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46220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o-mbbr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a3/o-mbbr-体化污水处理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各类污水/废水 的排放量大幅增加,严重威胁水体环境,已成为国内外环保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十二五" 以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政策,其重心由工业、城市污染治理逐步转向 村镇环境综合治理转移,村镇污水处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环保问题。结合我国农村生活污 水生产分布分散、地形复杂、管网覆盖不完善,水量不稳定等特点,因而不适合采用传统污 水处理厂的集中式处理,而具有灵活、简便和高效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应运而生。现有的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所采用的常规处理技术己趋于成熟,对控制村镇水环境污染起到积极 的作用,但对氮、磷等营养物去除率仍较低,使得湖泊、水库等水体日趋恶化,水体富营养化 问题仍相当突出。此外,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还存在占地面积大及能耗高的不足。
[0003] 移动床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MovingBedBiofilmReactor,简称MBBR)是通过向 污水处理装置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污水处理装置中的生物量及生物种类,从 而提高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虽然MBBR具有容积负荷高、耐冲击性强等特点,但是这 种工艺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不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富营养化"问题,只能延缓水 污染趋势。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加剧,出水总氮和总磷浓度需维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因 而迫切需要一种易操作、效果好、低成本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占地面积大,能耗高且对氮、磷处理 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对氮、磷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的a3/o-mbbr-体化 污水处理装置。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a3/o-mbbr-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预脱硝池、厌氧池、缺氧池、 好氧池、沉淀池和清水池;所述好氧池中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沉淀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 污泥回流机构;所述好氧池与缺氧池之间设有硝化液回流机构;所述厌氧池与预脱硝池之 间设有厌氧液回流机构。
[0007] 优选的,所述缺氧池包括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所述硝化液回流机构设在好 氧池与第二缺氧池之间。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缺氧池与厌氧池之间设有缺氧液回流机构。
[0009] 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池体,所述沉淀池池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进水口,沉淀池 池体的第二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沉淀池池体内还设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 挡板和第二挡板的顶部高于沉淀池池体的最高液面位,第一挡板的底部低于第二挡板的底 部;所述第一挡板与相向的第一池壁之间的区域为进水区,所述第二挡板与相向的第二池 壁之间的区域为出水区,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区域为沉淀区,进水区、沉淀区、出水 区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方相互连通。
[0010] 所述第二挡板的底部位于出水口的下方,且第二挡板的底部与沉淀池池体的最高 液面位的距离为15-30cm。
[0011] 所述沉淀池池体的底部设有锥形污泥斗。优选的,所述沉淀池池体的底部设有两 个锥形污泥斗。
[0012] 所述进水区内设有一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管壁上设有出水孔;穿过进水口设置 一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布水管连通。
[0013] 所述出水口处设有一出水堰。
[0014] 所述进水区的容积为沉淀池池体总容积的5-10%。
[0015] 所述出水区的容积为沉淀池池体总容积的1-3%。
[0016] 所述污泥回流机构的污泥进口与锥形污泥斗的底部连接。
[0017] 所述好氧池中悬浮填料的填充比为0. 25-0. 5。
[0018] 所述悬浮填料为聚乙烯填料或海绵填料或改性生物填料。
[0019] 应用上述A3/〇-MBBR-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污水时,使污水依次流经预脱硝池、 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进行处理;所述厌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预脱硝池中; 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缺氧池中;所述沉淀池中沉淀出来的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 池中,经沉淀池沉淀的污水则进入清水池中;所述好氧池中填充有悬浮填料。
[0020] 所述缺氧池包括第一缺氧池和第二缺氧池,所述好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第二 缺氧池中。
[0021] 所述第一缺氧池中的部分污水回流至厌氧池中。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污泥回流机构、 硝化液回流机构和厌氧液回流机构,以及在好氧池中填充悬浮填料,使得一体化污水处理 装置对污水中氮、磷的处理效果好,处理效率高,且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此外,本实用新 型通过优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中的沉淀池结构,提高了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好,并可显著 减少污泥上浮现象和出水悬浮物的含量。
[0023] 污水中的氮类污染物(主要是氨氮)在好氧池中经过硝化作用转化为硝态氮,而 硝化作用只是转化了氮的形态,还未真正除去污水中的氮,因而需要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 态氮转化为氮气,保证出水中的总氮达标,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好氧池中的硝态氮回流到第 二缺氧池中进行缺氧反硝化作用,以及通过第一缺氧池的反硝化除磷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 氮气除去。
[0024] 污水中的磷主要通过反硝化聚磷菌的作用除去,反硝化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能超 量地将污水中的磷吸入体内,使体内的磷含量超过一般细菌体内的磷含量的数倍,本实用 新型中的反硝化聚磷菌主要通过将第一缺氧池中的液体回流至厌氧池中形成厌氧/缺氧 交替运行的环境驯化得出,反硝化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放磷,同时吸收污水中大量的有机 物并储存在体内,进入缺氧环境后,以NCV为电子受体,以体内储存的碳源物质作为电子供 体,反硝化聚磷菌同时完成反硝化脱氮和超量磷的吸收,硝态盐(主要是硝酸盐)转化为氮 气逸出水体,而磷酸盐则被反硝化聚磷菌过量吸收并以污泥的形式排出装置外,从而达到 除磷脱氮的目的。
[0025] 通过在沉淀池池体内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而将沉淀池分成进水区、沉淀区和 出水区,污水从沉淀池的进水口进入沉淀池后,污水在进水区由上而下运动并在第一挡板 的下方流入沉淀区,然后再经第二挡板的下方流入出水区,污水在沉淀区内斜向第二挡板 的底部向上运动,污水中的大部分颗粒物因重力作用而下沉,污水流入出水区后向上运动, 污水中残留的颗粒物进一步沉淀,从而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果,降低沉淀池的出水悬浮物 浓度。同时,设置第二挡板的顶部高于沉淀池的最高液面位,可阻挡液面上可能存在的浮 泥流入出水区,保障沉淀池的处理效果。设置第二挡板的底部与出水口相距15-30cm,既可 防止液面波动时部分浮泥由液面下方进入出水区,又可使第一挡板底部与第二挡板底部有 尽量大的高度差,增大污水向上运动的距离,提高沉淀效果。在沉淀池的底部设置锥形污 泥斗,可使沉淀出来的污泥更集中且更易于从锥形污泥斗的底部排出,减少沉积污泥的死 角。在沉淀池底部设置两个锥形污泥斗,可使在相同大小的空间内锥形污泥斗的锥形面更 倾斜,更易于将污泥排出,减少积泥的产生。污水经过布水管再流入进水区,可使污水以面 的形式流入进水区内,提高污水沉淀效果。
[0026]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A3/0工艺与MBBR结合,引进反硝化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提高了 MBBR去除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