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6220发布日期:2020-11-19 19:29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涉及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



背景技术:

通常我们把气体在液体中的存在现象称作气泡。气泡的形成现象,在自然界中的许多过程中都能遇到,当气体在液体中受到剪切力的作用时就会形成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气泡,10um以下的微米气泡在不断收缩的情况下,双电层的电荷的密度会迅速增高,直到气泡破裂时,已经达到极高浓度的正负电荷瞬间放电将积蓄的能量释放,而其中的羟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以氧化分解一些难以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起到很好的净化水质的效果。

但是已有气泡发生器实际使用时,无法对气泡发生器最终产生的气泡量进行直接调控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求,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通过在出泡盖和控制板的内部设置相同位置的锥形孔和控流孔,再利用旋转外部的旋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使控流孔与锥形孔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控制控流孔与锥形孔之间的重合度,从而控制最后经出泡盖喷出的高压混合液的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泡发生喷头,所述气泡发生喷头的一端开设有进液管,所述气泡发生喷头内部靠近进液管的一侧套设有分流罩,所述分流罩远离进液管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切割仓和第二切割仓,所述第一切割仓滑动套合在气泡发生喷头的内部,所述第二切割仓与气泡发生喷头的内壁螺纹套接,所述气泡发生喷头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出泡调整机构,所述进液管的外部设置有便捷拆装机构;

所述出泡调整机构包括出泡盖,所述出泡盖螺纹套接于气泡发生喷头远离进液管的一端,所述出泡盖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贯穿出泡盖,并固定套接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位于气泡发生喷头的内部,所述转轴远离控制板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蜗轮,所述出泡盖外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蜗杆的一端位于支撑架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旋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泡发生喷头远离出泡盖的一端套接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气泡发生喷头的一端连接有气液混合泵,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外部设置有水管和气管,所述气管的中部设置有空气流量计。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罩的内部径向安装有多个切流板,所述切流板远离分流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轴,所述锥形轴靠近进液管一端的直径小于进液管另一端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切割仓靠近第二切割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切割孔,所述第二切割仓远离第一切割仓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切割孔,所述第二切割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割孔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泡盖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锥形孔,所述控制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与锥形孔位置相对应的控流孔,所述锥形孔远离气泡发生喷头一端的直径小于锥形孔另一端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泡盖远离气泡发生喷头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蜗轮位于防护罩的内部,所述蜗杆与蜗轮的侧壁之间转动套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便捷拆装机构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转动套接在进液管的外部,所述凸环与出液管之间螺纹套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管远离气泡发生喷头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凸环,所述连接环远离出液管的一端设置有缩口,所述凸环的外壁直径与连接环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连接环内部缩口的直径与进液管的外壁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的外侧螺纹套接出泡盖,并在出泡盖的内侧设置与出泡盖贴合的控制板,同时在出泡盖和控制板的内部设置相同位置的锥形孔和控流孔,再利用旋转外部的旋钮带动蜗杆转动,从而促使与蜗杆啮合的蜗轮带动转轴转动,此时控制板在转轴的带动下与出泡盖之间发生转动,从而使控流孔与锥形孔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控制控流孔与锥形孔之间的重合度,从而控制最后经出泡盖喷出的高压混合液的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地增强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与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的一端设置进液管,并在进液管的外部套接连接环,再利用进液管外侧安装的凸环对连接环进行限位,使连接环仅可以在进液管的外部转动,进而利用连接环与出液管直接的螺纹连接,当连接环与出液管不断旋紧时,会带动凸环以及进液管与出液管不断靠近,并使进液管与出液管之间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地提高了装置连接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流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气泡发生喷头、2出泡调整机构、3出泡盖、4连接环、5进液管、6便捷拆装机构、7分流罩、8第一切割仓、9第二切割仓、10支撑架、11控制板、12蜗杆、13蜗轮、14防护罩、15转轴、16锥形孔、17旋钮、18控流孔、19第二切割孔、20第一切割孔、21锥形轴、22出液管、23凸环、24切流板、25水管、26气液混合泵、27气管、28空气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包括气泡发生喷头1,所述气泡发生喷头1的一端开设有进液管5,所述气泡发生喷头1内部靠近进液管5的一侧套设有分流罩7,所述分流罩7远离进液管5的一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切割仓8和第二切割仓9,所述第一切割仓8滑动套合在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部,所述第二切割仓9与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壁螺纹套接,所述气泡发生喷头1远离进液管5的一侧设置有出泡调整机构2,所述进液管5的外部设置有便捷拆装机构6;

所述出泡调整机构2包括出泡盖3,所述出泡盖3螺纹套接于气泡发生喷头1远离进液管5的一端,所述出泡盖3的中心处转动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端贯穿出泡盖3,并固定套接有控制板11,所述控制板11位于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部,所述转轴15远离控制板11的一端固定套设有蜗轮13,所述出泡盖3外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12,所述蜗杆12与蜗轮13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蜗杆12的一端位于支撑架10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套接有旋钮17;

所述气泡发生喷头1远离出泡盖3的一端套接有出液管22,所述出液管22远离气泡发生喷头1的一端连接有气液混合泵26,所述气液混合泵26的外部设置有水管25和气管27,所述气管27的中部设置有空气流量计28,进而通过气液混合泵26将融合了空气的高压混合液输送至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部;

所述分流罩7的内部径向安装有多个切流板24,所述切流板24远离分流罩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轴21,所述锥形轴21靠近进液管5一端的直径小于进液管5另一端的直径,进而使进入进液管5内部的液体在锥形轴21与切流板24的作用更加分散的进入第一切割仓8的内部;

所述第一切割仓8靠近第二切割仓9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切割孔20,所述第二切割仓9远离第一切割仓8一端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切割孔19,所述第二切割孔19的直径小于第一切割孔20的直径,高压混合液经第一切割仓8的切割后,从第一切割孔20进入第二切割仓9,并从第二切割孔19流出,对高压混合液进行第二次切割。

所述出泡盖3的内部开设有多个锥形孔16,所述控制板1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与锥形孔16位置相对应的控流孔18,所述锥形孔16远离气泡发生喷头1一端的直径小于锥形孔16另一端的直径,从而在控制板11转动时会使控流孔18与锥形孔16的重合度发生改变,进而控制出泡量,而利用锥形孔16的形状设置,使高压混合液在经过锥形孔16使进行瞬间加压,使随后释放的气泡更加均匀;

所述出泡盖3远离气泡发生喷头1一侧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防护罩14,所述蜗轮13位于防护罩14的内部,所述蜗杆12与蜗轮13的侧壁之间转动套接,进而利用防护罩14对蜗轮13进行保护;

实施方式具体为:通过气液混合泵26将高压混合液输送至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部,而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1的内部设置第一切割仓8和第二切割仓9,使进入的高压混合液在经第一切割仓8上的第一切割孔20以及第二切割仓9上的第二切割孔19进行连续切割后经出泡调整机构2排出,而此时水气混合溶液又重新回到一个标准大气压,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因此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就会析出,气体在水中形成微纳米气泡,而通过在出泡盖3的内侧设置控制板11,并在出泡盖3和控制板11的内部设置相同位置的锥形孔16和控流孔18,再利用旋转外部的旋钮17带动蜗杆12转动,从而促使与蜗杆12啮合的蜗轮13带动转轴15转动,此时控制板11在转轴15的带动下与出泡盖3之间发生转动,从而使控流孔18与锥形孔16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控制控流孔18与锥形孔16之间的重合度,从而控制最后经出泡盖3喷出的高压混合液的量,以实现对最终产生气泡的数量进行控制,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最终输出产生的气泡量进行直接控制的问题。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微纳米气泡发生器,所述便捷拆装机构6包括连接环4,所述连接环4转动套接在进液管5的外部,所述凸环23与出液管22之间螺纹套接;

所述进液管5远离气泡发生喷头1的一端外部固定安装有凸环23,所述连接环4远离出液管22的一端设置有缩口,所述凸环23的外壁直径与连接环4的内壁直径相等,所述连接环4内部缩口的直径与进液管5的外壁直径相等,进而使连接环4在与出液管22螺纹连接时,将进液管5与出液管22的端口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

实施方式具体为:由于部分要求下的气泡发生喷头1体积过大,因此不适合直接使气泡发生喷头1与出液管22螺纹连接,而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1一侧的进液管5的外部设置可以转动的连接环4,并利用进液管5外侧安装的凸环23对连接环4进行限位,使连接环4仅可以在进液管5的外部转动,进而利用连接环4与出液管22直接的螺纹连接,当连接环4与出液管22不断旋紧时,会带动凸环23以及进液管5与出液管22不断靠近,并使进液管5与出液管22之间紧密贴合,以保证装置连接的稳定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装置与外部管路连接安装不够便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5,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1的外侧螺纹套接出泡盖3,并在出泡盖3的内侧设置与出泡盖3贴合的控制板11,同时在出泡盖3和控制板11的内部设置相同位置的锥形孔16和控流孔18,再利用旋转外部的旋钮17带动蜗杆12转动,从而促使与蜗杆12啮合的蜗轮13带动转轴15转动,此时控制板11在转轴15的带动下与出泡盖3之间发生转动,从而使控流孔18与锥形孔16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以控制控流孔18与锥形孔16之间的重合度,从而控制最后经出泡盖3喷出的高压混合液的量,增强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与实用性;

参照说明书附图1-2,通过在气泡发生喷头1的一端设置进液管5,并在进液管5的外部套接连接环4,再利用进液管5外侧安装的凸环23对连接环4进行限位,使连接环4仅可以在进液管5的外部转动,进而利用连接环4与出液管22直接的螺纹连接,当连接环4与出液管22不断旋紧时,会带动凸环23以及进液管5与出液管22不断靠近,并使进液管5与出液管22之间紧密贴合,提高了装置连接安装的便捷性和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