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59531发布日期:2021-05-25 12:45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循环水养殖多采用物理方和生物方法结合处理养殖尾水,实现养殖水循环利用。物理方法一般采用蛋白分离器或微滤机等,耗能高,处理效果不佳;生物方法多为生物膜法,反应过程中需添加曝气增氧,调节ph等手段控制水环境适宜微生物生存,耗能高,操作复杂,处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改善处理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包括弧形筛、养殖池和用于养殖藻类植物的培养池,所述弧形筛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养殖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养殖池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培养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培养池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弧形筛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筛包括进水槽、筛网和集污槽,所述弧形筛的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筛网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槽设有曝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污槽设有排污口。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池铺设有藻类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藻类植物包括海葡萄藻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水体在弧形筛、养殖池和培养池之间循环,弧形筛用于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培养池中的藻类植物吸收养殖尾水中的溶解性氮、磷等污染物后用于自身生长,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循环水产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包括弧形筛11、养殖池12和用于养殖藻类植物的培养池13,弧形筛11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12的进水口连通,养殖池12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培养池13的进水口连通,培养池13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弧形筛11的进水口连通,从而实现水体在弧形筛11和培养池13之间的循环。一些示例中,养殖池12的数量设置为串联的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使水体充分循环,培养池1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侧面。进一步地,培养池1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对角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弧形筛11用于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弧形筛11包括进水槽14、筛网15和集污槽16,弧形筛11的排水口设置在筛网15的底部,弧形筛11的进水口设置在进水槽14。进一步地,进水槽14设有曝气管17,曝气管17设置为纳米曝气管17,曝气管17设置在进水槽14的底部。曝气管17可以一方面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同时又可以增强筛网15的过滤效果,有效过滤去除水体中的小颗粒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集污槽16设有排污口18,具体地,排污口18设置在集污槽16的底部,用于排出固体颗粒物。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培养池13中注入海水,培养池13铺设有藻类植物,用于吸收养殖尾水中的溶解性氮、磷等污染物,吸收这些污染物用于藻类植物自身生长。具体地,藻类植物包括海葡萄藻盘,例如长茎葡萄蕨藻,长茎葡萄蕨藻营养丰富、价值昂贵,可增加养殖效益。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筛(11)、养殖池(12)和用于养殖藻类植物的培养池(13),所述弧形筛(11)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培养池(1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培养池(13)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养殖池(12)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养殖池(12)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弧形筛(11)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筛(11)包括进水槽(14)、筛网(15)和集污槽(16),所述弧形筛(11)的排水口设置在所述筛网(15)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槽(14)设有曝气管(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槽(16)设有排污口(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池(13)铺设有藻类植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类植物包括海葡萄藻盘。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水产养殖系统,其包括弧形筛、养殖池和用于养殖藻类植物的培养池,弧形筛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养殖池的进水口连通,养殖池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培养池的进水口连通,培养池的排水口通过管道与弧形筛的进水口连通。水体在弧形筛、养殖池和培养池之间循环,弧形筛用于去除养殖尾水中的固体颗粒,培养池中的藻类植物吸收养殖尾水中的溶解性氮、磷等污染物后用于自身生长,养殖尾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田道贺;张家松;李纯厚;段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6.01
技术公布日:2021.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