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32935发布日期:2020-11-25 14:37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净水机是一种对自来水进行过滤、净化的水处理设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净水机已经越来越普及,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干净水质的需求.

现有的净水机,用户使用盛水容器在净水机的水龙头处接水时,通常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接满水,而且长时间弯腰接水造成用户疲惫。对于带压力罐的净水机,压力罐占用很大的厨下空间,同时压力罐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水机,包括:净水机主体、与所述净水机主体连通的净化水管道、蓄水组件、及与所述蓄水组件配合的蓄水壶;其中:

所述净水机主体,用于将已净化水导入所述净化水管道;

所述蓄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竖直设置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净化水管道连通,所述水箱内壁设有与所述净化水管道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所述机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净化水管道的导通与关闭;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管;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出水管连通的上水器;所述上水器顶部设有下单向阀;

所述蓄水壶的底部设有内凹的卡槽,所述卡槽内设有与所述下单向阀对应的上单向阀;所述蓄水壶被放置于所述底座时,所述上水器插入所述卡槽内,所述下单向阀与所述上单向阀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所述水箱向所述蓄水壶注入已净化水;所述蓄水壶被移离所述底座时,所述上水器与所述卡槽分离,所述下单向阀与所述上单向阀都关闭。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的配合,当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时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自动导通水箱和蓄水壶,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水箱中的已净化水会自动注入蓄水壶,直到水箱和蓄水壶内水位平衡时停止注水,实现蓄水壶自动蓄水,满水即停,用户接水时无需弯腰等待,直接用蓄水壶倒水,使用方便。同时,通过在水箱内壁设有与净化水管道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由机械浮球开关根据水箱内水位自动控制净化水管道的导通与关闭,进而控制净水机主体中产生的已净化水进入水箱的时机,克服了相关技术使用压力罐所带来的占用较大厨下空间及压力罐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的问题,节省空间,使用安全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水器的外壁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水器插入所述卡槽内时,所述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上水器和所述卡槽之间的间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浮球开关在所述水箱内部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打开,以使所述净水机主体通过所述净化水管道向所述水箱注入已净化水;所述机械浮球开关在所述水箱内部水位达到所述预设水位时关闭,以使所述净水机主体停止向所述水箱注入已净化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底盖。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壶包括:壶体、壶盖、手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水机主体,与外部水源通过水源管道连通,对从所述外部水源导入的待净化水进行净化。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正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和蓄水壶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剖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的腔体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的腔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净水机,包括:净水机主体、与净水机主体连通的净化水管道、蓄水组件、及与蓄水组件配合的蓄水壶;其中:净水机主体,用于将已净化水导入净化水管道;蓄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竖直设置的腔体;腔体内设有水箱;水箱与净化水管道连通,水箱内壁设有与净化水管道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机械浮球开关用于控制净化水管道的导通与关闭;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管;底座上设有与出水管连通的上水器;上水器顶部设有下单向阀;蓄水壶的底部设有内凹的卡槽,卡槽内设有与下单向阀对应的上单向阀;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时,上水器插入卡槽内,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水箱向蓄水壶注入已净化水;蓄水壶被移离底座时,上水器与卡槽分离,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都关闭。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的配合,当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时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自动导通水箱和蓄水壶,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水箱中的已净化水会自动注入蓄水壶,直到水箱和蓄水壶内水位平衡时停止注水,实现蓄水壶自动蓄水,满水即停,用户接水时无需弯腰等待,直接用蓄水壶倒水,使用方便。同时,通过在水箱内壁设有与净化水管道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由机械浮球开关根据水箱内水位自动控制净化水管道的导通与关闭,进而控制净水机主体中产生的已净化水进入水箱的时机,克服了相关技术使用压力罐所带来的占用较大厨下空间及压力罐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的问题,节省空间,使用安全方便。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正视图,图1中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上;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和蓄水壶的俯视图,图2中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上;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剖视图,图3中蓄水壶被用户拿起,蓄水壶与底座分离;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剖视图,图4中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上;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的腔体的剖视图,图5中机械浮球开关打开;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净水机的蓄水组件的腔体的剖视图,图6中机械浮球开关关闭。如图1-6所示的净水机,包括:净水机主体11、与净水机主体11连通的净化水管道12、蓄水组件、及与蓄水组件配合的蓄水壶14;其中:

净水机主体11,用于将已净化水导入净化水管道12;

蓄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131和竖直设置的腔体132;

腔体内设有水箱133;水箱133与净化水管道12连通,水箱133内壁设有与净化水管道12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134,机械浮球开关134用于控制净化水管道12的导通与关闭;

水箱133的底部设有出水管135;底座131上设有与出水管135连通的上水器136;上水器136顶部设有下单向阀137;

蓄水壶14的底部设有内凹的卡槽141,卡槽141内设有与下单向阀137对应的上单向阀142;

蓄水壶14被放置于底座131时,上水器136插入卡槽141内,下单向阀137与上单向阀142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水箱133向蓄水壶14注入已净化水;

蓄水壶14被移离底座131时,上水器136与卡槽141分离,下单向阀137与上单向阀142都关闭;蓄水壶还可以包括:壶体、壶盖及手柄。

示例的,蓄水组件与净水机主体11通过物理连接结构连接。净水机主体,与外部水源通过水源管道连通,对从外部水源导入的待净化水进行净化。

示例的,上水器的外壁设有密封圈;当上水器插入卡槽内时,密封圈用于密封上水器和卡槽之间的间隙,从而保证水箱向蓄水壶的注水过程中不会漏水。

示例的,机械浮球开关在水箱内部水位低于预设水位时打开,以使净水机主体通过净化水管道向水箱注入已净化水。机械浮球开关在水箱内部水位达到预设水位时关闭,以使净水机主体停止向水箱注入已净化水。

示例的,参见图3及图4,水箱133的顶部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139,通过排气孔139使得水箱内的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也避免滋生细菌。

示例的,当蓄水壶14被放置于底座131时,上水器136插入卡槽141内,下单向阀137与上单向阀142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使得水箱133和蓄水壶14导通,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水箱133和蓄水壶14内的水位会自动保持平衡,因此,水箱133自动开始向蓄水壶14注入已净化水,直到水箱133和蓄水壶14内的水位平衡时水箱133停止注水。

而当蓄水壶14被移离底座131时,上水器136与卡槽141分离,下单向阀137与上单向阀142都关闭,保证水壶14不会漏水,同时上水器也不再对外出水。

示例的,参见图3及图4,底座131的底部可以设有底盖138,提高美观度,还可以起到保护作用。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的配合,当蓄水壶被放置于底座时下单向阀与上单向阀在相互的推力作用下都打开,自动导通水箱和蓄水壶,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水箱中的已净化水会自动注入蓄水壶,直到水箱和蓄水壶内水位平衡时停止注水,实现蓄水壶自动蓄水,满水即停,用户接水时无需弯腰等待,直接用蓄水壶倒水,使用方便;同时通过在水箱内壁设有与净化水管道连接的机械浮球开关,由机械浮球开关根据水箱内水位自动控制净化水管道的导通与关闭,进而控制净水机主体内的已净化水进入水箱的时机,克服相关技术使用压力罐所带来的占用较大厨下空间及压力罐容易滋生细菌、污染水质的问题,能够节省空间,使用安全方便。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