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9633发布日期:2019-11-12 23:10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用玻片清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免疫荧光分析仪等临床检验设备以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免疫检验质量稳定率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现代临床免疫分析诊断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即通过使抗原—抗体复合物与荧光标记的抗人球蛋白反应,然后用光学仪器测量免疫反应后发光信号强度的方法。其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由待测样本中的抗体与吸附在载玻片上的抗原发生反应得到,未结合的需要在玻片清洗装置中洗涤去除。现有玻片清洗机构清洗效率较低,且清洗效果不佳,容易影响检测结果,不能满足快速检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铰接有与摇动机构相连的摇床,所述摇床上成排设置有一组玻片托盘,底座上还设置有与升降推移机构相连的洗头机构,所述洗头机构包括水平支撑板,所述水平支撑板上穿设有位于所述玻片托盘上方的注液针和吸液针,水平支撑板底部设置有用于推动玻片托盘沿排列方向移动的托盘推板。

所述摇动机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凸轮,所述凸轮与设置在底座和摇床之间的顶杆相连。

所述升降推移机构包括沿玻片托盘移动方向设置的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水平支撑板相连的升降式电动推杆。

所述摇床的出口一端开设有溢流孔,摇床和底座之间设置有接水盘。

所述水平支撑板上设置有风扇和通往玻片托盘上方的风道,所述摇床靠近出口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

所述玻片托盘上设置有多个玻片放置位,每一所述玻片放置位的一端均设置有弹性卡片,且每一玻片放置位的底部均设置有倾斜导流板。

所述注液针和吸液针均为多个,分别成排设置在玻片托盘两端。

所述吸液针通过缓冲机构插装在水平支撑板上,且吸液针底部设置有防闭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对玻片进行批量清洗,有效地提高了清洗效率,且清洗效果好,玻片上的残留杂质少,能够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满足快速检验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摇床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玻片托盘、升降推移机构和洗头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玻片托盘注液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玻片托盘吸液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吸液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洗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自动托盘式玻片震荡清洗机构,包括底座1,底座1上铰接有与摇动机构相连的摇床2,所述摇床2包括用于放置玻片托盘3的承托板2.1,承托板2.1两侧通过转轴2.2连接有带凹槽的托臂2.3,托臂2.3固定在底座1上。如图2所示,承托板2.1底部安装摇动电机4.1,摇动电机4.1通过凸轮4.2与位于底座1和摇床2之间的顶杆4.3相连。当启动摇动电机4.1时,摇床2会发生摇动,使玻片托盘3内的液体发生晃动,提高对玻片的洗涤效果。承托板2.1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清洗区、浸泡区、风干区三个工位,并对应放置三个结构相同的玻片托盘3。如图3所示,每个玻片托盘3上均设置有五个玻片放置位3.1,每一玻片放置位3.1的一端均设置有将玻片稳妥卡紧的弹性卡片3.2,且每一玻片放置位3.1的底部均设置有倾斜导流板3.3,方便玻片清洗时的液体导流,充分防止积液现象的发生。玻片托盘3上方设置有与升降推移机构5相连的洗头机构6,该升降推移机构5安装在底座1上,包括位于承托板2.1长边一侧的滑轨5.1(对应于托臂2.3凹槽设置),滑轨5.1上安装有滑块5.2,滑块5.2与平移电机5.3驱动的同步带5.4相连,同时,滑块5.2上安装有升降式电动推杆5.5,该电动推杆5.5与洗头机构6的水平支撑板6.1相连。水平支撑板6.1上安装有五个注液针6.2和五个吸液针6.3,两者分成两排对应设置在每个玻片放置位3.1两端。注液针6.2和吸液针6.3可通过泵阀机构连接不同的冲洗液储罐和废液储罐,进行多种液体的冲洗和废液的抽取。对玻片进行冲洗、浸泡或风干时,升降推移机构5带动水平支撑板6.1移动到承托板2.1上方不同的区域,并使注液针6.2和吸液针6.3上下移动到合适的高度,以控制玻片托盘3内的储液状态。如图4所示,向玻片托盘3注液时,吸液针6.3下端位于玻片托盘3上端面一下,当注液量超过上端面时,可以抽取多余的冲洗液,防止发生溢流;如图5所示,从玻片托盘3中吸液时,吸液针6.3下端紧贴玻片托盘3底面,以保证抽吸时残液量最少。如图6所示,为了防止吸液针6.3与玻片托盘3底部发生剧烈碰撞,在水平支撑板6.1与吸液针6.3的连接处安装有缓冲弹簧6.4,同时,在吸液针6.3底部开设有防闭凹槽6.5,以防止吸液针6.3与玻片托盘3底部相接进行吸液时发生闭液现象。为了使洗头机构沿承托板2.1长度方向移动,水平支撑板6.1底部设置有如图7所示的托盘推板6.6。为了加快玻片的风干速度,在水平支撑板6.1或者底座1上安装有风扇6.7,同时设置有通往玻片托盘3上方的风道6.8。进一步地,该风扇6.7可串联安装电加热丝,直接吹出热风。为了防止风干时液滴飞溅,在底座1或摇床2靠近玻片托盘3出口的一端设置有挡风板7。为了防止玻片托盘3内注液过多发生溢流损坏设备,在摇床2的出口一端开设有溢流孔2.4,并在摇床2和底座1之间安装接水盘8。为了使产品结构紧凑,挡风板7底部可设计成锯齿状,插装在溢流孔2.4内。

使用时,玻片卡接在玻片放置位3.1内,摇床2位于水平位置时,通过注液针6.2和吸液针6.3向位于清洗区的玻片托盘3注液、吸液一定时长,以此进行冲洗,然后注液针6.2停止注液;摇动电机4.1启动,摇床2倾斜,吸液针6.3下沉继续将残液抽取完毕。摇动电机4.1启动,摇床2位于水平位置,之后注液针6.2再次注液,注满后通过托盘推板6.6将玻片托盘3推至浸泡区进行一定时长的浸泡;摇动电机4.1启动,使摇床2及其上的玻片托盘3处于摇动浸泡清洗状态。最后,将玻片托盘3推至风干区抽干浸泡液体,再次注入另外一种冲洗液一定时长,再次抽取废液,之后开启风扇6.7,吹干玻片表面的残液,以供下一步分析检测使用。

上述洗头机构6采用往返式作业,以保证摇床2上玻片托盘3内的玻片清洗能够实现连续化作业,充分提高清洗效率;由于采用了浸泡加摇动式清洗,本实用新型对玻片的清洗更充分,效果更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