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55271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卤水净化中的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合于卤水的预处理
目.0
【背景技术】
[0002]山东渤海沿岸底下贮存着丰富的卤水,卤水中含有多种有用的化工原料。因此,如何将卤水很好地开发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是每个盐化厂的共同目的。
[0003]在卤水开发提炼化工原料的过程中,现有的工艺为:预处理一膜处理一深加工。现有工艺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常规的用砂滤方法预处理达不到进入膜系统的水质要求,致使膜系统超压运行(压差在0.07mpa左右)。由于污堵严重,清洗频繁,影响了膜系统的产水量及膜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运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污堵问题,提高膜系统产水量的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
[0006]具有卤水进入后依次通过的混凝机构和聚凝机构,
[0007]所述混凝机构具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连接混凝机构内混合器的进水管,混合器的底部设有布水口,
[0008]所述聚凝机构具有垂直贯穿聚凝机构的落水管,落水管的上部设有高位配水器,落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布水装置,聚凝机构中部上方设有第一斜管区,第一斜管区下方设有第二斜管区,第二斜管区内的斜管与第一斜管区内的斜管方向相反。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下方开设有加药口 I,所述第一斜管区上方设有加药口 II。
[0010]进一步地,所述混凝机构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I,混凝机构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 ;所述聚凝机构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II,聚凝机构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I。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聚凝机构的溢流口 II上方设有水堰槽。
[0012]进一步地,该卤水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絮凝原理设计本装置,将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色度沉降下来,使出水彡10mg/L,达到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或无阀滤池的要求,最终使得进入膜系统的卤水水质浊度< 1NTU,解决污堵问题,提高膜系统产水量。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中:1.混凝机构,2.聚凝机构,3.进水口,4.加药口 I,5.混合器,6.进水管,7.布水口,8.排污口 I,9.溢流口 I,10.落水管,11.高位配水器,12.布水装置,13.第一斜管区,14.加药口 II,15.第二斜管区,16.排污口 II,17.溢流口 II,18.水堰槽,19.排泥
□ O
【具体实施方式】
[001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0019]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具有卤水进入后依次通过的混凝机构I和聚凝机构2,混凝机构I具有进水口 3,进水口 3下方开设有加药口 I 4,进水口 3上设有连接混凝机构内混合器5的进水管6,混合器5的底部设有布水口 7,混凝机构I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I 8,混凝机构I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 9 ;聚凝机构2具有垂直贯穿聚凝机构2的落水管10,落水管10的上部设有高位配水器11,落水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布水装置12,聚凝机构2中部上方设有第一斜管区13,第一斜管区13上方设有加药口 II 14,第一斜管区13下方设有第二斜管区15,第二斜管区15内的斜管与第一斜管区13内的斜管方向相反,聚凝机构2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 II 16,聚凝机构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I 17,聚凝机构2的溢流口 II 17上方设有水堰槽18。该卤水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口 19。
[0020]工作原理:
[0021]如图1所示,卤水经进水管6进入混合器5,通过布水口 7进入混凝机构1,同时,向加药口 I 4投加药剂,卤水发生混凝反应,混凝物部分沉降,混凝物混合液通过溢流口 I 9进入聚凝机构2 ;进入聚凝机构2的混合液经高位配水器11配水后进入落水管10,到达底部布水装置12,布水装置12将混合液向上喷射,进入第二斜管区15后进入第一斜管区13,同时,向加药口 II 14投加药剂,混合液发生聚凝反应,且混合液在斜管内不停撞击,使得聚凝物沉淀,清液向上升,最后清液进入水堰槽18,由溢流口 II 17流出。
[0022]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处理水量的大小设计混凝、聚凝装置的体积,根据混凝、聚凝的反应速度,设计药剂的最佳投加量;相关工作人员可根据直观的反应情况,调节进水量和投加药剂的浓度,达到上部齒水清澈后溢流进入精滤装置或落水池;根据直观的混凝物沉淀,对混凝机构I进行排污,根据直观的聚凝物沉淀,对聚凝机构2进行排污,定期对该卤水预处理装置进行排泥。
[0023]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卤水进入后依次通过的混凝机构(I)和聚凝机构(2), 所述混凝机构(I)具有进水口(3),进水口(3)上设有连接混凝机构(2)内混合器(5)的进水管出),混合器(5)的底部设有布水口(7), 所述聚凝机构(2)具有垂直贯穿聚凝机构(2)的落水管(10),落水管(10)的上部设有高位配水器(11),落水管(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布水装置(12),聚凝机构(2)中部上方设有第一斜管区(13),第一斜管区(13)下方设有第二斜管区(15),第二斜管区(15)内的斜管与第一斜管区(13)内的斜管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下方开设有加药口 I (4),所述第一斜管区(13)上方设有加药口 II (14) 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机构(I)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I (8),混凝机构(I)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 (9);所述聚凝机构(2)的底部设有排污口 II (16),聚凝机构(2)的上部设有溢流口 II (1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凝机构(2)的溢流口 II (17)上方设有水堰槽(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卤水预处理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口(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卤水净化中的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卤水预处理装置,具有卤水进入后依次通过的混凝机构和聚凝机构,所述混凝机构具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连接混凝机构内混合器的进水管,所述聚凝机构具有垂直贯穿聚凝机构的落水管,聚凝机构中部上方设有第一斜管区,第一斜管区下方设有第二斜管区,第二斜管区内的斜管与第一斜管区内的斜管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采用混凝、絮凝原理设计本装置,将卤水中的悬浮物、浊度、色度沉降下来,使出水≤10mg/L,达到进入多介质过滤器或无阀滤池的要求,最终使得进入膜系统的卤水水质浊度≤1NTU,解决污堵问题,提高膜系统产水量。
【IPC分类】C02F1/52
【公开号】CN204824296
【申请号】CN201520516556
【发明人】沈钜岳
【申请人】常州市钜岳水务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