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9009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将废水处理排放与废水处理回收利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属于环保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针对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水污染问题,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然而,这些处理系统往往只限于达标排放,不能将处理排放与处理回收利用相结合。同时,对于含盐废水的含盐特性,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腐蚀性,影响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当前处理系统还存在设备制造和运行费用过高的问题,影响了其进一步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将废水处理排放与处理回收利用相结合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率高,且系统操作维护方便、制造成本低。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单元、中间水箱、复合过滤单元、软化水单元以及反渗透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反应槽及设于反应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复合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所述软化水单元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设备,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DTR0膜系统,所述DTR0膜系统包括DTR0膜主机和膜清洗装置,经反渗透过滤单元处理产生的浓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其产水进行达标排放或回用。
[0006]优选的是:所述系统还包括与反应单元及中间水箱的污泥出口相连的污泥干化脱水单元,所述污泥干化脱水单元包括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脱水单元处理产生的产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产生的干泥达标排放或回用。
[0007]优选的是: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隔板及曝气装置。
[0008]优选的是:所述反应槽内投加有药剂。
[0009]优选的是:所述反应单元还包括检测反应槽内废水水质的pH控制仪以及C0D控制仪。
[0010]优选的是:所述复合过滤单元还包括一与中间水箱的出水相连的自动稳压装置。
[0011]优选的是:所述自动稳压装置包括稳压罐、压力表以及高低压开关。
[0012]优选的是:所述DTR0膜系统前设有保安过滤器。
[0013]优选的是: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在各单元间输送废水的管路以及提升栗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废水处理与废水回收利用相结合,利用絮凝反应、以及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去除废水中的胶体物质、悬浮物等污染物,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降低水的硬度,通过DTR0膜系统中除去废水中的C0D、氨氮污染物、TDS、浊度、细菌、溶解性盐类等污染物,并采用污泥干化机对反应槽及中间水箱中产生的污泥进行干化处理,不仅起到处理废水,回收有用物质的作用,还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运行费用。经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其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和中水回用标准,可以进行达到排放或回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附图说明】
[0015]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0017]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通设置的反应单元、中间水箱、复合过滤单元、软化水单元以及反渗透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反应槽及设于反应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反应槽可采用1.5cm的pp板材,根据所述处理废水的量焊接成不同尺寸,为防止内压过大,采取外包内拉槽钢,槽钢外包防腐层,为防止外来物进入槽内,槽顶部可加做PP材料防尘盖。所述反应槽内还设有隔板及曝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反应槽内还投加有如絮凝剂等药剂,以提升废水反应效率。此外,所述反应单元还包括检测反应槽内废水水质的pH控制仪以及C0D控制仪。所述复合过滤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复合过滤单元还可包括一与中间水箱的出水相连的自动稳压装置(图中未示出),所述自动稳压装置包括稳压罐、压力表以及高低压开关,以维持进入复合过滤单元中的废水压力的稳定。所述软化水单元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设备,以有效降低水的硬度。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DTR0膜系统,所述DTR0膜系统包括DTR0膜主机和膜清洗装置,经反渗透过滤单元处理产生的浓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其产水可进行达标排放或回用。
[0018]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污泥干化脱水单元,所述污泥干化脱水单元包括污泥干化机,反应单元及中间水箱中产生的污泥沉淀可经栗提升进入到污泥干化机中进行污泥干化处理,污泥干化产生的产水可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产生的干泥可外排或回收。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在各单元间输送废水的管路以及提升栗。
[0019]采用上述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处理废水,其处理步骤包括:
[0020]1)废水原水经栗提升进入反应单元的反应槽中,并在药剂如PAC、PAM的作用下,搅拌反应10-30分钟,使得废水中的某些大分子有机物、胶体类物质等形成絮状,以利于后续处理除去,反应过程中,可通过pH控制仪以及C0D控制仪实时监控反应槽中的废水水质情况;
[0021]2)经反应单元反应后的废水经溢流的方式进入到中间水箱,并在水箱内静置沉淀0.5-1.5 小时;
[0022]3)中间水箱的出水经栗提升进入到复合过滤单元中,并依次经过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依次过滤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微粒、悬浮物、有机物及杂质等;
[0023]4)复合过滤单元的出水进入软化水单元,在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设备的作用下,降低水的硬度,并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矿物质离子以及农药等有害物质,降低电导率;
[0024]5)经软化水单元处理产生的出水进入到反渗透过滤单元的DTR0膜系统中进行进一步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C0D、氨氮污染物、TDS、浊度、细菌、溶解性盐类等污染物,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DTR0膜系统的入口前还设置有保安过滤器,软化水单元的出水经栗提升至保安过滤器过滤后再经高压栗加压进入DTR0膜系统,DTR0膜系统产水达标排放或回用,浓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
[0025]此外,所述处理步骤还包括污泥干化处理步骤:反应槽及中间水箱中产生的污泥沉淀可经栗提升进入到污泥干化脱水单元的污泥干化机中进行污泥干化处理,污泥干化产生的产水可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产生的干泥可外排或回收。
[0026]废水经本实用新型如上所述的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以及处理方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产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I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0027]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主权项】
1.一种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单元、中间水箱、复合过滤单元、软化水单元以及反渗透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反应槽及设于反应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复合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所述软化水单元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设备,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DTRO膜系统,所述DTRO膜系统包括DTRO膜主机和膜清洗装置,经反渗透过滤单元处理产生的浓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其产水进行达标排放或回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与反应单元及中间水箱的污泥出口相连的污泥干化脱水单元,所述污泥干化脱水单元包括污泥干化机;污泥干化脱水单元处理产生的产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产生的干泥达标排放或回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隔板及曝气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槽内投加有药剂。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元还包括检测反应槽内废水水质的pH控制仪以及COD控制仪。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过滤单元还包括一与中间水箱的出水相连的自动稳压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稳压装置包括稳压罐、压力表以及高低压开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TR0膜系统前设有保安过滤器。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用于在各单元间输送废水的管路以及提升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水处理及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反应单元、中间水箱、复合过滤单元、软化水单元以及反渗透过滤单元,其中,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反应槽及设于反应槽内的搅拌装置,所述复合过滤单元包括依次设置的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以及微孔过滤器,所述软化水单元包括阳离子交换树脂软化水设备,所述反渗透过滤单元包括DTRO膜系统,所述DTRO膜系统包括DTRO膜主机和膜清洗装置,经反渗透过滤单元处理产生的浓水返回至反应单元中进行循环处理,其产水达标排放或回用。经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处理后的废水,出水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排放标准和中水回用标准,可以达到排放或回用,减少废水的排放量,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
【IPC分类】C02F9/04
【公开号】CN204999736
【申请号】CN201520526929
【发明人】赵勋亮
【申请人】赵勋亮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