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针清洗方法、样本针清洗装置、样本分析仪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338090阅读:来源:国知局
049] S03 :清洗样本针内壁第一预设时间后,通过清洗池上的喷液孔向样本针的外壁喷 射清洗液以清洗样本针的外壁:
[0050] 对于第一预设时间的具体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 限定。优选地,第一预设时间为I. 0-2.Os。
[0051]向样本针外壁喷射清洗液,存在多种方式,可采用输送管进行喷射,也可选择喷射 孔结构进行喷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喷射清 洗液,优先选择通过清洗池上喷液孔向样本针的外壁喷射清洗液。具体地,可通过输送管将 清洗液输至喷液孔,也可通过通道结构将清洗液输送至喷液孔。
[0052]通常样本针自其针口向上4_6mm的一段较易沾有样本液,为了提高清洗效率,上 述样本针清洗方法中,喷液孔的中心线高于样本针的针口。这样,喷液孔喷射出的清洗液还 可自上而下清洗样本针外壁,提高了清洗效率,也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率。优选地,喷液孔 的中心线距样本针的针口之间的距离为2-3mm。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清洗液的利用率。
[0053]采用清洗池上的喷液孔向样本针的外壁喷射清洗液时,为了提高清洗效率,优先 选择喷液孔的数目至少为两个,且沿清洗池的环向均匀分布。
[0054]具体地,若清洗池为方形,可选择喷液孔的数目为四个,四个喷液孔分别设置在清 洗池的四个侧板上;若清洗池为圆形,则可选择喷液孔的数目为两个、三个、四个等,喷液孔 沿清洗池的环向(周向)均匀分布。
[0055] S04 :同时清洗样本针的外壁和内壁第二预设时间后,停止清洗样本针的内壁和外 壁:
[0056]可以理解的是,整个样本针清洗方法中,样本针内壁的清洗时间为第一预设时间 和第二预设时间之和,样本针外壁的清洗时间为第二预设时间。
[0057]对于第二预设时间的具体值,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优选地,第二预设时间 为 3. 0-4.Os。
[0058] S05 :将样本针移出清洗池:
[0059]清洗完样本针,即样本针的清洗满足要求后,需要将样本针移出清洗池,以进行后 续动作。对于样本针的移出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006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先清洗样本针内壁第一预设时间,再同时 清洗样本针的内壁和外壁第二预设时间,最后同时停止清洗样本针的内壁和外壁,则清洗 样本针内壁的时间大于清洗样本针外壁的时间,而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中样本针内壁的 清洗时间小于样本针外壁的清洗时间,由于目前样本针带有液位探测功能,主要是样本针 内壁携带样本液,那么在清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 洗样本针内壁的时间长于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内壁的时间,则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较好,相应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 洗样本针所需的清洗时间较短,从而有效提高了样本针的清洗效率。
[0061]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和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同种样 本针,清洗效果如下表所示:
[0062]
[0063]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即为【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样本针清洗方 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和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相同的样本 针,经过相同的清洗时间后,获得样本针的携带污染率。以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 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一组为例,样本针加完高浓度样本后,第一次向样本针加入零 浓度样本,零浓度样本经过样本针后的浓度值为〇.01liu/ml,第二次向样本针加入零浓 度样本,零浓度样本经过样本针后的浓度值为〇. 01IU/ml,第三次向样本针加入零浓度样 本,零浓度样本经过样本针后的浓度值为〇. 〇〇5IU/ml,清洗完后,样本针的携带污染率为 0. 03ppm〇
[0064] 对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一组的携带污染 率和采用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一组的携带污染率,则〇. 03〈0. 115 ;对比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二组的携带污染率和采用现有 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二组的携带污染率,则〇. 03〈0. 065 ;对比采用本发明实 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三组的携带污染率和采用现有的样本针清洗 方法清洗样本针的第三组的携带污染率,则0. 02〈0. 06。
[0065]由上表中的携带污染率数据可以看出,在三组对比试验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 样本针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均较好于现有的样本针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则本发明实施例 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清洗效率。
[0066] 优选地,上述样本针清洗方法中,步骤SOl之前还包括步骤:将样本针平移至清洗 位;步骤S05之后还包括步骤:将样本针平移出清洗位。这样,通过平移的方式将样本针移 至清洗位以及移出清洗位,保证了样本针的稳定运行,提高了可靠性。
[0067]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能够使用上 述样本针清洗方法的样本针清洗装置。
[0068] 如图2-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装置,包括:基座1,和设于基座1 上的清洗器3。该清洗器3具有:均位于其内部的清洗池34和输送通道,与清洗池34连通 的插入孔,与输送通道连通的进液孔37,与清洗池34连通且位于清洗池34底端的出液孔 33 ;上述输送通道包括:与进液孔37连通的主通道35,与主通道35连通的喷液孔36 ;主通 道35呈环形分布于清洗池34的外围;喷液孔36与清洗池34连通,且喷液孔36的中心线 与清洗池34的中心线相交。
[0069] 可以理解的是,插入孔供样本针4插入和移出清洗池34,进液孔37供清洗液流入 清洗器2,出液孔34供清洗液流出清洗器2。输送通道通过喷液孔36与清洗池34连通。清 洗池34的中心线,是指沿清洗池深度方向延伸的中心线。若清洗池34呈圆柱形,则喷液口 36沿清洗池34的径向延伸。
[007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装置的清洗原理为:将样本针4自插入孔插入清 洗池34内,向样本针4内输入清洗液,清洗液流经样本针4进入清洗池34并由出液孔33 排出,实现对样本针4的内壁的清洗;向进液孔37输入清洗液,清洗液流入输送通道并经喷 液孔36喷射在位于清洗池34内的样本针4的外壁上,实现对样本针4的外壁的清洗。
[007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装置,设置依次连通的进液孔37、输送通道和清 洗池34,则实现了采用清洗液单独清洗样本针4的外壁,流经样本针4的内壁的清洗液和冲 洗样本针4的外壁的清洗液均自出液孔33排出清洗池34,由于出液孔33位于清洗池34底 端,则能够避免样本针4浸泡于清洗样本针4的内壁的清洗液中。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的样本针清洗装置,能够实现样本针4的内壁和外壁单独清洗,则能够实现先清洗样本针4 的内壁,再同时清洗样本针4的内壁和外壁,最后同时停止清洗样本针4的内壁和外壁,从 而能够提高样本针4的清洗效率。
[0072] 同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样本针清洗装置,输送通道的主通道35呈环形分布于 清洗池34的外围,方便了设置喷液孔36,也简化了整个清洗器3的内部结构;由于喷液孔 36的中心线与清洗池34的中心线相交,则便于自喷液孔36喷出的清洗液清洗样本针4的 外壁,有利于提高样本针4的清洗效率。
[0073]上述样本针清洗装置中,为了便于清洗样本针外壁,优先选择插入孔的中心线与 清洗池34的中心线共线。
[0074]为了进一步提高清洗效率,优先选择喷液孔36至少为两个,且喷液孔36沿清洗池 34的环向均匀分布。这样,可是清洗液较为均匀地喷射在样本针4的周向外壁上,从而能够 较快的完成清洗。理论上,喷液孔36的数目越多,清洗效率越高,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 根据清洗池34的大小以及喷射参数等进行设计。优选地,喷液孔36为四个,即相邻两个喷 液孔36之间的夹角为90°。当然,也可选择喷液孔36为三个、五个、六个等,并不局限于上 述数值。
[0075] 优选地,上述样本针清洗装置中,主通道35呈圆环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