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9824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填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填料。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水处理填料多采用碎石、卵石、炉渣、焦渣等,用于上述填料的比表面积小,空隙率低,堵塞严重,且不易清洗,所以逐渐被淘汰,近几年来,相继问世的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和聚酰胺为原料的波形板式、列管式和蜂窝式填料,解决了传统填料的弊端,但由于其结构设计的不尽合理,使用中极易堵塞,需要配以强大的反冲系统,给使用带来不便,此外,寿命短,需要定期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质轻、强度高、耐蚀和大的比表面积及高的空隙率,且不堵塞、不需更换的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由数个大小不同的园形环片套装在一起,其间用与环片材料相同的隔片连接,形成一个多扇形孔的网状圆柱形填料,隔片的数量从内圈向外逐渐增加,使形成的扇形孔的数量逐渐增加,孔的大小逐渐缩小,内环片为圆锥形,且相邻两内环片的锥度方向相反。
环片可设计成2~3个,其中内环片设置1~2个,隔片的数量从内圈向外设置3~1 8个,最内圈的隔片为3~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质轻、坚固、耐蚀,且比表面积大、空隙率高达9 8%,不堵塞,不用更换。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主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附
图1和附图2是本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直径为180mm,高50mm,采用三层环片,其中内环片1和内环片2为圆锥形,且锥度方向相反,隔片3从内层向外依次为3片、9片、18片。
附图3为实施例2,直径为155mm,高50mm,也采用三层环片,两个内环片为圆锥形,且锥度方向相反,隔片数量从内层向外依次为4片、4片、16片。
附图4为实施例3,直径为190mm,高50mm,采用两层环片,内环片为园锥形,并设有4片隔片,外层设有12片隔片。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填料,它是一种带孔隙的圆柱体,其特征在于它由数个图形环片套装,其间用隔片相连,形成数圈扇形孔,环片的数量为2~3个,隔片的数量从内圈向外依次递增,由3~18个不等,所形成的扇形孔数量从内圈向外依次增加,由3~18个不等,内环片为圆锥形,且相邻两内环片的锥度反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环片为3个,从内圈向外隔片依次为3片、9片、18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环片为3个,从内圈向外隔片依次为4片、4片、16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填料,其特征在于环片为2个,隔片依次为4片和12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法处理污水的填料,它由数个圆形环片套装而成,环片之间用与环片材料相同的隔片连接,形成一个多扇形孔的网状的圆柱形,其中,内环片为圆锥形,且相邻环片的锥度方向相反,隔片的数量从填料中部向外逐圈增多,使扇形孔的数量也逐圈增多,以保证理想的比表面积和空隙率,本新型不需安装,长期不用更换,空隙率达98%,不易堵塞,经其处理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可广泛用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
文档编号C02F3/10GK2335962SQ98240240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6日
发明者石园林, 王力强, 文德芳, 柳玉民, 魏焕发 申请人:河北中芬环保工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