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34738发布日期:2020-08-05 01:30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用循环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用的循环水中含有很多杂质,包括颗粒度大小不一的石子、尘土等,通常直接将循环水通入分离器、过滤器等装置对循环水进行一次性过滤,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粒度大小不一的石子、尘土易堵塞分离器,而分离器性能下降后又对过滤器产生不利影响,致使工业循环水的过滤效率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

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水管、缓冲罐、第二水管、负压真空泵、第三水管、分离器、第四水管、过滤器、第五水管,所述第一水管一端与外部管道连接,所述缓冲罐入口端与第一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水管一端与缓冲罐出口端连接,所述负压真空泵入口端与第二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水管一端与负压真空泵出口端连接,所述分离器入口端与第三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水管一端与分离器出口端连接,所述过滤器入口端与第四水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水管一端与过滤器出口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罐包括罐体、罐盖、密封板、罐底、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除杂机构,所述罐体呈水平设置,所述罐盖设置于罐体一侧,所述密封板设置于罐体内部靠近罐盖的一侧,所述罐底设置于罐体另一侧,所述罐底沿横截面逐渐减小的一端开设有豁口,所述第一过滤网倾斜设置于罐体、罐底内部靠近缓冲罐入口端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倾斜设置于罐体、罐底内部靠近缓冲罐出口端的一侧,所述除杂机构设置于罐底一端的豁口中。

优选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除杂管、第一顶丝、第二顶丝,所述除杂管固定设置于罐底的豁口上,所述除杂管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顶丝设置于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顶丝设置于第二通孔中。

优选的,所述罐盖一侧还设置若干连接耳。

本方案在分离器、过滤器前端设置有缓冲罐、负压真空泵,所述缓冲罐在罐体内部设置于密封板、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并在罐底一侧设置除杂机构,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交替使用,以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过滤,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积累在第一过滤网或第二过滤网上,定期打开第一顶丝或第二顶丝,以使第一过滤网或第二过滤网上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在水流的作用下从第一通孔或第二通孔向外部排出,本方案实现了对工业循环水前端的高效过滤,显著提升缓冲罐的使用寿命,并避免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进入后端的分离器、过滤器中,以使分离器、过滤器性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显著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还减缓了工业循环水在罐体中的流速,且缓冲罐高度大于负压真空泵高度,有效提高负压真空泵抽送效率,提升后端分离器、过滤器对工业循环水的处理量。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缓冲罐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除杂机构的示意图。

图中:第一水管10、缓冲罐20、罐体21、罐盖22、连接耳221、密封板23、罐底24、第一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26、除杂机构27、除杂管271、第一顶丝272、第二顶丝273、缓冲罐入口端28、缓冲罐出口端29、第二水管30、负压真空泵40、第三水管50、分离器60、第四水管70、过滤器80、第五水管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工业循环水过滤装置,包括第一水管10、缓冲罐20、第二水管30、负压真空泵40、第三水管50、分离器60、第四水管70、过滤器80、第五水管90,所述第一水管10一端与外部管道连接,以将外部管道的工业循环水输送至缓冲罐入口端28中,所述缓冲罐入口端28与第一水管1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罐20过滤工业循环水中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并减缓工业循环水的流速,所述第二水管30一端与缓冲罐出口端29连接,以将去除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的工业循环水输送至负压真空泵40中,所述负压真空泵40入口端与第二水管30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水管50一端与负压真空泵40出口端连接,以将负压真空泵40抽送的工业循环水输送至分离器60中,所述分离器60入口端与第三水管50另一端连接,所述分离器60去除小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大幅降低分离器60工作负荷,提高分离器60使用效率,避免分离器60长时间使用后发生堵塞,所述第四水管70一端与分离器60出口端连接,以将经分离器60处理后的工业循环水输送至过滤器80中,所述过滤器80入口端与第四水管70另一端连接,所述过滤器80去除工业循环水中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重金属、钙镁离子等杂质,所述第五水管90一端与过滤器80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五水管90另一端与外部水管连接,以将经过滤完成后的工业循环水输送至预设装置中。

本方案设置有缓冲罐20,所述缓冲罐20在罐体21内部设置有密封板23、第一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26,并在罐底24一侧设置除杂机构27,所述第一过滤网25设置于靠近缓冲罐入口端28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26设置于靠近缓冲罐出口端29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网25与第二过滤网26在罐体21内部对称设置,由于工业循环水从缓冲罐入口端28进入罐体21内部,再从缓冲罐出口端29流出,在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过滤及缓冲过程中,第一过滤网25先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过滤,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积累在第一过滤网25上,定期(如3个月、6个月等时间)打开第一顶丝272,以使第一过滤网25上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在水流的作用下从第一通孔向外部排出,第一过滤网25经长时间对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进行过滤,易出现磨损、破损等不良状况,为确保缓冲罐20继续可以使用,将缓冲罐20水平翻转180°,并与第一水管10、第二水管30相连接,以使第二过滤网26设置于第一过滤网25的上方,此时第二过滤网26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过滤、缓冲,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积累在第二过滤网26上,定期(如3个月、6个月等时间)打开第二顶丝273,以使第二过滤网26上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在水流的作用下从第二通孔向外部排出。本方案实现了对工业循环水前端的高效过滤,有效提升缓冲罐20的使用寿命,并避免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进入后端的分离器60、过滤器80中,以使分离器60、过滤器80性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显著提高其使用寿命,同时第一过滤网25或第二过滤网26在罐体21内部倾斜设置,在对工业循环水进行过滤的同时,还减缓了工业循环水在罐体21中的流速,且缓冲罐20高度大于负压真空泵40高度,以减小负压真空泵40工作负荷,提高负压真空泵40抽送效率,提升后端分离器60、过滤器80对工业循环水的处理量。

进一步,所述缓冲罐20包括罐体21、罐盖22、密封板23、罐底24、第一过滤网25、第二过滤网26、除杂机构27,所述罐体21呈水平设置,所述罐体21为刚性圆筒,所述罐盖22设置于罐体21一侧,以使罐盖22一侧密封或敞开,所述密封板23设置于罐体21内部靠近罐盖22的一侧,以使罐体21与罐盖22之间密封,防止罐体21中的工业循环水进入罐盖22,所述罐底24设置于罐体21另一侧,所述罐底24为刚性的空心圆锥体,所述罐底24内部与罐体21内部形成工业循环水的过滤及缓冲空间,所述罐底24沿横截面逐渐减小的一端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为圆形或三角形或四边形或六边形或八边形,优选的为圆形,所述第一过滤网25倾斜设置于罐体21、罐底24内部靠近缓冲罐入口端28的一侧,所述第一过滤网25一端与密封板23、罐体21内部紧密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25另一端与罐底24内部紧密设置并与豁口连通,连通区域为s1,既能防止第一过滤网25上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落入第一过滤网25与密封板23或罐体21或罐底24之间的缝隙中,确保只有工业循环水从第一过滤网25中通过,又能将第一过滤网25上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从豁口排出至罐底24外部,所述第二过滤网26倾斜设置于罐体21、罐底24内部靠近缓冲罐出口端29的一侧,所述第二过滤网26一端与密封板23、罐体21内部紧密设置,所述第二过滤网26另一端与罐底24内部紧密设置并与豁口连通,连通区域为s2,所述连通区域s2面积等于连通区域s1面积,既能防止第二过滤网26上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落入第一过滤网25与密封板23或罐体21或罐底24之间的缝隙中,确保只有工业循环水从第一过滤网25中通过,又能将第二过滤网26上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从豁口排出至罐底24外部,所述除杂机构27设置于罐底24一端的豁口中,以将第一过滤网25或第二过滤网26上过滤的大颗粒石子、尘土等杂质从豁口排出至罐底24外部。

具体的,所述豁口位于罐底24轴心线的中心位置,连通区域为s3,所述连通区域s3面积=连通区域s1面积与连通区域s2面积之和,确保第一过滤网25或第二过滤网26与豁口畅通的同时,其不再与罐底24内部存在缝隙,只有工业循环水通过第一过滤网25或第二过滤网26,所述豁口与除杂管271相匹配,以使除杂管271内部横截面积与连通区域s3面积相等,以确保设置第一顶丝272、第二顶丝273的除杂管271对豁口实现有效密封,所述连通区域s1与连通区域s2之间呈对称设置,以确保除杂管271上的第一顶丝272设置于第一通孔中后,实现对连通区域s1的有效密封,还确保除杂管271上的第二顶丝273设置于第二通孔中后,实现对连通区域s2的有效密封。

进一步,所述除杂机构27包括除杂管271、第一顶丝272、第二顶丝273,所述除杂管271固定设置于罐底24的豁口上,所述除杂管271为刚性圆柱体,所述除杂管271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连通区域s1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连通区域s2连通,所述第一顶丝272设置于第一通孔中,所述第二顶丝273设置于第二通孔中。

具体的,所述第一顶丝272、第二顶丝273还可以为螺栓。

进一步,所述罐盖22一侧还设置若干连接耳221,所述连接耳221为刚性棒体或环体,受到外力后可以沿力的方向旋转,以使罐盖22在罐体21一侧闭合或分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或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