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76955发布日期:2020-12-04 14:07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



背景技术:

截至2013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有3500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5亿立方米/日,年产污泥3000-3500万吨(含水率约80%),污水处理规模已经接近美国。

从资源化利用角度来说,要从污泥的性质和特点考虑处理处置的技术,污泥中60%以上都是蛋白质,此外还含有有机质。在污泥处理过程中,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是“四化”,即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80%~90%的污水污泥只是简单浓缩脱水,脱水后的污泥含水量依然很高,采用传统的焚烧方式对污泥进行焚烧,耗能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它包括污泥干化机;所述干化污泥系统还包括燃气燃烧器、冷凝器;所述燃气燃烧器分别连接燃气管道与助燃空气管道,燃气燃烧器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机通过排气管道连接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安装进气风机,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抽气风机;污泥干化机内的热风经排气管道由抽气风机送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后的废气经循环管道在送入进气管道与燃料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热风混合,一起经进气管道由进气风机送入污泥干化机中,作为热风,对污泥进行干化。

上述系统使用时,燃气(优选天然气)与助燃空气(优选空气)在燃气燃烧器内燃烧产生高温热风,高温热风经进气管道由进气风机送入污泥干化机(优选带式污泥干化机),与污泥接触,对污泥进行干燥后,经排气管道由抽气风机抽出送入冷凝器中冷凝,去除其中水,在经循环管道送入燃气燃烧器中燃烧,产生高温热风,再送入污泥干化机中,如此循环。采用上述系统,首先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温度过高,单纯用于干化机干化污泥热量浪费,经济效益低,本系统通过与污泥接触过的热风,进过冷凝去除其中水分后,循环利用,与燃气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热风混合,从而控制进气温度约为210℃,干化机内温度约为140℃作用,同时燃气燃烧气的能耗。进气温度通过调节燃气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热风与循环回进气管道的热风之间比例调节。

所述进气风机的风量小于抽气风机的风量,进气风机、抽气风机同时工作,在干化机内形成-0.5mbar的微负压;可以有效防止臭味溢出。

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预冷换热器、预热换热器,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与预冷换热器,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预冷换热器与冷凝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与预热换热器,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预热换热器与燃气燃烧器;所述抽气风机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

热风经第一段排气管道由抽气风机送入预冷换热器预冷,再经第二段排气管道送入冷凝器进行冷凝,通过两次降温,到达空气的露点以下,这时空气中的水份大量凝结下来;冷凝后的热风再经第一段循环管道送入预热换热器进行预热,再经第二段循环管道送入燃气燃烧器内进行燃烧。

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换热器,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与换热器,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换热器与冷凝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与换热器,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换热器与燃气燃烧器;所述抽气风机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采用上述涉及,刚出污泥干化机的热风作为热源,冷凝后的热风作为冷源,两者在换热器内进行热量交换,即实现了预冷又实现了预热,减少了热量浪费。

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安装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若干喷头成矩阵排列其相互连接构成,喷淋装置连接消防水管道。

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安装有温度探头,消防水管道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温度探头控制连接电磁控制阀,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或关闭消防水管道。

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废气管道。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作为污泥干化机热风干化污泥;干化后的热风循环利用,减少热量浪费,同时其与高温热风按比例混个以控制干化机进气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流动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流动示意图。

图中污泥干化机1燃气燃烧器2冷凝器3燃气管道4助燃空气管道5进气管道6排气管道7循环管道8进气风机9抽气风机10预冷换热器11预热换热器12喷淋装置14消防水管道15温度探头16电磁控制阀17换热器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它包括污泥干化机1;所述干化污泥系统还包括燃气燃烧器2、冷凝器3;所述燃气燃烧器2分别连接燃气管道4与助燃空气管道5,燃气燃烧器2通过进气管道6连接污泥干化机1,污泥干化机1通过排气管道7连接冷凝器3,冷凝器3通过循环管道8连接进气管道6;所述进气管道6上安装进气风机9,所述排气管道7上安装有抽气风机10;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预冷换热器11、预热换热器12,所述排气管道7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1与预冷换热器11,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预冷换热器11与冷凝器3,所述循环管道8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3与预热换热器12,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预热换热器12与燃气燃烧器1;所述抽气风机10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所述污泥干化机1内安装有喷淋装置14,喷淋装置14由若干喷头成矩阵排列其相互连接构成,喷淋装置14连接消防水管道15;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安装有温度探头16,所述消防水管道15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17,所述温度探头16控制连接电磁控制阀17,控制电磁控制阀17打开或关闭消防水管道15;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废气管道19。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换热器18,所述排气管道7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1与换热器18,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换热器18与冷凝器3,所述循环管道8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3与换热器18,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换热器18与燃气燃烧器2;所述抽气风机10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它包括污泥干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污泥系统还包括燃气燃烧器、冷凝器;所述燃气燃烧器分别连接燃气管道与助燃空气管道,燃气燃烧器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机通过排气管道连接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进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上安装进气风机,所述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抽气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风机的风量小于抽气风机的风量,进气风机、抽气风机同时工作,在干化机内形成-0.5mbar的微负压。

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所述的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预冷换热器、预热换热器,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与预冷换热器,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预冷换热器与冷凝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与预热换热器,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预热换热器与燃气燃烧器;所述抽气风机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换热器,所述排气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排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与换热器,第二段排气管道连接换热器与冷凝器,所述循环管道包括两段,第一段循环管道连接冷凝器与换热器,第二段循环管道连接换热器与燃气燃烧器;所述抽气风机安装在第一段排气管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安装有喷淋装置,喷淋装置由若干喷头成矩阵排列其相互连接构成,喷淋装置连接消防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干化机内安装有温度探头,所述消防水管道上安装有电磁控制阀,所述温度探头控制连接电磁控制阀,控制电磁控制阀打开或关闭消防水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连接废气管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koDry利用燃气燃烧气干化污泥系统,它包括污泥干化机;干化污泥系统还包括燃气燃烧器、冷凝器;燃气燃烧器分别连接燃气管道与助燃空气管道,燃气燃烧器通过进气管道连接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机通过排气管道连接冷凝器,冷凝器通过循环管道连接进气管道;进气管道上安装进气风机,排气管道上安装有抽气风机;污泥干化机的热风经排气管道由抽气风机送入冷凝器中冷凝,冷凝后的废气经循环管道在送入进气管道与燃料燃烧器产生的高温热风混合,一起经进气管道由进气风机送入污泥干化机中,作为热风,对污泥进行干化。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热风作为污泥干化机热风干化污泥;干化后的热风循环利用,减少热量浪费,同时其与高温热风按比例混个以控制干化机进气温度。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爱可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1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