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6599发布日期:2020-09-29 17:4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很早就被引入国内作为一种传统但有效的污水处理工艺而高频率的被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其演变的形态也多种多样,如sbr、cass、生物接触氧化、氧化沟等,与其他设备组合还可形成传统污水处理工艺,如a/o,a2/o等,当然其作为独立单元单独应用于污水处理,也极为广泛,但无论何种形态、何种组合模式,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最主要的还是停留时间、氧的利用率、基质与污泥的混合程度这几个因素。

传统上好氧池采用鼓风机对好氧池进行供气,一般风机的风压为5-6m左右,好氧池的有效水深在4-5m左右,如果风压低于5m,风机提供的空气、氧气利用率就会低;如果超过6m,风机的风压大进而风机的功率就会很高,导致好氧池的能耗就会很大;传统上好氧池的深度在5-6m,造成了好氧池的占地面积大。

为了减少好氧池的占地面积,采用塔式好氧池,塔高度在14-16m,如此高的塔式好氧反应器,一般采用两级风机串联的高压方式,对好氧池供气,串联高压风机导致好氧反应器的能耗增加了一倍。

那么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高水深、高氧利用率、高处理量、接触反应充分且能耗低、占地小的好氧反应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包括:本体和曝气总管,所述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回流污泥管和出水堰;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流污泥管延伸至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出水堰上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硝化液进水管和污泥出泥管;所述硝化液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管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出水管,所述硝化液出水管与所述硝化液进水管分别与硝化液内循环泵相连接;所述污泥出泥管与所述回流污泥管之间设置有污泥进泥管,所述污泥进泥管和所述污泥出泥管分别与污泥内循环泵相连接;所述曝气总管上设置有曝气支管,所述曝气支管的端部设置有可提升式曝气器;所述曝气支管由所述本体的顶部伸入所述本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回流污泥管与所述本体底部的距离为300mm-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支管延伸至所述本体内4m-6m。

进一步地,所述曝气支管至少设置一个,多个所述曝气支管在所述曝气总管上均匀设置。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硝化液进水管在所述本体底不分布为多点进水。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进泥管距离所述本体顶部的距离为800mm-1200mm。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进泥管采用多点布泥。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内部反应温度为15-35℃,氧化还原电位为400mv-650mv,有机负荷为0.62kgcod/(m3·d)-1.2kgcod/(m3·d),控制反应ph值在7.2-8.2之间,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3.5g/l-6.5g/l,水力停留时间为1.5d-2.5d。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该装置通过设置塔式的反应器本体使得该装置占地面积,通过设置硝化液内循环泵、污泥内循环泵和可提升式曝气器,从而使得该装置在废水处理中可以实现高水深、高氧利用率、高处理量、接触反应充分且能耗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2-曝气总管,3-进水管,4-回流污泥管,5-出水堰,6-出水管,7-硝化液进水管,8-污泥出泥管,9-硝化液出水管,10-硝化液内循环泵,11-污泥进泥管,12-污泥内循环泵,13-曝气支管,14-可提升式曝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塔式好氧反应器,包括:本体1和曝气总管2,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水管3、回流污泥管4和出水堰5;所述进水管3和所述回流污泥管4延伸至所述本体1的底部;所述出水堰5上设置有出水管6;所述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硝化液进水管7和污泥出泥管8;所述硝化液进水管7与所述进水管3之间设置有硝化液出水管9,所述硝化液出水管9与所述硝化液进水管7分别与硝化液内循环泵10相连接;所述污泥出泥管8与所述回流污泥管4之间设置有污泥进泥管11,所述污泥进泥管11和所述污泥出泥管8分别与污泥内循环泵12相连接;所述曝气总管2上设置有曝气支管13,所述曝气支管13的端部设置有可提升式曝气器14;所述曝气支管14由所述本体1的顶部伸入所述本体1内。本体1内部反应温度为15-35℃,氧化还原电位为400mv-650mv,有机负荷为0.62kgcod/(m3·d)-1.2kgcod/(m3·d),控制反应ph值在7.2-8.2之间,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为3.5g/l-6.5g/l,水力停留时间为1.5d-2.5d,本体1的高径比为1.5:1~2.5:1首先在本体1内添加好氧硝化污泥废水通过进水管3进入反应器的本体1内,进水管2延伸至靠近反应器的本体1底部使得废水自下而上流动,进水管3与上一道工艺相连通,进水管延伸至罐底,距罐底约300mm~500mm;曝气总管2由本体1的池顶接入,分为各曝气支管13,每根支管配套一组可提升式曝气器14,给好氧反应器提供好氧环境;废水在曝气作用下,与反应器中的硝化污泥充分混合,废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大幅度降解;设置硝化液内循环泵10,将好本体1底部处低溶解氧的泥水回流到好氧曝气区域,进行曝气,同时避免好本体1底部污泥沉降;设置污泥内循环泵12,将本体1顶部富氧的泥水回流至本体1底部,与进水进行充分混合、反应,加强有机物与污泥的生物降解,使本体1内形成溶解氧梯度,自下而上由低到高,所述本体1内溶解氧呈梯度分部,自下而上为0.3~0.6mg/l到3.0~5.0mg/l,形成不同菌群,强化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充分反应后出水通过出水堰5及排水管6流出本体1外,进入下一道工艺。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3和所述回流污泥管4与所述本体1底部的距离为300mm-500mm,进水管3使得废水自下而上流动,由于自身污泥消耗,本体1需要定期补充污泥,后续二沉池系统通过回流污泥管4自本体1顶部延伸至靠近底部以补充流失污泥。

优选的,所述曝气支管13延伸至所述本体1内4m-6m,所述曝气支管13至少设置一个,多个所述曝气支管13在所述曝气总管2上均匀设置,给好氧反应器提供好氧环境。

优选的,所述硝化液进水管7在所述本体1底不分布为多点进水,避免形成死区。

优选的,所述污泥进泥管11距离所述本体1顶部的距离为800mm-1200mm,所述污泥进泥管11采用多点布泥,使污泥与废水均匀接触。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该装置通过设置塔式的反应器本体1使得该装置占地面积,通过设置硝化液内循环泵10、污泥内循环泵12和可提升式曝气器14,从而使得该装置在废水处理中可以实现高水深、高氧利用率、高处理量、接触反应充分且能耗较低。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