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72341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水淡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
1、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以经活化处理的长纤维束替代色谱柱,利用毛吸现象将海水吸入柔性纤维束分离管,经过足够长的分离路径后,海水中的盐分被吸附在分离管内,实现海水中的盐、水分离,而获得一定量的淡水。所以本发明属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领域。
2、
【背景技术】
[0002]海水淡化是液相分离技术,现有常用技术有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电解法、蒸馏法、萃取法等等。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原理是利用色谱柱中的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组分之间物理的或化学的相互作用,使不同的组分按照不同的速度在色谱柱内流动,经过足够长的路径后,流动速度高的组分会比流动速度低的组分领先从色谱柱末端流出,从而实现分离。通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用于有机物分离。利用纤维束的毛吸现象,可以使海水沿着纤维束缓慢移动,利用经活化处理的长纤维束的強极性可以阻滞、减慢海水中的盐类组分移动速度,经过足够长的纤维束路径后,因为水分的极性小于盐类组分将优先到达纤维束末端出口,从而获得一定量的淡水。
3、

【发明内容】

[0003]利用纤维束毛吸现象作为流动相海水移动动力,使用足够长的轻质柔性塑料导管填装经活化处理的强极性长纤维束作为海水中的盐、水分离色谱柱,实施海水淡化。虽然这种方法速度缓慢而且淡水产量有限,但是如果集成一定量的纤维束色谱柱,其淡水产量也很可观。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能源、且制作的装备结构简单、成本低、可浮在水面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制作个人海上救生装备。例如,救尘衣、救生圈等。这种海上救尘用具既能使遭遇海难者漂浮在海面,又能够供应一定量的维持生命的淡水等待救援。
4、
【附图说明】
[0004]附图1为海水淡化纤维束分离管(3)色谱柱结构图。将经活化处理的强极性长纤维束(2)按照塑料导管(I)内腔延伸方向填装构成具有色谱柱功能的纤维束分离管(3)。
[0005]附图2为采用纤维束分离管(3)制作的海上救生圈(4)截面图。将数条纤维束分离管(3)卷绕成圆环形状,然后用轻质塑料封装为救生圈(4)。
[0006]附图3为救生圈(4)俯视图。这是由两条纤维束分离管(3)卷绕制成的救生圈
(4),其表面有纤维束分离管(3)海水进入口塞子(5)和淡水出口塞子¢),拔出海水进入口塞子(5)或淡水出口塞子¢)时,可牵出救生圈(4)内部纤维束分离管(3)首端的海水进口(7)或纤维束分离管(3)末端的淡水出口(8)。海水进入口塞子(5)和淡水出口塞子
(6)均装有彩色拉环(9)。
5、【具体实施方式】
[0007]将经梳理的直径约2厘米的优质长纤维棉花条浸入稀盐酸溶液中煮数小时,再浸入稀烧碱溶液中煮数小时,进行脱脂并活化后,制成极性长纤维束(2)。用注塑机将极性长纤维束(2)封装成长约20米直径约I厘米的塑料导管(I)内,制成纤维束分离管(3)。根据救生圈(4)的设计型号要求确定填装纤维束分离管(3)的数量,同时在每条纤维束分离管(3)首端安装海水进入口塞子(5),在末端安装淡水出口塞子出)。然后,将它们卷绕成一个圆环,再用轻质塑料将此圆环封装为救生圈(4)。每条纤维束分离管(3)的海水进入口塞子(5)和淡水出口塞子(6)必须用相同的专用颜色标志,以区别于其他纤维束分离管
(3),便于单独使用该条纤维束分离管(3)实施海水淡化。
[0008]使用救生圈(4)时,首先拔出一条纤维束分离管(3)的海水进入口塞子(5),然后将海水进口(7)插入海水中,数小时后,将同一颜色的淡水出口塞子(6)拔出,拉出淡水出口(8)放入口中吸出淡水,或使用配套的抽水器将淡水抽出。当出水有咸味出现时,可开启使用第二条纤维束分离管(3)继续实施海水淡化。
【主权项】
1.《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以经活化处理的长纤维束替代色谱柱,制成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柔性纤维束分离管利用毛吸现象将海水吸入,海水沿着纤维束向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末端移动,纤维束的強极性可以阻滞、减慢海水中的盐类组分移动速度,经过足够长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路径后,极性小于盐类组分的水分将领先到达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末端出口,从而获得一定量的淡水,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海水淡化装置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独有技术特征是将经活化处理的强极性长纤维束(2)按照柔性塑料导管(I)内腔延伸方向填装构成具有色谱柱功能可用于海水淡化的纤维束分离管(3)。2.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海水淡化装置,其技术特征是将数条长度在10米以上的纤维束分离管(3)卷绕成设计的救生用具(4)形状,然后用轻质塑料封装为救生用具⑷。3.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3),其技术特征是每条纤维束分离管(3)的海水进入口塞子(5)和淡水出口塞子(6)及拉环(9)有各自专用标志颜色,以区别于其他纤维束分离管(3)。4.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海水淡化装置,其技术特征是使用救生用具(4)时,首先拔出其中一条纤维束分离管(3)的海水进入口塞子(5),然后将海水进口(7)插入海水中,数小时后,将同一颜色的淡水出口塞子(6)拔出,拉出淡水出口(8)放入口中吸出淡水,或使用配套的人工抽水器将淡水抽出。5.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海水淡化装置,其技术特征是利用纤维束分离管(3)制作的救生用具(4)包括但不限于救生圈、救生衣。6.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海水淡化装置,其技术特征是集漂浮和海水淡化两項功能为一体的海上救生用具(4)。7.根据权项I所述的柔性纤维束分离管(3),其技术特征是利用毛吸现象构成的海水淡化技术(3)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棉花纤维束(2)。
【专利摘要】《一种海水淡化装置》属于液相色谱分离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采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以经活化处理的长纤维束替代色谱柱,制成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柔性纤维束分离管利用毛吸现象将海水吸入,海水沿着纤维束向分离管末端移动。纤维束的强极性可以阻滞、减慢海水中的盐类组分移动速度,经过足够长的路径后,极性小于盐类组分的水分将领先到达柔性纤维束分离管末端出口,从而获得一定量的淡水。该技术方案不需要能源、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并可浮在水面上。因此,特别适用于制造个人海上救生装备。例如,救生衣、救生圈等。这种海上救生装备既能使海难者漂浮在海面,又能够供应一定量的淡水维持生命,增加生存机会。
【IPC分类】C02F1/28
【公开号】CN105110404
【申请号】CN201510460256
【发明人】刘南林
【申请人】刘南林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