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2561发布日期:2020-06-26 20:4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进行喷塑前都需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中需要采用喷淋装置对工件进行喷淋。现有喷塑前处理生产线所使用的喷淋装置设计的不合理,使得工件被喷淋的效果不佳,从而无法很好的完成喷淋装置所在工位的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很好的对工件进行喷淋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有喷淋箱,其特征在于:在喷淋箱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能对工件进行喷淋的喷淋管,两排喷淋管相对布置,在各个喷淋管上沿着管身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各个喷淋管均竖立布置,并且各个喷淋管的上下两端均向着内侧倾斜,使得喷淋管两端上的喷头能分别对工件的上下两端进行喷淋,在两排喷淋管的下部均设置有一根进液总管,各个喷淋管均与所对应的进液总管相连,在两排喷淋管之间的喷淋箱内腔底部上设置有一个能将喷淋管喷出的水收集起来的集液槽,在集液槽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排液口与带截止阀的管道相连,在集液槽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溢流口,在集液槽旁边的喷淋箱外侧设置有一个与集液槽相连通的抽液槽,在集液槽和抽液槽之间的连通处上设置有过滤网,在抽液槽上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分别通过管路与两根进液总管相连,抽液槽还与能供给自来水的补水管相连,在抽液槽中还设置有一个能对抽液槽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的结构包括:散热总管,在散热总管的一端上连通有一段穿过抽液槽与燃烧机相连的进烟管,在散热总管的另一端上连通有一个散热箱体,在散热总管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散热管束和一个排烟箱体,散热管束中的各个散热支管均平行并排间隔布置,散热管束的一端与散热箱体相连通,散热管束的另一端与排烟箱体相连通,在排烟箱体的上部还连通有一个伸出抽液槽进行排烟的排烟管。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在溢流口上设置有一个溢流盒,集液槽中的水漫入溢流盒中后才能从溢流口流走,在溢流盒的上方设置有一个能阻挡喷淋的水落入溢流盒中的盖板。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各个喷淋管均分为上长管和下短管,上长管下端与进液总管通过快速接头相连通,上长管上部通过一个u形弯箍绑固于喷淋箱上,u形弯箍两端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在喷淋箱内腔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弯箍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分别通过一个螺母收紧后就能将上长管上部与喷淋箱相绑固,下短管上端与进液总管相焊接连通。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在集液槽的槽口上均设置有一个能使人走过的过梯。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喷淋箱内腔底面均向着集液槽倾斜,使得喷淋管喷出的水能汇流至集液槽中。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集液槽底部的中间设置有一个底面倾斜的排液沟,排液口设置于排液沟底面低的一端上,排液沟两侧的集液槽底面均向着排液沟倾斜,使得集液槽中沉积的污垢在排水时能汇流至排液沟中排出。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在两排喷淋管内侧均设置有能防止工件碰撞喷淋管的导向横杆。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补水管设置有两根,并且两根补水管的尾端分别与补水总管相连通,在一根补水管上串联有一个手动阀门,另一根补水管上串联有一个手动阀门和一个位于手动阀门前方的电磁阀门。

进一步的,前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其中:在抽液槽上还设置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的喷淋管由于两端分别向着内侧倾斜,使得工件的上下端也能被喷淋到;喷淋水在被抽取时会受到过滤网的过滤,使得工件不易被污染;集液槽中的水能通过溢流来达到改善水的洁净度,使得喷淋能更好的完成所在工位的工序;另外,由于使加热装置与槽体中的水直接进行换热加热,使得热能不会被浪费,从而能使水被快速加热,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抽液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喷塑前处理喷淋装置,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置有一个喷淋箱2,在喷淋箱2内腔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排能对工件9进行喷淋的喷淋管4,两排喷淋管4相对布置,在各个喷淋管4上沿着管身均设置有若干个喷头41,各个喷淋管4均竖立布置,并且各个喷淋管4的上下两端均向着内侧倾斜,使得喷淋管4两端上的喷头41能分别对工件9的上下两端进行喷淋,在两排喷淋管4的下部均设置有一根进液总管42,各个喷淋管4均与所对应的进液总管42相连,在两排喷淋管4之间的喷淋箱2内腔底部上设置有一个能将喷淋管4喷出的水收集起来的集液槽43,在集液槽43的底部设置有一个排液口431,排液口431与带截止阀的管道相连,工作时,排液口431关闭,只有需要清理集液槽43时才会打开排液口431,使得集液槽43中的水能排空;在集液槽43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一个溢流口432,在正常工作时,集液槽43中的水会通过溢流口432溢流排出,从而来控制集液槽43水位,同时这样也是为了使集液槽43中喷淋带来的杂质能通过水溢流而被带走,从而来改善集液槽43中水的洁净度;在集液槽43旁边的喷淋箱2外侧设置有一个与集液槽43相连通的抽液槽44,在集液槽43和抽液槽44之间的连通处上设置有过滤网45,在抽液槽44上设置有抽液泵46,抽液泵46分别通过管路与两根进液总管42相连,过滤网45用于对喷淋的水进行过滤,使得工件不会被再次污染,抽液槽44还与能供给自来水的补水管95相连;在抽液槽44中还设置有一个能对抽液槽44中的水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96,加热装置96的结构包括:散热总管961,在散热总管961的一端上连通有一段穿过抽液槽44与燃烧机相连的进烟管962,燃烧机是一种能提高高温烟气的装置,在散热总管961的另一端上连通有一个散热箱体963,在散热总管961的上方设置有一组散热管束964和一个排烟箱体965,散热管束964中的各个散热支管641均平行并排间隔布置,使得水能流动至各个散热支管641之间,这样能更好的换热;散热管束964的一端与散热箱体963相连通,散热管束964的另一端与排烟箱体965相连通,在排烟箱体965的上部还连通有一个伸出抽液槽44进行排烟的排烟管966。由于加热装置96浸入至抽液槽44中对水直接进行加热,使得水能被迅速加热至目标温度,从而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溢流口432上设置有一个溢流盒433,集液槽43中的水漫入溢流盒433中后才能从溢流口432流走,在溢流盒43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能阻挡喷淋的水落入溢流盒433中的盖板434。这样设置是为了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集液槽43的液位,使得集液槽43能被充分利用,如果不装溢流盒433的话,水位只能到达溢流口432的下边沿。

如图1所示,各个喷淋管4均分为上长管61和下短管62,上长管61下端与进液总管42通过快速接头65相连通,上长管61上部通过一个u形弯箍63绑固于喷淋箱2上,u形弯箍63两端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在喷淋箱2内腔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板64,固定板64上设置有两个通孔,u形弯箍63两端分别穿过两个通孔并分别通过一个螺母收紧后就能将上长管61上部与喷淋箱2相绑固,下短管62上端与进液总管42相焊接连通。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更换容易损坏的上长管61。

在集液槽43的槽口上均设置有一个能使人走过的过梯7。这样设置是为了方便维护。

喷淋箱2内腔底面均向着集液槽43倾斜,使得喷淋管4喷出的水能汇流至集液槽43中。集液槽43底部的中间设置有一个底面倾斜的排液沟48,排液口431设置于排液沟48底面低的一端上,排液沟48两侧的集液槽43底面均向着排液沟48倾斜,使得集液槽43中沉积的污垢在排水时能汇流至排液沟48中排出。

在两排喷淋管4内侧均设置有能防止工件碰撞喷淋管4的导向横杆8。

在本实施例中,补水管95设置有两根,并且两根补水管95的尾端分别与补水总管951相连通,在一根补水管95上串联有一个手动阀门952,另一根补水管95上串联有一个手动阀门952和一个位于手动阀门952前方的电磁阀门953,只带手动阀门952的补水管95在工作时其上的手动阀门952会被手动关闭,而另一根补水管95在工作时其上手动阀门952会被手动打开,从而通过自动开关电磁阀门953就能来控制供水,当电磁阀门953损坏时,与之串联的手动阀门952才会被关闭,这样才能来更换损坏的电磁阀门953,更换电磁阀门953时,另一根补水管95上的手动阀门952会被手动打开或者关闭,从而来控制供水。在抽液槽44上还设置有液位计98。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