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91007发布日期:2020-12-15 08:30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厂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造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此处理系统能够用于造纸厂中污水处理,进而使其满足排放要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汲水井,所述汲水井通过第一管道与用于浆料回收的收浆筛筒相连,所述收浆筛筒的正下方设置有废浆池,所述废浆池的侧壁上通过第二管道与调节池相连通,所述调节池通过第三管道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所述水解酸化池通过第四管道与生化池相连通,所述生化池通过第五管道与储水池相连,所述储水池通过第六管道与浅层气浮装置相连,所述浅层气浮装置的排水口与达标水排放管相连;所述浅层气浮装置的底部通过第一污泥排管与污泥池相连,所述污泥池与脱水机相连。

所述汲水井与污水排管相连,并储存污水。

所述汲水井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调节池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二潜水泵的出口与第三管道相连,所述第三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所述水解酸化池内部在第三管道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扰流板,在第一扰流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扰流板,在靠近第四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扰流板。

所述生化池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生化池内部的曝气喷头,所述曝气喷头通过气管与风机相连。

所述储水池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潜水泵,所述第三潜水泵的出水口与第六管道相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上安装有止回阀。

所述水解酸化池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污泥排管,所述第二污泥排管通过总排污管与污泥池相连通,所述生化池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污泥排管,所述第三污泥排管与总排污管相连;所述第二污泥排管上安装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污泥排管上安装有第四阀门。

所述第一污泥排管上设置有第五阀门。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用于造纸厂中污水的集中处理,进而使其达到设定的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起到了资源节约的目的。

2、通过上述的污水排管能够用于将造纸厂的污水排管相连,进而实现污水的初步的收集。

3、通过上述的第一潜水泵能够将汲水井内部收集的污水送入到收浆筛筒,进而对其内部的有用资源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以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4、通过上述的第二潜水泵能够将调节池内部的调节之后的水送入到水解酸化池,进而通过水解酸化池实现对污水的水解和酸化,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工艺。

5、通过上述的扰流板结构能够大大的提高了水解酸化效果,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6、通过上述的曝气系统能够增强生化处理效率,进而保证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系统图。

图中:污水排管1、汲水井2、第一潜水泵3、第一阀门4、第一管道5、收浆筛筒6、废浆池7、第二管道8、调节池9、第二潜水泵10、第二阀门11、第三管道12、第一扰流板13、第二扰流板14、水解酸化池15、第三扰流板16、第四管道17、第二污泥排管18、第三阀门19、生化池20、气管21、曝气喷头22、第三污泥排管23、第四阀门24、总排污管25、第五管道26、储水池27、第三潜水泵28、止回阀29、浅层气浮装置30、达标水排放管31、第一污泥排管32、第五阀门33、污泥池34、脱水机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造纸厂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汲水井2,所述汲水井2通过第一管道5与用于浆料回收的收浆筛筒6相连,所述收浆筛筒6的正下方设置有废浆池7,所述废浆池7的侧壁上通过第二管道8与调节池9相连通,所述调节池9通过第三管道12与水解酸化池15相连,所述水解酸化池15通过第四管道17与生化池20相连通,所述生化池20通过第五管道26与储水池27相连,所述储水池27通过第六管道与浅层气浮装置30相连,所述浅层气浮装置30的排水口与达标水排放管31相连;所述浅层气浮装置30的底部通过第一污泥排管32与污泥池34相连,所述污泥池34与脱水机35相连。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污水处理系统,能够用于造纸厂中污水的集中处理,进而使其达到设定的排放标准,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起到了资源节约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汲水井2与污水排管1相连,并储存污水。通过上述的污水排管1能够用于将造纸厂的污水排管相连,进而实现污水的初步的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汲水井2的内部安装有第一潜水泵3,所述第一潜水泵3的出水口与第一管道5相连,所述第一管道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4。通过上述的第一潜水泵3能够将汲水井2内部收集的污水送入到收浆筛筒6,进而对其内部的有用资源进行二次回收利用,以起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池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潜水泵10,所述第二潜水泵10的出口与第三管道12相连,所述第三管道1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1。通过上述的第二潜水泵10能够将调节池9内部的调节之后的水送入到水解酸化池15,进而通过水解酸化池15实现对污水的水解和酸化,以便于后续的处理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15内部在第三管道12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扰流板13,在第一扰流板1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扰流板14,在靠近第四管道17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扰流板16。通过上述的扰流板结构能够大大的提高了水解酸化效果,同时提高了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生化池20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系统,所述曝气系统包括设置在生化池20内部的曝气喷头22,所述曝气喷头22通过气管21与风机相连。通过上述的曝气系统能够增强生化处理效率,进而保证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池27的内部安装有第三潜水泵28,所述第三潜水泵28的出水口与第六管道相连通,所述第六管道上安装有止回阀29。通过上述的止回阀29能够起到阻止回流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1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污泥排管18,所述第二污泥排管18通过总排污管25与污泥池34相连通,所述生化池20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污泥排管23,所述第三污泥排管23与总排污管25相连;所述第二污泥排管18上安装有第三阀门19,所述第三污泥排管23上安装有第四阀门24。通过上述的管道结构能够将不同处理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泥收集到污泥池34,进而方便其统一集中处理,进而保证处理效率和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污泥排管32上设置有第五阀门33。通过第五阀门33能够用于控制污泥的排放。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污水排管1将造纸厂总排污口的水送入到汲水井2中,再通过第一潜水泵3将汲水井2内部收集的污水送入到收浆筛筒6,通过收浆筛筒6实现筛分,通过第二管道8将废浆池7中的水排放到调节池9,通过第二潜水泵10将调节池9内部的调节之后的水送入到水解酸化池15,通过水解酸化池15实现污水的酸化处理,再进入到生化池20进行生化处理,在其处理完成之后排放到储水池27,再由第三潜水泵28抽入到浅层气浮装置30进行气浮处理,此时达标的排放水将通过达标水排放管31整体排放,再通过污泥池34进行污泥收集,最终通过脱水机35对其进行脱水处理,最终达到污泥处理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