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363686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数量必将大大增加,其污泥产量也会越来越多,据估计我国污水厂污泥的年产量约为一千万吨。如此庞大的污泥量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巨大隐患。虽然这些污泥大多会经过脱水处理,但经过常规脱水之后的污泥含水率仍将处于70%?80%,此种含水率的污泥流动性依然较强,其中所包含的有机质成分依然可以在水分大量存在的条件下产生发酵反应,非常不利于后续的运输、填埋以及其他处置过程。
[0003]而现有的污泥干化装置由于通风差,致使干化效果不佳、效率低下,耗能较高,使得污泥干化回收成本增加,污泥干化时散发的气味对环境影响较大,此外,污泥干化后,整机得不到妥善的清洗烘干处理,装置极易生锈,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中部水平设有螺杆,螺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体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机体的内侧于螺杆上套接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上均匀设有若干金属镶片,所述螺杆的右端于机体的右侧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机体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污泥栗,所述机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导通设有冲洗管,冲洗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上设有导热管,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上,进气管导通设于机体的右侧上部,所述机体的左侧下部导通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除臭装置,所述机体的底部右侧导通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储料箱上设有出料管。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密封的圆柱形筒体。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镶片为矩形。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臭装置为土壤式生物除臭装置。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箱内设有通风装置,以及与通风装置联动的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叶片对污泥进行传输,通过金属镶片对污泥进行打散粉碎,便于对污泥进行通风烘干,通过进气管导入高压温热气体,且通过太阳能集热器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导热管将热量传递到进气管上,对进气管内流通的气体进行加热,降低功耗,流动的污泥与逆向通入的温热气体作用进行物化破碎,加速污泥固液两相分离,通过除臭装置对排气进行除臭,既可以对污泥进行气味去除,同时可以避免排出的气体污染环境,通过储料箱上的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可以对污泥粉料进行质量检测,以便于及时的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冲洗管输水对机体进行冲洗,且通过控制阀进行水量控制,并通过进气管通风烘干,可以保持机体内部干燥清洁,避免机体生锈,综上,该装置节能环保,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污泥干化效果好、效率高,且污泥干化后可以自动对机体进行冲洗烘干,延长机体的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_减速器,2-电机,3-进气管,4-导热管,5-太阳能集热器,6-控制阀,7-冲洗管,8-机体,9-金属镶片,10-螺旋叶片,11-进料管,12-污泥栗,13-螺杆,14-出气管,15-除臭装置,16-出料管,17-储料箱,18-输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包括机体8,所述机体8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密封的圆柱形筒体,机体8的内侧中部水平设有螺杆13,螺杆1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体8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机体8的内侧于螺杆13上套接设有螺旋叶片10,螺旋叶片10上均匀设有若干矩形金属镶片9,通过螺旋叶片10对污泥进行输送,且通过金属镶片9对污泥进行打散,所述螺杆13的右端于机体8的右侧与减速器I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I的输入轴与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通过减速器I对电机2进行减速,带动螺杆13转动,所述机体8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进料管11,进料管11上设有污泥栗12,通过进料管11添加待干化污泥,并通过污泥栗12进行输送,所述机体8的顶部中间位置导通设有冲洗管7,冲洗管7上设有控制阀6,当机体8运行结束后,通过冲洗管7输水对机体8进行冲洗,且通过控制阀6进行水量控制,所述机体8的顶部右侧设有太阳能集热器5,太阳能集热器5上设有导热管4,导热管4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3上,进气管3导通设于机体8的右侧上部,通过进气管3进行通入温热气体,并通过太阳能集热器5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导热管4将热量传递到进气管3上,对进气管3内流通的气体进行加热,降低功耗,所述机体8的左侧下部导通设有出气管14,出气管14上设有除臭装置15,除臭装置15为土壤式生物除臭装置,通过出气管14排出气体,并通过除臭装置15对排出的气体进行除臭作业,以优化周围环境,所述机体8的底部右侧导通设有输料管18,输料管18的另一端与储料箱17连接,储料箱17内设有通风装置,以及与通风装置联动的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储料箱17上设有出料管16,机体8内干化后的污泥粉末通过输料管18输送到储料箱17内收集,并通过出料管16排出污泥粉料。
[001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进料管11通入污泥原料,并通过污泥栗12进行污泥输送,通过减速器I对电机2减速后驱动螺杆13转动,进而通过螺旋叶片10对污泥进行传输,通过金属镶片9对污泥进行打散粉碎,并通过进气管3导入高压温热气体,且通过太阳能集热器5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导热管4将热量传递到进气管3上,对进气管3内流通的气体进行加热,降低功耗,流动的污泥与逆向通入的温热气体作用进行物化破碎,加速污泥固液两相分离,机体8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14排出,并通过除臭装置15进行除臭,既可以对污泥进行气味去除,同时可以避免排出的气体污染环境,干化后的污泥粉料通过输料管18流入到储料箱17内收集,通过储料箱17上的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可以对污泥粉料进行质量检测,以便于及时的进行加工处理,此外,当机体8运行结束后,通过冲洗管7输水对机体8进行冲洗,且通过控制阀6进行水量控制,并通过进气管3通风烘干,可以保持机体8内部干燥清洁,避免机体8生锈。
[00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1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的内侧中部水平设有螺杆,螺杆的左右两端均通过轴承与机体的左右侧壁转动连接,机体的内侧于螺杆上套接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上均匀设有若干金属镶片,所述螺杆的右端于机体的右侧与减速器的输出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轴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机体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污泥栗,所述机体的顶部中间位置导通设有冲洗管,冲洗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机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上设有导热管,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上,进气管导通设于机体的右侧上部,所述机体的左侧下部导通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除臭装置,所述机体的底部右侧导通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储料箱上设有出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为水平设置的两端密封的圆柱形筒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镶片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为土壤式生物除臭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箱内设有通风装置,以及与通风装置联动的氨、硫化氢检测报警仪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污泥节能干化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侧中部水平设有螺杆,机体的内侧于螺杆上套接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上均匀设有若干金属镶片,螺杆的右端依次连接有减速器和电机,机体的左侧上部导通设有进料管,进料管上设有污泥泵,机体的顶部右侧设有太阳能集热器,太阳能集热器上设有导热管,导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进气管上,机体的左侧下部导通设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除臭装置,机体的底部右侧导通设有输料管,输料管的另一端与储料箱连接。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对周围环境污染较小,污泥干化效果好、效率高,且污泥干化后可以自动对机体进行冲洗烘干,延长机体的寿命。
【IPC分类】C02F11/12, B01D53/58, B01D53/52, B01D53/85
【公开号】CN205275437
【申请号】CN201521007211
【发明人】崔娜
【申请人】崔娜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