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3170发布日期:2021-07-30 18:14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废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涂装生产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摩托车、家电、家具木材及电子等行业中,而涂装废水是指在涂装生产线中经酸洗除锈、脱脂、表调凝化、钝化、电泳及喷漆等工艺后产生的废水。厂家在涂装过程中多需要进行喷漆处理,该过程将使循环水中产生大量漆渣等杂物,这不仅降低了循环水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因此如何将循环水中漆渣等杂物清除,一直是厂家头痛且非常难处理的问题。而目前涂装工序中通常会有较高的喷漆随废水排走,涂装用漆毒性较高,污染较大,直接随废水排掉会严重污染环境。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0731781.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竖流式混凝沉淀及气浮两用池,包括筒体和位于筒体外侧部的混凝池及絮凝池,混凝池上部的溢流口与絮凝池相通;筒体包括沿筒壁内侧上部设置环形的溢流堰,中心筒上部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絮凝池的出口连接相通、下部的溶气口与溶气管连接相通,中心筒上下端面敞开,安装在筒体顶部的搅拌电机与支承在筒体上的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上部安装有刮渣板、底部安装有刮泥板,集泥槽位于刮渣板的下部,集泥槽底部的排泥管伸出筒体,筒体上部的清液出口与出水管连接相通,出水管上还与溶气水管连接相通,溶气水管与溶气泵连接相通。本发明结构紧凑,能解决出水“泡泥”及底部污泥沉积,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泥水分离效果好。

但是,该系统中添加絮凝剂的方式为投加,先投入池内的絮凝剂与污水产生絮体,进而影响后续投加的絮凝剂与污水结合,进而影响絮凝效率,并且会增加絮凝剂的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其通过陶粒过滤层对污水进行过滤,之后污水进入处理池内,动力组件下移通过气浮装置对污水进行气浮,之后动力组件上移,清理组件自下而上过滤杂质,同时若干混合仓依次转动并与储料仓连通,污水进入混合仓将其中的絮凝剂带至处理池内与污水充分混合,进而使得絮凝剂均匀撒在处理池的不同高度,实现了污水气浮混凝的一体化处理,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过滤池、中转池以及处理池,所述过滤池底部设置有陶粒过滤层;所述处理池上方设置有供料装置,还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储料仓、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仓下方的转动仓、控制所述储料仓和所述转动仓连筒的控制组件、驱动所述转动仓运动的动力组件以及引导所述储料仓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

所述转动仓包括依次与所述储料仓连通的若干组混合仓;

投料装置,所述投料装置包括沿所述转动仓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且与所述混合仓依次连通的进水管a与进水管b、对应开设在所述混合仓底部的排水口以及控制该排水口开合的限位组件;以及

气浮装置,所述气浮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转动仓的气体通道、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气体通道出气口处且与所述处理池底部可抵触设置的堵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投料装置外侧的清理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仓的出料口处且可封堵该出料口的挡板、与所述挡板同轴固定的转轴、与所述转轴动力连接的锥形齿组件、通过棘轮组件a与所述锥形齿组件动力连接的齿轮a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组件和所述导向组件上且与所述齿轮a可啮合设置的齿条a。

作为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工作台a以及通过棘轮组件b与所述转动仓动力连接的螺杆驱动组件。

作为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a下方的工作台b、滑动套设在所述螺杆驱动组件外侧且滑动穿设在所述工作台b上的导向筒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筒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b上的两根光轴,所述导向筒与所述光轴均与所述储料仓固定连接。

作为改进,所述混合仓的顶面开设进料槽,其侧面开设有进水槽,所述进料槽与所述进水槽均沿该混合仓转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进料槽与所述出料口可对齐设置,所述进水槽与所述进水管a及所述进水管b可对齐设置;所述进水管b的开口朝上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投料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储料仓固定连接且用于安装在所述进水管a和所述进水管b的围板,该围板紧贴所述转动仓且其可封堵所述进水槽。

作为改进,所述排水口包括若干组沿所述混合仓径向阵列分布的出水孔a。

作为改进,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沿所述混合仓径向滑动设置的挡水板、沿所述挡水板长度方向阵列开设且与所述出水孔a可对齐设置的出水孔b以及沿所述混合仓转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挡水板可抵触设置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设置且其沿所述混合仓转动方向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水管b对应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出气组件包括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转动仓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管道底部的若干组空心管、开设在所述空心管上且轴向水平设置的若干组气孔a、滑动穿设在所述空心管内的移动管、开设在所述移动管上且与所述气孔a可对齐设置的气孔b、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管道的底部且与所述移动管可抵触设置的堵头。

作为改进,所述清理组件包括环绕所述围板设置的安装架、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滤网a、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下方的转动架、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且与所述滤网a可对齐的滤网b、开设在所述转动架上的导向槽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池底部且与所述导向槽的楔形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中转动仓转动上移,随着其转动,混合仓依次与储料仓、进水管a和进水管b连通,混合仓与储料仓连通时进行进料,与进水管a连通时进行絮凝剂的混合,与进水管b连通时限位组件将混合仓底部打开并配合进水管b进行出料,使得絮凝剂均匀撒在处理池的不同高度,进而使得絮凝剂与充分的与污水中絮体接触,进而可实现快速沉淀;

(2)本发明中转动仓转动上移的过程中储料仓进行上移,并且储料仓内的铁粉的量随着储料仓的上移逐步减少,其移动至最高点时与供料装置连通可实现自动加料,提高絮凝剂加载效率;

(3)本发明中储料仓和混合仓均设置为蝶形,二者在上升的过程中对处理池内的污水进行翻动,进而使得处理池内的污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污水产生流动性之后,絮凝剂进入时可使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剂可吸附大量污水中的絮体,提高后续沉淀效果;

(4)本发明中动力组件驱动转动仓和出料仓进入处理池时,池体内通过管道和出气组件进入气体进而对污水进行气浮,并且随着动力组件下移,气泡从下往上运动,进而上方的污水经过多次气浮,可使污水中的油污充分上移,大大提高了气浮的效果;

(5)本发明中动力组件驱动转动仓和出料仓运动至所述处理池底部时,楔形块和导向槽配合驱动转动架进行转动,滤网a和滤网b错位,当动力组件带动转动仓和出料仓上移时,滤网a和滤网b可将气浮过程中产生的油污和杂质去除,可进一步的提高后续混凝效果;

(6)本发明中管道为可伸缩设置,转动仓进行下移时不会转动,出气组件进行气浮作业,管道和出气组件进行转动,空心管拨打污水使得附着在转动仓底部的油污杂质充分上浮;转动仓进行上移时转动出料,此时管道和出气组件不进行转动,出水孔a经过空心管时可有效的防止发生堵塞;

(7)本发明中处理池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通过无害化处理可制作成陶粒,陶粒可应用在过滤池中的陶粒过滤层内,实现“以害治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及污水净化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磁絮凝沉淀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储料仓和转动仓剖视图图一;

图3为储料仓和转动仓剖视图图二;

图4为出气组件爆炸结构图;

图5为齿轮a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驱动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螺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控制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10为控制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转动仓转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图2中c处放大图

图13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14为清理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涂装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侧面设置有供料装置2,还包括:

驱动装置3,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储料仓31、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仓31下方的转动仓33、控制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连筒的控制组件32、驱动所述转动仓33运动的动力组件34以及引导所述储料仓31上下移动的导向组件35;

所述转动仓33包括依次与所述储料仓31连通的若干组混合仓331;

投料装置4,所述投料装置4包括沿所述转动仓33转动方向依次设置且与所述混合仓331依次连通的进水管a41与进水管b42、对应开设在所述混合仓331底部的排水口43以及控制该排水口43开合的限位组件44;以及

气浮装置5,所述气浮装置5包括由贯穿所述动力组件34和所述转动仓33设置且通过外部控制设备进行转动控制的管道51、与所述管道51连通且可随所述转动仓33向下移动的出气组件52以及设置在所述投料装置4外侧的清理组件53,所述出气组件52向下运动时持续向污水内通入气体,该出气组件52向上运动时停止向污水通入气体。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供料装置2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管道51为上下可伸缩设置,控制该管道51进行转动的设备为现有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储料仓31及所述转动仓33均设置为蝶形,所述储料仓31及所述转动仓33二者在上升的过程中对处理池内的污水进行翻动效果明显,进而使得处理池内的污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污水产生流动性之后,絮凝剂进入时可使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絮凝剂可吸附大量污水中的絮体,提高后续沉淀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3、图5以及图8至图10所示,所述控制组件32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储料仓31的出料口311处且可封堵该出料口311的挡板321、与所述挡板321同轴固定的转轴322、与所述转轴322动力连接的锥形齿组件323、通过棘轮组件a320与所述锥形齿组件323动力连接的齿轮a324以及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动力组件34和所述导向组件35上且与所述齿轮a324可啮合设置的齿条a325。

进一步的,如图1、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动力组件34包括工作台a341以及通过棘轮组件b340与所述转动仓33动力连接的螺杆驱动组件3400。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螺杆驱动组件3400包括通过棘轮组件b340与所述转动仓33同轴连接的螺杆342、转动安装在所述工作台a341上且与所述螺杆342螺纹配合的螺母34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a341上的电机344以及传动连接所述螺母343及所述电机344的皮带轮传动组件345。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挡板321设置为半圆形,所述供料装置2对所述储料仓31进行加料之后,其需要和所述转动仓33一起先移动至所述处理池1对的底部,之后再进行上移。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机344驱动所述皮带轮传动组件345进行转动,进而所述皮带轮组件345驱动所述螺母343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342进行转动,所述螺杆342驱动所述转动仓33和所述储料仓31下移,并且在所述棘轮组件b340的作用下,所述螺杆342在驱动所述转动仓33下移的过程中并不驱动所述转动仓33进行转动。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两组所述齿条a325分别位于该齿轮a324移动路径的两侧,与所述动力组件34固定连接的所述齿条a325位于上方,与所述导向组件35固定连接的所述齿条a325位于下方。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棘轮组件b340的作用下,所述储料仓33及所述转动仓22下移时,只有下方的所述齿条a325驱动所述齿轮a324进行转动,此时通过所述锥形齿组件323和所述转轴322驱动所述挡板321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挡板321将所述出料口311打开,此时所述储料仓31内的料可以落入所述转动仓32内;所述储料仓33及所述转动仓22上移时,只有上方的所述齿条a325驱动所述齿轮a324进行转动,此时通过所述锥形齿组件323和所述转轴322驱动所述挡板321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挡板321将所述出料口311关闭,此时所述供料装置2可对所述储料仓31进行加料。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储料仓31内部为倾斜设置,且所述出料口311为最低处。

进一步的,如图8至图10所示,所述导向组件35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台a341下方的工作台b351、滑动套设在所述螺杆驱动组件3400外侧且滑动穿设在所述工作台b351上的导向筒352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筒352两侧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b351上的两根光轴353,所述导向筒352与所述光轴353均与所述储料仓31固定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向筒352位于所述螺杆342的外侧,所述光轴353使的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的上下移动更加的稳定。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混合仓331的顶面开设进料槽3311,其侧面开设有进水槽3312,所述进料槽3311与所述进水槽3312均沿该混合仓331转动方向延伸,并且所述进料槽3311与所述出料口311可对齐设置,所述进水槽3312与所述进水管a41及所述进水管b42可对齐设置;所述进水管b42的开口朝上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储料仓31与所述转动仓33下移至所述处理池1的底部的过程中,所述转动仓33并不转动,若干个所述所述混合仓331内存在通过所述进水管a41或所述进水管b42与外部连通状态,也存在与所述混合仓331与外界隔断状态,与外部连通的所述混合仓331内会流入污水,与外部隔断的所述混合仓331保持空腔状态。

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混合仓331在进水一端时间后处于密封状态,所述进水槽3311与所述混合仓331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所述混合仓331的顶部空间不会被水充满。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进水管a41和所述进水管b42不同时与一个所述混合仓331连通,并且后续进水的所述混合仓331转动至与所述出料口311对齐时,落入所述混合仓331内的絮凝剂不会使得污水溢流至所述储料仓31内。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投加装置4还包括与所述储料仓31固定连接且用于安装在所述进水管a41和所述进水管b42的围板45,该围板45紧贴所述转动仓33且其可封堵所述进水槽3312。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围板45将所述进水槽3312进行封堵,只有当所述进水槽3312与所述进水管a41和所述进水管b42对齐时,所述混合仓331与外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43包括若干组沿所述混合仓331径向阵列分布的出水孔a431。

进一步的,如图11所示,所述限位组件44包括沿所述混合仓331径向滑动设置的挡水板441、沿所述挡水板441长度方向阵列开设且与所述出水孔a431可对齐设置的出水孔b442以及沿所述混合仓331转动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挡水板441可抵触设置的限位块443;所述限位块443固定设置且其沿所述混合仓331转动方向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水管b42对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进水槽3312与所述进水管b42连通时,所述挡水板441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块443抵触,进而驱动所述挡水板441产生移动,进而所述出水孔a431和所述出水孔b442对齐,所述混合仓331底部打开。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11所示,随着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的上移,又由于所述进水管b42的开口向上设置,可带动污水将所述混合仓331内的污水带出,并且所述进水槽3312与所述进水管b42连通的这段时间内,所述混合仓331内的絮凝剂全部被排出。

着重需要说明的是,随着所述转动仓33的不断转动上移,絮凝剂被均匀的撒在所述处理池1内的污水的各个高度,并且所述转动仓33的底部离开污水液面之后仍需要上移并转动若干圈,将所述混合仓331内的污水全部排出。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由于使用时需浸没在污水中,故该设备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清理养护,以保持最佳的撒粉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所述出气组件52包括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转动仓33的下方且固定在所述管道51底部的若干组空心管521、开设在所述空心管521上且轴向水平设置的若干组气孔a522、滑动穿设在所述空心管521内的移动管523、开设在所述移动管523上且与所述气孔a522可对齐设置的气孔b524、上下滑动设置在所述管道51的底部且与所述移动管523可抵触设置的堵头525。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转动仓33下移时,所述气孔a522与所述气孔b524对齐,所述堵头525连通所述移动管523和所述管道51,进而可向污水内持续通入气体;所述转动仓33下移至所述堵头525与所述池体1的底部抵触时,所述堵头525上移驱动所述移动管523移动,进而所述气孔a522与所述气孔b524错位,进而所述出气组件52不会向污水内充入气体。

更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所述转动仓33进行下移时不会转动,所述出气组件52进行气浮作业,所述管道51和所述出气组件52进行转动,所述空心管521拨打污水使得附着在所述转动仓33底部的油污和杂质充分上浮;所述转动仓33进行上移时转动出料,此时所述管道51和所述出气组件52不进行转动,所述出水孔a531经过所述空心管521时可有效的防止发生堵塞。

进一步的,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清理组件53包括环绕所述围板45设置的安装架531、间隔环绕设置在所述安装架531上的滤网a532、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架a531下方的转动架533、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架533上且与所述滤网a532可对齐的滤网b534、开设在所述转动架533上的导向槽535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处理池1底部且与所述导向槽535的楔形块536。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动力组件34驱动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下移时,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处于重合状态,并且所述气体通道51向所述转动仓33下方通气,当所述转动仓33和所述储料仓31移动至底部时,所述楔形块536与所述导向槽535接触,进而所述转动架533转动,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错位,之后所述动力组件34携带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上移时,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可将气浮产生的浮沫刮除。

工作过程

纺织污水通过所述陶粒过滤层101后流入所述中转池100内,之后进入所述处理池1内,所述供料装置2将絮凝剂加载之后至所述储料仓31内,之后所述电机344驱动所述皮带轮传动组件345进行转动,进而所述皮带轮组件345驱动所述螺母343进行转动,进而驱动所述螺杆342进行转动,所述螺杆342驱动所述转动仓33和所述储料仓31下移,并且在所述棘轮组件b340的作用下,所述螺杆342在驱动所述转动仓33下移的过程中并不驱动所述转动仓33进行转动,污水通过所述进水管a41和所述进水管b42内,同时气体通过所述管道51和出气组件52进入污水内进行气浮,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重合,并且所述转动仓33和所述储料仓31向下移动至所述处理池1底部时,下方的所述齿条a325驱动所述齿轮a32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所述锥形齿组件323和所述转轴322驱动所述挡板321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挡板321将所述出料口311打开,同时所述出气组件52停止供气,所述导向槽535与所述楔形块536配合使得所述转动架533转动并驱动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可错位,进而所述然后所述电机344通过所述皮带轮传动组件345带动所述螺母343进行反转,进而带动所述螺杆342进行反转,进而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3上移,并且在所述棘轮组件b340的作用下所述转动仓33进行转动,并且又由于所述棘轮组件a320的作用下,所述齿轮a325进行空转,所述挡板321不产生转动,随着所述转动仓33的转动,絮凝剂通过所述出料口311和所述进料槽3311进入所述混合仓331内,然后所述混合仓331转动至与所述进水管a41连通,污水进入所述混合仓331内将絮凝剂冲散,然后所述混合仓331转动至与所述进水管b42连通,同时所述挡水板441移动至与所述限位块443抵触,进而驱动所述挡水板441产生移动,进而所述出水孔a431和所述出水孔b442对齐,所述混合仓331底部打开,并且所述储料仓31和所述转动仓32上移的过程中污水进入所述混合仓331内将絮凝剂从所述出水孔a431处排出,所述滤网a532和所述滤网b534将气浮杂质进行清理,最后所述转动仓33的底部离开污水液面之后仍需要上移并转动若干圈,将所述混合仓331内的污水全部排出,并且上移的过程中下方的所述齿条a325驱动所述齿轮a324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所述锥形齿组件323和所述转轴322驱动所述挡板321进行转动,使得所述挡板321将所述出料口311关闭,所述供料装置2对所述储料仓31进行加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