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0720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污泥的处理处置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面对的问题之一。现有污泥的处理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污泥集中,然后放入到脱水装置中进行脱水,然后将脱水后的污泥集中燃烧产生能源,或者将污泥进行制备形成生物肥料;因此无论如何处理污泥,都必须进行脱水处理,而现有的脱水处理方式采用2种,一种是自然凉晒,其脱水速度慢,占地面积广,二种是采用压缩式脱水装置,将污泥投入到螺旋压缩脱水装置中进行压缩脱水,其特点是消耗能源大,脱水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一种低消耗、能快速脱水、且脱水率高的系统。
[0004]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包括温室大棚装置,温室大棚装置的四周壁为温室大棚墙体,温室大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墙体上的温室大棚透明罩,在温室大棚装置内的地面上设置有2根平行的导轨,2根导轨上各自安装有滚轮,2个滚轮之间采用耙泥轴连接,耙泥轴的一端连接有耙泥轴驱动电机,滚轮上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耙泥轴上设置有若干下耙齿枝节,下耙齿枝节沿耙泥轴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
[0005]本发明的原理为:利用温室大棚装置的加热原理,将温室大棚装置内的温度提升,同时利用导轨、滚轮、耙泥轴、下耙齿枝节构成翻耙装置,污泥平铺在地面,利用滚轮来回移动带动耙泥轴、下耙齿枝节不断移动,然后利用耙泥轴的转动,带动下耙齿枝节搅动污泥,使得污泥充分接触到热量,从而加速污泥的热蒸发脱水。在整个系统中,本发明只需消耗电机驱动他们移动的能量,无需其他能量供应,而污泥可以接触温室效应的加热效果,达到快速的干燥脱水的效果。以10吨的污泥为例,整个脱水速度可以在5天完成,而消耗的能源仅仅是螺旋压缩脱水装置的20%,而这个污泥的脱水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螺旋压缩脱水装置的脱水率仅仅为70%以下。
[0006]优选的,耙泥轴上设置有若干上耙齿枝节(6),上耙齿枝节(6)沿耙泥轴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所有下耙齿枝节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A,所有上耙齿枝节(6)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B,平面A和平面B以耙泥轴的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设置;且上耙齿枝节(6)与下耙齿枝节进行错位设置。为了进一步的降低能耗,我们增加了上耙齿枝节(6)后,可以改变耙泥轴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式,前面的实施方案中,耙泥轴驱动电机需要不断驱动耙泥轴旋转,以促进下耙齿枝节搅动污泥;而本方案中,只需让耙泥轴驱动电机进行短时间驱动即可,其余时间不驱动耙泥轴旋转,其驱动方式为:滚轮带动下耙齿枝节移动,下耙齿枝节插入到污泥中将污泥划分成多行,带滚轮到达导轨尽头时,耙泥轴驱动电机驱动耙泥轴旋转180度,待错位后的上耙齿枝节翻转到下方,下耙齿枝节插入污泥中,再次将污泥划分成多行,这样来回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犹如采用齿耙晒粮食的操作;上述操作不需要耙泥轴驱动电机长期做功,能源消耗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又不会影响无脱水速度和脱水效果。
[0007]优选的,上耙齿枝节(6)和下耙齿枝节都采用灯间隙间隔设置,即相邻上耙齿枝节
(6)之间的间隙为P,相邻下耙齿枝节之间的间隙为P。
[0008]优选的,最左侧的上耙齿枝节(6)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M,最左侧的下耙齿枝节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N,M大于N,这样就可以形成错位设置。
[0009]优选的,温室大棚透明罩为玻璃透明罩或塑料薄膜透明罩。
[0010]优选的,由于污泥本身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的量不足,因此可以在所述温室大棚装置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发生器。
[0011]该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清洁能源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节电、节煤、环保;整个系统为自动化远程控制,减少了人员。有效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成本。
[0012]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是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创新方法,但它不是以污泥的最终处置为目的,而是通过太阳能干化处理,使干化后的污泥实现资源利用。
[0013]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低消耗、能快速脱水、且脱水率尚O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的侧视示意图。
[0015]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温室大棚墙体;2、温室大棚透明罩;3、导轨;4、滚轮;5、耙泥轴;6、上耙齿枝节;7、下耙齿枝节;8、耙泥轴驱动电机;9、滚轮驱动电机;10、污泥。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17]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包括温室大棚装置,温室大棚装置的四周壁为温室大棚墙体I,温室大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墙体I上的温室大棚透明罩2,在温室大棚装置内的地面上设置有2根平行的导轨3,2根导轨3上各自安装有滚轮4,2个滚轮4之间采用耙泥轴5连接,耙泥轴5的一端连接有耙泥轴驱动电机8,滚轮4上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9,耙泥轴5上设置有若干下耙齿枝节7,下耙齿枝节7沿耙泥轴5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
[0018]本发明的原理为:利用温室大棚装置的加热原理,将温室大棚装置内的温度提升,同时利用导轨3、滚轮4、耙泥轴5、下耙齿枝节7构成翻耙装置,污泥平铺在地面,利用滚轮4来回移动带动耙泥轴5、下耙齿枝节7不断移动,然后利用耙泥轴5的转动,带动下耙齿枝节7搅动污泥,使得污泥充分接触到热量,从而加速污泥的热蒸发脱水。在整个系统中,本发明只需消耗电机驱动他们移动的能量,无需其他能量供应,而污泥可以接触温室效应的加热效果,达到快速的干燥脱水的效果。以10吨的污泥为例,整个脱水速度可以在5天完成,而消耗的能源仅仅是螺旋压缩脱水装置的20%,而这个污泥的脱水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螺旋压缩脱水装置的脱水率仅仅为70%以下。
[0019]优选的,耙泥轴5上设置有若干上耙齿枝节6,上耙齿枝节6沿耙泥轴5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所有下耙齿枝节7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A,所有上耙齿枝节6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B,平面A和平面B以耙泥轴5的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设置;且上耙齿枝节6与下耙齿枝节7进行错位设置。为了进一步的降低能耗,我们增加了上耙齿枝节6后,可以改变耙泥轴驱动电机的驱动方式,前面的实施方案中,耙泥轴驱动电机需要不断驱动耙泥轴5旋转,以促进下耙齿枝节搅动污泥;而本方案中,只需让耙泥轴驱动电机进行短时间驱动即可,其余时间不驱动耙泥轴旋转,其驱动方式为:滚轮带动下耙齿枝节移动,下耙齿枝节插入到污泥中将污泥划分成多行,带滚轮到达导轨尽头时,耙泥轴驱动电机驱动耙泥轴旋转180度,待错位后的上耙齿枝节翻转到下方,下耙齿枝节插入污泥中,再次将污泥划分成多行,这样来回不断重复上述动作,犹如采用齿耙晒粮食的操作;上述操作不需要耙泥轴驱动电机长期做功,能源消耗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又不会影响无脱水速度和脱水效果。
[0020]优选的,上耙齿枝节6和下耙齿枝节7都采用灯间隙间隔设置,即相邻上耙齿枝节6之间的间隙为P,相邻下耙齿枝节7之间的间隙为P。
[0021]优选的,最左侧的上耙齿枝节6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M,最左侧的下耙齿枝节7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N,M大于N,这样就可以形成错位设置。
[0022]优选的,温室大棚透明罩为玻璃透明罩或塑料薄膜透明罩。
[0023]优选的,由于污泥本身在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但是为了避免二氧化碳的量不足,因此可以在所述温室大棚装置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发生器。
[0024]该系统主要利用太阳能清洁能源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节电、节煤、环保;整个系统为自动化远程控制,减少了人员。有效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成本。
[0025]太阳能污泥干化处理是污泥处理工艺的一种创新方法,但它不是以污泥的最终处置为目的,而是通过太阳能干化处理,使干化后的污泥实现资源利用。
[0026]如上所述,则能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主权项】
1.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室大棚装置,温室大棚装置的四周壁为温室大棚墙体(I),温室大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墙体(I)上的温室大棚透明罩(2),在温室大棚装置内的地面上设置有2根平行的导轨(3),2根导轨(3)上各自安装有滚轮(4),2个滚轮(4)之间采用耙泥轴(5 )连接,耙泥轴(5 )的一端连接有耙泥轴驱动电机(8),滚轮(4)上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9),耙泥轴(5)上设置有若干下耙齿枝节(7),下耙齿枝节(7)沿耙泥轴(5)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耙泥轴(5)上设置有若干上耙齿枝节(6),上耙齿枝节(6)沿耙泥轴(5)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所有下耙齿枝节(7)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A,所有上耙齿枝节(6)所在的共有平面为平面B,平面A和平面B以耙泥轴(5)的轴线为对称轴进行对称设置;且上耙齿枝节(6)与下耙齿枝节(7)进行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上耙齿枝节(6 )之间的间隙为P,相邻下耙齿枝节(7 )之间的间隙为P。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最左侧的上耙齿枝节(6)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M,最左侧的下耙齿枝节(7)距离最左侧的滚轮的间隙为N,M大于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温室大棚透明罩为玻璃透明罩或塑料薄膜透明罩。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大棚装置内还安装有二氧化碳发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温室效应大棚污泥干燥系统,包括温室大棚装置,温室大棚装置的四周壁为温室大棚墙体,温室大棚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温室大棚墙体上的温室大棚透明罩,在温室大棚装置内的地面上设置有2根平行的导轨,2根导轨上各自安装有滚轮,2个滚轮之间采用耙泥轴连接,耙泥轴的一端连接有耙泥轴驱动电机,滚轮上安装有滚轮驱动电机,耙泥轴上设置有若干下耙齿枝节,下耙齿枝节沿耙泥轴的轴线呈一字型排列。
【IPC分类】C02F11-12
【公开号】CN104829083
【申请号】CN201510211175
【发明人】魏向廷, 王刚, 张仁友, 张仁明
【申请人】四川和鼎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