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3480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污泥处理的方法中,干化焚烧是优选的方法之一,可以迅速和最大限度地实现减量化,既解决了污泥的出路又回收了污泥中的能源,且不必考虑病原菌的灭活处理的方法。在焚烧过程中,有毒污染物被高温处理和氧化,灰烬中的重金属活性大大降低。因此,污泥的干化焚烧对实现污泥的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
[0003]污泥干化的主要能耗在热能,污泥的含水率一般为80%左右,传统的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工艺通常在200-700°C高温下采用干化设备对污泥进行干化,使污泥从80%的含水率干化至25%左右,所需的热能消耗十分巨大,热能的费用通常占污泥处理总费用的80%以上。另一方面,火电厂、热电厂等锅炉排放的烟气通常在150°C左右,烟气余热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降低锅炉效率,而且对环境产生热污染。因此,将烟气余热重新利用起来,用于污泥的脱水干化,将大大降低污泥的干化成本。
[0004]公开号为CN1884160A的专利公开了利用燃煤电厂烟气直接干化污泥的系统,该系统能将烟气的余热有效利用起来,但是烟气与污泥直接接触,易使烟气和污泥交叉污染。公开号为CN102285748A的专利公开了烟气间接干燥污泥的装置,但由于利用导热油二次换热,将大大降低换热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解决了污泥处理过程中的热能损耗及臭气污染问题,还能够降低污泥处理的成本。
[0006]为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包括封闭的干燥室、气体收集装置、燃烧炉和烟囱,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干化平台,干化平台底部设有相贴合的热源腔,热源腔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管式通风结构,其一端与干燥室连通,另一端再连通燃烧炉,燃烧炉的气体出口连通上述热源腔的热源入口,热源腔的热源出口连通烟囱。将污泥干化过程中的气体循环利用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烟气,污泥与烟气间接换热,有效降低了污泥与烟气的双重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
[0008]所述干燥室还包括有设置在干化平台上可往复滚压污泥的往复式给料摊收装置。
[0009]进一步,还包括有设置在气体收集装置与燃烧炉之间的除湿装置。
[0010]进一步,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还包括有设置于燃烧炉的气体出口和热源腔的热源入口之间的除尘装置。
[0011]进一步,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还包括有设置于热源腔的热源出口与烟囱之间的脱硫脱硝装置。
[0012]在干化过程中,设有除臭除湿等净化装置,并将除湿以后的臭气直接通往锅炉高温裂解,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不影响周边环境。
[0013]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污泥经本装置干化后,其含水率可以由80%降至25%左右,具有很好的干化效率。干化后的污泥可与燃煤混合掺烧,实现污泥的燃料化利用。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使用原理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干燥室1、干化平台2、往复式给料摊收装置3、热源腔4、气体收集装置5、除湿装置6、燃烧炉7、除尘装置8、脱硫脱硝装置9、烟囱10、干化污泥储料仓11、污泥摊晾棚12、热源入口 41和热源出口 4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的实施例,该
[0020]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包括封闭的干燥室1、气体收集装置5、燃烧炉7和烟囱10,所述干燥室内I设有干化平台2,干化平台2底部设有想贴合的热源腔4,热源腔4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收集装置5为管式通风结构,其一端与干燥室连通,另一端再连通燃烧炉7,燃烧炉7的气体出口连通上述热源腔4的热源入口 41,热源腔4的热源出口 42连通烟囱10。
[0021 ] 所述气体收集装置5采用多个引风机设置于管道内的结构。
[0022]所述燃烧炉7采用燃煤式高温裂解炉。
[0023]所述干燥室I还包括有设置在干化平台2上可往复滚压污泥的往复式给料摊收装置3。
[0024]干燥室I内还设置有干化污泥储料仓11和污泥摊晾棚12,前者用以补充干化平台2的待干化污泥,后者用以将污泥摊成片状。
[0025]进一步,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还包括有设置在气体收集装置5与燃烧炉7之间的除湿装置6,为了增加除湿装置6与燃烧炉7之间的气体流通性,在这两者之间还增设有引风机。
[0026]进一步,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还包括其设置于燃烧炉7的气体出口和热源腔4的热源入口 41之间的除尘装置8,。
[0027]进一步,污泥脱水干化装置还包括有设置于热源腔4的热源出口 42与烟囱10之间的脱硫脱硝装置9。
[0028]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使用原理示意图。上述污泥脱水干化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0029]步骤一:对污泥进行机械压滤脱水及摊晾;
[0030]步骤二:将污泥平铺于干燥室内的干化平台2上,利用设置于干化平台2底部的热源腔4中的热量对污泥进行加热干化处理;
[0031]步骤三:待污泥干化至含水率低于25%后,将干化的污泥仓储与干燥室内。
[0032]由气体收集装置5收集由步骤一至步骤三所产生的气体,将气体通入燃烧炉7中令气体高温裂解,并且令燃烧炉7的烟气经过热源腔4,作为干化污泥的热源被被重新利用,最后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到大气中。
[0033]一般污泥的含水率为80%左右,上述步骤中步骤一将污泥进行机械压滤后污泥中的含水率可下降到50%左右;再经过后,含水率可再下降5% -10%。
[0034]其次,所述污泥平铺在干化平台2上的厚度为5-lOcm,平铺厚度过高不利于污泥脱水。然后通过温度为120°C ±20°C的热源对污泥干化,即可将污泥中的含水率降低至25%。
[0035]由于步骤一至步骤三所产生的气体中含有大量水份,故所述收集到的气体在通入燃烧炉7前先要经过除湿处理。
[0036]然后,烟气从燃烧炉7进入热源腔4前需先进行除尘处理。
[0037]最后,所述烟气的净化处理为脱硫脱硝处理,一般需要烟气的温度下降到90°C以下后才能进行脱硫脱硝处理。
[0038]本实用新型在污泥干化过程产生的气体中常包括复杂的有机污染物,用燃烧炉加热可起到高温裂解气体中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其次,收集到的废气经高温加热的同时也可被循环利用作为干化污泥的热源。本方法实现了有效的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的产生,使污泥得到高效处理。利用本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处理得到的干化污泥,尤其适用于与燃煤混合掺烧,燃料化再利用。
[0039]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主权项】
1.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包括封闭的干燥室、气体收集装置、燃烧炉和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干化平台,干化平台底部设有相贴合的热源腔,热源腔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管式通风结构,其一端与干燥室连通,另一端再连通燃烧炉,燃烧炉的气体出口连通上述热源腔的热源入口,热源腔的热源出口连通烟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化平台上设有可往复滚压污泥的往复式给料摊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在气体收集装置与燃烧炉之间的除湿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燃烧炉的气体出口和热源腔的热源入口之间的除尘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设置于热源腔的热源出口与烟囱之间的脱硫脱硝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的一种污泥脱水干化装置,包括封闭的干燥室、气体收集装置、燃烧炉和烟囱,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干化平台,干化平台底部设有相贴合的热源腔,热源腔内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体收集装置为管式通风结构,其一端与干燥室连通,另一端再连通燃烧炉,燃烧炉的气体出口连通上述热源腔的热源入口,热源腔的热源出口连通烟囱。本实用新型利用高温气体作为污泥干化的热源烟气,污泥与烟气间接换热,有效降低了污泥与烟气的双重污染,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环保,污泥经本装置干化后,其含水率可以由80%降至25%左右,具有很好的干化效率。干化后的污泥可与燃煤混合掺烧,实现污泥的燃料化利用。
【IPC分类】C02F11-12
【公开号】CN204342637
【申请号】CN201420824374
【发明人】尹华, 郭华芳, 李家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