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25159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节能设备。
【背景技术】
[0002]在现有的技术中,废水处理的方法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以A/0和A2/0工艺为主,其中A2/0即Α/Α/0,厌氧一缺氧一好氧,第一个A代表厌氧处理,用于释磷氨化,第二个A代表厌氧处理,用于脱氨,0代表好氧处理,用于硝化吸收磷、除去有机物;A/0即缺氧一好氧,A代表缺氧处理,0代表好氧处理。废水处理厂承担水环境改善重要任务,却是能耗密集型企业,现有的废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往往体积庞大,应用范围小,处理率低、环境污染压力大,当前迫切需要低能耗、生态型的废水处理设备,实现节能目标。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地势补偿部分废水管路水头流失的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涉及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区、反映区、沉淀区和过滤消毒区;所述前端预处理区高于所述反应区布置,包括并排连接的格栅池和调节池,所述格栅池下部设有进水口 ;所述反应区包括并排连接的A池和0池,所述A池和所述0池均与所述沉淀区连接,所述A池与所述调节池相连,所述A池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0池内设有悬浮填料和曝气装置;所述沉淀区底部设有集泥漏斗和排泥管;所述过滤消毒区下端设有出水口。
[0005]进一步,所述A池中间设有A池调节板,所述A池调节板竖直布置,将所述A池分为两个区域,远离所述沉淀区的第一 A区和靠近所述沉淀区的第二 A区。
[0006]进一步,所述A池调节板下方设有若干个导流孔。
[0007]进一步,所述调节池内设有提升栗与所述A池连通,所述调节池与所述A池之间还设有节流管,所述节流管上设有电磁阀,用于废水的自动流动,降低所述提升栗的工作时间与行程,节约电能。
[0008]进一步,所述集泥漏斗内设有污泥回流管,所述污泥回流管另一端伸入所述A池内或第一 A区内,用于污泥回收利用。
[0009]进一步,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环形布置管道和均与布置在所述管道上的多对膜片式曝气器,每对所述膜片式曝气器背向安装,用于产生不同旋向的旋流,提高曝气效果。
[0010]进一步,搅拌装置靠风能和/或太阳能驱动,用于节省电能。
[0011]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地势和废水补偿部分废水管路水头流失,曝气装置可以产生旋向不同的旋流,使得曝气效果好,搅拌装置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电能,各个区域紧凑布置,设备体积小,节省了管道的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0013]图2是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俯视图
[0014]图3是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前端预处理区和反应区示意图
[0015]图4是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的沉淀区和消毒过滤区示意图
[0016]图5是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膜片式曝气器的安装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前端预处理区,101-格栅池,102-调节池,103-进水口,104-第一过流孔,105-提升栗,106-节流管;2_反应区,201-A池,202-0池,203-搅拌装置,204-A池调节板,205-第一 A区,206-第二 A区,207-悬浮填料,208-曝气装置,209-管道,210-膜片式曝气器,211-第二过流孔;3_沉淀区,301-集泥漏斗,302-排泥管,303-第三过流孔,304-污泥回流管;4_消毒过滤区,401-出水口,402-第四过流孔,403-反冲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9]—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区1、反映区2、沉淀区3和过滤消毒区4。
[0020]前端预处理区1高于反应区2布置,包括并排连接的格栅池101和调节池102,格栅池101下部设有进水口 103。
[0021]反应区2包括并排连接的A池201和0池202,A池201和0池202均与沉淀区3连接,A池201与调节池102相连,A池201内设有搅拌装置203,搅拌装置203上设有风力发电设备,靠风能驱动;0池202内设有悬浮填料207和曝气装置208 ;A池201中间设有A池调节板204,A池调节板204竖直布置,将A池201分为两个区域,远离沉淀区3的第一 A区205和靠近沉淀区3的第二 A区206,A池调节板204下方设有若干个导流孔。曝气装置208包括环形布置管道209和均与布置在管道209上的多对膜片式曝气器210,每对膜片式曝气器210背向安装。
[0022]调节池102内设有提升栗105与A池201连通,调节池102与A池201之间还设有节流管106,节流管106上设有电磁阀。
[0023]沉淀区3底部设有集泥漏斗301和排泥管302 ;集泥漏斗301内设有污泥回流管304,污泥回流管304另一端伸入A池201内或第一 A区205内。
[0024]调节池102、A池201和0池202和过滤消毒区4下方均设有排空管。
[0025]过滤消毒区4下端设有出水口 401,内部还设有反冲洗装置403,过滤网需要清洗时,排空过滤消毒区4,打开反冲洗装置403清洗。
[0026]格栅池101和调节池102之间设有第一过流孔104,A池201和0池202之间设有第二过流孔211,0池202和沉淀区3之间设有第三过流孔301,沉淀区3和过滤消毒区4之间设有第四过流孔402 ;第一过流孔104与进水口 103位于调节池102的体对角线上;第二过流孔211与第三过流孔301在0池202上呈对角线分布,第三过流孔301与第四过流孔402在沉淀区3上呈对角线分布,防止短流发生。
[0027]废水从进水管103进入格栅池101,除去悬浮颗粒和漂浮物;经由第一过流孔104进入调节池102,除去较大的无机颗粒,先打开节流管106上的电磁阀,一段时间后打开提升栗105,废水从调节池102进入第一 A区205,进行厌氧处理,通过A池调节板204进入第二 A区206进行缺氧处理;经由第二过流孔211进入0池202,进行好氧处理;经由第三过流孔303进入沉淀区3沉淀;经由第四过流孔402进入过滤消毒区4,由出水口 401流出。污泥一部分经由污泥回流管304进入A池201,一部分由排泥管302排出。
[0028]废水在0池202内进行好氧处理时,同一时间每对膜片式曝气器210中只有一个开启,且同一朝向的同时开启,相反朝向的关闭,每个一段时间开闭状态交换一次。这样可以产生曝气旋流,且相邻旋流的旋向相反,使得曝气效果更好。
[002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区(1)、反应区(2)、沉淀区(3)和过滤消毒区(4);所述前端预处理区(1)高于所述反应区(2)布置,包括并排连接的格栅池(101)和调节池(102),所述格栅池(101)下部设有进水口(103);所述反应区(2)包括并排连接的A池(201)和0池(202),所述A池(201)和所述0池(202)均与所述沉淀区(3)连接,所述A池(201)与所述调节池(102)相连,所述A池(201)内设有搅拌装置(203),所述0池(202)内设有悬浮填料(207)和曝气装置(208);所述沉淀区(3)底部设有集泥漏斗(301)和排泥管(302);所述过滤消毒区(4)下端设有出水口(4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池(201)中间设有A池调节板(204),所述A池调节板(204)竖直布置,将所述A池(201)分为两个区域,远离所述沉淀区(3)的第一 A区(205)和靠近所述沉淀区(3)的第二 A区(2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A池调节板(204)下方设有若干个导流孔。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02)内设有提升栗(105)与所述A池(201)连通,所述调节池(102)与所述A池(201)之间还设有节流管(106),所述节流管(106)上设有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泥漏斗(301)内设有污泥回流管(304),所述污泥回流管(304)另一端伸入所述A池(201)内或第一 A区(205)内。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208)包括环形布置管道(209)和均匀布置在所述管道(209)上的多对膜片式曝气器(210),每对所述膜片式曝气器(210)背向安装。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203)靠风能和/或太阳能驱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用型废水处理节能设备,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前端预处理区、反映区、沉淀区和过滤消毒区;前端预处理区高于反应区布置,包括并排连接的格栅池和调节池,格栅池下部设有进水口;反应区包括并排连接的A池和O池,A池和O池均与沉淀区连接,A池与调节池相连,A池内设有搅拌装置,O池内设有悬浮填料和曝气装置;沉淀区底部设有集泥漏斗和排泥管;过滤消毒区下端设有出水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地势和废水补偿部分废水管路水头流失,曝气装置可以产生旋向不同的旋流,使得曝气效果好,搅拌装置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电能,各个区域紧凑布置,设备体积小,节省了管道的用量。
【IPC分类】C02F9/14
【公开号】CN205035235
【申请号】CN201520789953
【发明人】郑镇朋
【申请人】佰福聚能(天津)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