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处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282999阅读:来源:国知局
物 8,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55, 聚硅酸铝铁 35, 碳酸氢钠 5。
[0023]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的制备过程如实施例1-1,仅在各个组分的配比上有 所调整。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 6,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60, 聚硅酸铝铁 30, 碳酸氢钠 5。
[0024]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的制备过程如实施例1-1,仅在各个组分的配比上有 所调整。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 4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45 聚硅酸铝铁 40 碳酸氢钠 5。
[0025]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的制备过程如实施例1-1,仅在各个组分的配比上有 所调整。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 2,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30, 聚硅酸铝铁 40, 碳酸氢钠 2。
[0026] 对比例1-6 本对比例中采用了未添加四氧化三铁的第一组分进行对比。
[0027] 各个组分的重量份数如下: 丙稀酰胺低聚物接枝氧化石墨稀 10, 聚丙烯酰胺 65, 聚硅酸铝铁 40, 碳酸氢钠 5。
[0028] (二)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处理原水 1.原水参数卬!1:7.51,浊度(犯'1]):75.6;0)0(11^/1) :58.05;色度:240 倍;温度:室 温。
[0029] 2.实验条件:取5只烧杯分别盛入原水1L,200rpm快速搅拌30s,30s结束后5 只烧杯中分别加入实施例1-1至1-5中所配置的水处理剂200mg,改变转速40rpm,搅拌 15min,慢速搅拌结束后,停止搅拌,液体静置,在烧杯底部放置磁铁,絮凝结束后,取液面下 2cm处水质进行检测。
[0030] 3.实验结果:对应于实施例1-1至1-5中所配置的水处理剂处理的水样,标记为 结果2-1至2-5,对应于对比例1-6,标记为结果2-6,具体参数列表参见表1。
[0031] 表 1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采用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能够实现浊度、COD和色度 整体的去除效率提高,其中,浊度去除率最高达94. 31%,COD的去除率高达96. 72%,色度去 除率高达95. 42%。磁性物质的引入不仅提高了絮凝效率,更是大大降低了絮凝时间小于原 来的11. 1%。
[0032] (三)原水处理工艺的影响 在以下实验中,采用的絮凝池容量均为100立方标准模拟池,控制整体进水速度20立 方/小时,整体出水速度20立方/小时。
[0033] 实施例3-1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实施例1-1中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混合均 匀; B. 初步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初步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采用磁场分离絮凝物; C. 再次絮凝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上层水引入第二絮凝池,在流动过程中加 入如上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在第二絮凝池中进行再次絮凝,采用磁场分离絮凝物; C'回流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下层水回流入混合池; D. 过滤阶段:将步骤C中再次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0034] 步骤A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加入原水的量为200mg/L ;步骤C中环境友好型水 处理剂加入水的量为l〇〇mg/L。
[0035] 实施例3-2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实施例1-1中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混合均 匀; B. 初步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初步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 C. 再次絮凝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上层水引入第二絮凝池,在流动过程中加 入如上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在第二絮凝池中进行再次絮凝,采用磁场分离絮凝物; D. 过滤阶段:将步骤C中再次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0036] 步骤A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加入原水的量为200mg/L ;步骤C中环境友好型水 处理剂加入水的量为l〇〇mg/L。
[0037] 实施例3-3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实施例1-1中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混合均 匀; B. 初步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初步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 C. 再次絮凝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上层水引入第二絮凝池,在流动过程中加 入如上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在第二絮凝池中进行再次絮凝,采用磁场分离絮凝物; C'回流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下层水回流入混合池; D. 过滤阶段:将步骤C中再次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0038] 步骤A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加入原水的量为150mg/L ;步骤C中环境友好型水 处理剂加入水的量为150mg/L。
[0039] 实施例3-4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实施例1-1中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混合均 匀; B. 初步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初步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 C.再次絮凝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上层水引入第二絮凝池,在流动过程中加 入如上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在第二絮凝池中进行再次絮凝,采用磁场分离絮凝物; C'回流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下层水回流入混合池。
[0040] D.过滤阶段:将步骤C中再次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0041] 步骤A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加入原水的量为250mg/L ;步骤C中环境友好型水 处理剂加入水的量为50mg/L。
[0042] 对比例3-5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实施例1-1中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混合均 匀; B. 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絮凝,采用磁场分离絮 凝物; C. 过滤阶段:将步骤B中絮凝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0043] 步骤A中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加入原水的量为300mg/L。
[0044] 实验结果:对应于实施例3-1至3-4、对比例3-5的水处理工艺,处理前后水的具 体参数列表参见表2。
[0045] 表 2
通过上述实验数据可知,(1)相比于一次絮凝沉降工艺,采用二次絮凝沉降工艺能够有 效的提高水处理能力,适当调整初步絮凝和再次絮凝过程中的水处理剂添加量能够实现对 水处理效果的调整,在原水情况复杂的情况下,有利于工艺调整实现效能提高;(2)在同样 工艺步骤下,采用下层水回流技术对原水的浊度、C0D、色度的去除率均有明显提高。
【主权项】
1. 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 2~10,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28~65, 聚硅酸铝铁 20~40, 碳酸氢钠 1~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低聚物/氧 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包括氧化石墨烯2. 5~9wt%、四氧化三铁0. 5~1%和丙烯酰胺 低聚物90~97wt%,所述丙烯酰胺低聚物分子量为5000~20000。3. -种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下步骤: (1) 氧化石墨烯的羧基化 在l~10mg/mL的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氯乙酸,混合反应1~10小时,分 离、洗涤,获得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 (2) 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的制备 将三价铁盐、丙烯酸钠、无水乙酸钠和乙二醇混合物转移至反应釜中,于200°C下反应, 冷却后,经乙醇、去离子水洗涤,即得表面羧基化的四氧化三铁; (3) 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的制备 在DMSO中混合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表面羧基化的四氧化三铁和丙烯酰胺低聚物,加 入EDCI,45°C下回流反应,分离、洗涤,获得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 物; (4) 锌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在丙烯酰胺水溶液中滴加硝酸锌,其中丙烯酰胺和Zn2+摩尔比为100:1~5,升温至 30~65°C ;加入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尿素和EDTA的混合物,其中,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尿 素:EDTA=70:15:10:9 ;反应2~10小时即得不同分子量的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5) 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的制备 在45°C以上将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锌改性聚丙烯酰胺 按比例混合均匀并自然降温至室温,依次加入聚硅酸铝铁、碳酸氢钠,混合均匀即可。4. 一种水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A. 混合阶段:将原水引入混合池,加入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 剂,混合均匀; B. 初步絮凝阶段:将步骤A中混合均匀后的水引入第一絮凝池进行初步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 C. 再次絮凝阶段:将步骤B中初步絮凝后的上层水引入第二絮凝池,在流动过程中加 入如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在第二絮凝池中进行再次絮凝,采用磁 场分离絮凝物; D. 过滤阶段:将步骤C中再次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设备进行过滤。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水处理方法。首先,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剂,包括丙烯酰胺低聚物/氧化石墨烯/四氧化三铁复合物、锌改性聚丙烯酰胺、聚硅酸铝铁、碳酸氢钠;其中,丙烯酰胺低聚物接枝氧化石墨烯由氧化石墨烯的羧基化、羧基化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复合反应三步制备;该水处理剂能够实现磁场辅助的快速絮凝和高效回收,同时,采用锌改性聚丙烯酰胺,有效缩短了聚丙烯酰胺的降解时间,达到了环境友好性的要求。其次,提供了一种水处理方法,包括混合、初步絮凝、再次絮凝和过滤阶段,采用下层水回流步骤实现了水处理剂的高效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IPC分类】C02F1/52, C02F1/56, C02F1/54
【公开号】CN105000645
【申请号】CN201510441877
【发明人】李宏亮
【申请人】李宏亮
【公开日】2015年10月28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