分别位于导辊的上方和下方,将复卷机产生的纸毛全部吸入到除尘器中。

2.本实用新型设置有挂尘清灰装置,通过转动的传动带带动刮板对过滤板不断刮擦,将吸附到过滤板上的纸毛刮入沉积室内,防止纸毛堵塞过滤板,提高除尘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沉积室内设置有防逆回机构,防止进入沉积室内的纸毛被除尘风机重新吸取到防尘室内,进一步保障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定位环与固定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的除尘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的挂尘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固定架,2为除尘器壳体,3为除尘风机,4为定位环,5为隔板,6为除尘室,7为沉积室,8为上吸尘端,9为下吸尘端,10为过滤板,11为电机,12为主动导辊,13为从动导辊,14为传动带,15为刮板,16为通风管,17为挡板,18为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造纸用复卷机的除尘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器、吸尘端和固定架1,所述吸尘端固定设置在固定架1上且与除尘器连通,所述除尘器由除尘器壳体2和除尘风机3,所述除尘器壳体2中部设置有隔板5,所述隔板5从上向下将除尘器壳体2内分为除尘室6和沉积室7,所述除尘风机3位于除尘室6的一端,所述吸尘端由上吸尘端8和下吸尘端9组成,所述上吸尘端8数量为多个,上吸尘端8呈上小下大的中空的四棱锥台形,上吸尘端8顶部与除尘室6连通,上吸尘端8外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定位环4,所述定位环4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所述下吸尘端9呈长条状,下吸尘端9的截面为上宽下窄的等腰梯形,下吸尘端9顶部均布有若干通孔,下吸尘端9侧面与除尘室6连通;

所述除尘室6内设置有过滤板10和挂尘清灰装置,所述过滤板10位于除尘风机3前端,所述挂尘清灰装置位于过滤板10前端,挂尘清灰装置包括电机11、主动导辊12、从动导辊13和传动带14,所述主动导辊12和从动导辊13均与除尘器壳体2转动连接其通过传动带14传动连接,所述电机11固定设置在除尘器壳体2外壁上,电机11与主动导辊12传动连接,所述传动带14外侧横向等距设置有若干个刮板15,传动带14一侧的刮板15抵至过滤板10。

所述固定架1为截面为圆形的杆状长支架,固定架1与复卷机固定连接且设置在复卷机的裁切刀上方,下吸尘端9复卷机固定连接且设置在复卷机的裁切刀下方。

本实施例中的除尘风机3采用帅友品牌的型号为sy-fysj01的负压风机,电机11采用普菲德品牌的型号为60ktyz的低速微型永磁同步电机11。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壳体2外部设置有通风管16,所述通风管16呈“t”形,通风管16上部一端与除尘室6远离除尘风机3的一端连通、另一端通过软管与下吸尘端9连通,通风管16下部与固定架1平行设置,通风管16下部通过若干个软管与上吸尘端8一一连通。

为了提高过滤板10的表面的耐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10由两个钢丝网层和一个纤维布层组成,所述纤维布层位于两个钢丝网层之间。

为了保障吸入除尘室6的纸毛能顺利进入沉积室7内,所述隔板5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挂尘清灰装置远离除尘风机3的一侧。

为了防止进入沉积室7内的纸毛被除尘风机3重新吸取到防尘室内,所述沉积室7内设置有防逆回机构,所述防逆回机构由挡板17和导流板18组成,所述挡板1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17对称设置在开口下部两侧,所述导流板18的截面为圆弧形,导流板18固定设置在除尘器壳体2底面上且位于开口正下方。

除尘时,复卷机产生的纸毛被上吸尘端8和下吸尘端9吸入除尘室6内,上吸尘端8数量为多个,下吸尘端9呈长条状,上吸尘端8和下吸尘端9均沿导辊布设,且分别位于导辊的上方和下方,能充分吸除将复卷机产生的纸毛。

除尘室6内的纸毛受除尘风机3的吸力而吸附到过滤板10上,电机11带动主动导辊12和从动导辊13转动,使传动带14带动刮板15将吸附到过滤板10上的纸毛刮入沉积室7内,防止纸毛堵塞过滤板10,提高除尘效果。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