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985094发布日期:2021-02-20 11:4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脉冲直流电场实现螯合型表面活性剂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n-acyl ed3a)在土壤中的高效传质,当n-acyl ed3a通过电迁移作用在修复土体中迁移时,与重金属离子发生螯合作用的同时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增溶,电中性螯合产物及脱附有机污染物会在电渗析作用下迁出修复土体,实现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高效同步去除。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修复区域土体内布设若干组惰性材质电极用于构建非均匀对称电场;将惰性电极插入电极井(与土壤接触一端为多孔板)中并固定;(2)电解液溢流井通过溢流口与电极井相连;安装电解液循环系统,以恒流泵将溢流井中电解液以一定速度泵送至电极井中;(3)通过阴极电极井注入n-acyl ed3a,加入浓度1~10g/l的n-acyl ed3a溶液;阳极电极井中以水、碳酸钠、硝酸钠或硫酸钠等溶液作为电解液;(4)电极(正极、负极)分别连接至电动修复装置的脉冲直流电源的2个输出端口;(5)启动电动修复装置,调整电场强度0.5-5.0v/cm;设置电源脉冲频率8~96循环/24h;(6)电场切换周期0~72h(切换周期0h即采用单向脉冲电场),取决于阴极电极井内n-acyl ed3a的运送效率及土壤ph变化情况;在完成n-acyl ed3a运送后,清空阴极电极井(切换后为阳极)内电解液,回收电中性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物及有机污染物,注入阳极电解液;同时,清空阳极电极井(切换后为阴极),并注入n-acyl ed3a溶液,切换电场方向;重复上述过程直至修复结束。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惰性材质电极可选择石墨棒电极;电极井的设置深度与土壤污染深度一致。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解液溢流井通过溢流口与电极井相连,且高度与电极井一致。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循环系统由恒流泵、电解液循环管路组成,使电解液在溢流井与电极井间循环。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装置包括脉冲直流电源、继电器、时控开关、电流表、电压表、输出端子、电极连接线、电极等。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污染物浓度较低或采用高直流电压,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n-acyl ed3a、重金属离子螯合产物及脱附有机污染物运送,对土壤ph等理化性质影响较小时,可采用单向脉冲电场。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继电器用于控制工作电极组极性的切换。9.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螯合型表面活性剂强化电动修复有机-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时控开关用于控制电极极性切换时间,电场运行程序的时序启动、停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