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澄清池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71657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澄清室40中设置有固液分离填料50。
[0040]待澄清水输入混合通道10中与活性泥渣和混凝药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发生凝聚反应形成脱稳混合液,然后在絮凝通道20中再与絮凝药剂进行充分的絮凝、聚合反应形成待澄清混合液,待澄清混合液进入过流通道30,过流通道30中的出水需流经澄清室40并经过固液分离填料的澄清过程,待澄清混合液在澄清室40内完成固液分离从而获得澄清水,被沉淀分离出的固体絮粒重新回到过流通道30,形成活性泥渣混合液并进入下一循环重新进行澄清操作,从而实现活性污泥的循环使用。由于该澄清池的混合通道10和絮凝通道20顺次地环绕澄清室40设置,且过流通道30位于澄清室40的下方,因此该澄清池结构简单紧凑,应用循环澄清的操作方式使得操作管理简单方便,并且澄清池的澄清效果稳定可靠。
[0041]为了能够更好地对过流通道30中的待澄清混合液进行澄清作用,澄清室40内设置了固液分离填料50,并且采用包括多个分隔板501设置在澄清室40内,在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分隔板501将固液分离填料50分格安装,且分隔板501的朝向过流通道30 —端伸出固液分离填料。当待澄清混合液从过流通道30流进澄清室40后,在水力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待澄清混合液中的部分絮粒能够在固液分离填料50的下表面附近形成一层泥渣悬浮层,即泥渣悬浮层位于澄清室40内且泥渣悬浮层形成在分隔板501的伸出固液分离填料50的一端所形成的空间内。待澄清混合液中较小的絮粒能够在该泥渣悬浮层中得到有效的过滤,强化澄清效果。
[0042]在本实施例中,澄清池还包括气力循环室60,气力循环室60与混合通道10相连通,以及气力循环室60与过流通道30相连通,在澄清室40中被沉淀分离出的固体絮粒重新回到过流通道30中形成活性泥渣混合液并流入气力循环室60中(为保证活性泥渣的循环流动以及保证过流通道中水流的冲刷效果,应保证过流通道30中的待澄清混合液的水平流速控制在0.3m/s至0.5m/s之间),设置在气力循环室60中的曝气装置61通过供气管路601输入的气体进行曝气以将活性泥渣混合液循环定向地输送至混合通道10,这样,澄清池中的活性泥渣可以得到循环利用。气力循环室60与混合通道10之间的液位是不同的,当曝气装置61在曝气的过程中,气力循环室60内的液位升高,并使得活性泥渣混合液定向流入混合通道10中与待澄清水和混凝剂进行充分混合。
[0043]当输入的待澄清水的酸碱度不能满足澄清操作要求时,为了得到适合的酸碱度,即合适的PH值,澄清池还包括酸液加药管路62和碱液加药管路63,酸液加药管路62输出端的最优位置为伸进气力循环室60内,碱液加药管路63输出端的最优位置为伸进气力循环室60内,并且酸液加药管路62和碱液加药管路63位于曝气装置61的上方。当输入混合通道10中的待澄清水的pH值过低时,则通过碱液加药管路63向气力循环室60中加入碱液,呈碱性的气力循环室60内的混合液继续循环输送至混合通道10中与待澄清水进行混合,以保证待澄清水的最佳混凝PH值条件;当输入混合通道10中的待澄清水的pH值过高时,则通过酸液加药管路62向气力循环室60中加入酸液,呈酸性的气力循环室60内的混合液继续循环输送至混合通道10中与待澄清水进行混合,以保证待澄清水的最佳混凝PH值条件。这样调节待澄清水的酸碱性,以得到最佳混凝pH值条件,可以有效避免混合通道10内局部酸碱性过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待澄清水在混合通道10中的混凝反应效果。此外,酸液加药管路62和碱液加药管路63还可以安装在混合通道10内以直接对输入的待澄清水进行中和,但不如安装在气力循环室60内达到的效果好。酸液加药管路62和碱液加药管路63设置在气力循环室60中,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澄清池的有效空间,更主要的作用是能够利用气力循环室60中的曝气装置61提供的曝气动力使酸液或碱液在气力循环室60内得到有效的混合稀释。
[0044]在本实施例中,澄清池包括第一搅拌装置11和混凝剂投加管路12,第一搅拌装置11设置在混合通道10内,混凝剂投加管路12的输出端伸进混合通道10内,第一搅拌装置11将混凝剂投加管路12投加的混凝剂与所述待澄清水和所述活性泥渣充分混合,并发生凝聚反应以形成脱稳混合液,然后脱稳混合液流入后续的絮凝通道20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搅拌装置11可以是机械式的搅拌器,也可以是安装在混合通道10内的曝气管路,通过曝气管路进行曝气产生的曝气动力对待澄清水和混凝剂进行有效的翻滚混合。
[0045]在本实施例中,澄清池还包括第二搅拌装置21和絮凝剂投加管路22,第二搅拌装置21设置在絮凝通道20内,絮凝剂投加管路22的输出端伸进絮凝通道20内,且第二搅拌装置21将絮凝剂投加管路22投加的絮凝剂与在混合通道10中形成的所述脱稳混合液充分的混合。通过絮凝剂投加管路22向所述脱稳混合液中加入絮凝剂,并通过第二搅拌装置21的搅拌,使得在混合通道10中形成的所述脱稳混合液与絮凝剂进行充分絮凝、聚合反应,形成絮粒个体较大待澄清混合液,以便在后续实现沉淀分离。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二搅拌装置21可以是机械式的搅拌器,也可以是安装在絮凝通道20内的曝气管路,通过曝气管路进行曝气产生的曝气动力对所述脱稳混合液和絮凝剂进行有效的翻滚混合。
[0046]此外,为保证在混合通道10中的脱稳混合液和絮凝通道20中的待澄清混合液不在混合通道10和絮凝通道20中过早发生沉淀堵塞通道,在混合通道10和絮凝通道20中的水平流速应控制在0.3m/s以上。
[0047]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能够将不断形成的过多的沉淀泥渣彻底排出澄清池,本实施例的澄清池还包括污泥浓缩室70,污泥浓缩室70设置在絮凝通道20与过流通道30之间,且污泥浓缩室70与絮凝通道20以及污泥浓缩室70与过流通道30均连通。在絮凝通道20中形成的沉淀性能较好的颗粒物会在污泥浓缩室70中首先沉淀,未被沉淀下来的颗粒物会随待澄清混合液流入过流通道30,在固液分离填料50中继续聚凝沉淀。优选地,污泥浓缩室70的底部低于过流通道30的底部,且污泥浓缩室70的底部低于絮凝通道20的底部。这样,沉淀性能较好的颗粒物在污泥浓缩室70中沉淀下来后在污泥浓缩室70内得到进一步地浓缩,以减小污泥排放体积,有利于后续的污泥脱水处理,然后通过污泥排放管路701将沉积的污泥排放出去。
[0048]具体地,澄清池还包括除浮渣装置81和排渣管路82,除浮渣装置81设置在污泥浓缩室70与过流通道30之间,以清除水上的浮渣,在本实施例中,污泥浓缩室70与安装除浮渣装置81的腔室之间的连通口的高度高于该腔室与过流通道30之间的连通口的高度,在待澄清水从污泥浓缩室70中流向过流通道30的过程中,浮渣始终漂浮在水面上,而污泥浓缩室70中的液位高于腔室与过流通道30之间的连通口,这样,除浮渣装置81设置在水面附近,就能够将浮渣进行清理。并且,排渣管路82与除浮渣装置81连接以排放浮渣。
[0049]如图2所示,当待澄清混合液流入澄清室40,通过固液分离填料50后在澄清室40的上部形成清水层100,为了提高对澄清水的收集效率,澄清池还包括多个澄清水集水槽91,多个澄清水集水槽91位于澄清室40上部且并排地设置在固液分离填料50的上方,利用澄清水集水槽91进一步收集澄清室40中的澄清水,多个澄清水集水槽91具有出水端,并且,澄清池还包括总产水槽92,总产水槽9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