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清洗一平板构件的自动化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449834阅读:来源:国知局
入或离开对应的槽室,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化系统不仅使浸镀或清洗平板构件的整体作业程序更加精简,更使生产在线整体作业空间更为有效地利用。有关本实用新型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附图说明】
[0023]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化系统于不同视角的外观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化系统的俯视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体的外观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体的俯视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图5中槽体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0028]图7为图1所示自动化系统的侧视图。
[0029]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化系统处于一缩回状态的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1]I自动化系统
[0032]10 底座
[0033]11 槽体
[0034]HO 底壁
[0035]1101 第一侧
[0036]1102 第二侧
[0037]111 第一侧壁
[0038]1111 入水孔
[0039]112 第二侧壁
[0040]1121 出水孔
[0041]113第一间隔壁
[0042]1131第一间隔壁上端
[0043]1132第一间隔壁下端
[0044]114第二间隔壁
[0045]1141第二间隔壁上端
[0046]1142第二间隔壁下端
[0047]115第一流道侧壁
[0048]1151第一流道侧壁上端
[0049]1152第一流道侧壁下端
[0050]116第三间隔壁[0051 ]1161第三间隔壁上端
[0052]1162第三间隔壁下端
[0053]117第二流道侧壁
[0054]1171第二流道侧壁上端
[0055]1172第二流道侧壁下端
[0056]118第三流道侧壁
[0057]1181第三流道侧壁上端
[0058]1182第三流道侧壁下端
[0059]119第一分流板
[0060]1190第一分流孔洞[0061 ]120第二分流板
[0062]1200第二分流孔洞
[0063]121第三分流板
[0064]1210第三分流孔洞
[0065]122波浪结构
[0066]12卡匣结构
[0067]13移载机构
[0068]130 第一轨道
[0069]131第一驱动装置
[0070]1310 第一基座
[0071]1311第一驱动件
[0072]132 第二轨道
[0073]133第二驱动装置
[0074]1330 第二基座
[0075]1331第二驱动件
[0076]2平板构件
[0077]Cl第一槽室
[0078]C2第二槽室
[0079]C3第三槽室
[0080]C4第四槽室
[0081]Dl第一方向
[0082]D2第二方向
[0083]D3伸出方向
[0084]D4缩回方向
[0085]El第一流道入口
[0086]E2第二流道入口
[0087]E3第三流道入口
[0088]F清洗液
[0089]Gl第一间隙
[0090]G2第二间隙
[0091]G3第三间隙
[0092]Hl第一壁高
[0093]H2第二壁高
[0094]H3第三壁高
[0095]LI第一板高
[0096]L2第二板高
[0097]L3第三板高
[0098]Pl第一流道
[0099]P2第二流道
[0100]P3第三流道
[0101]Si第一轴向
[0102]S2第二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0103]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阅图1至图3,图1及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自动化系统I于不同视角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自动化系统I的俯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自动化系统I用来清洗一平板构件2,且包含有一底座10、一槽体11、一卡匣结构12以及一移载机构13,槽体11设置在底座10上,且其内区隔有一第一槽室Cl、一第二槽室C2、一第三槽室C3及一第四槽室C4,卡匣结构12可选择性地设置在第一槽室Cl、第二槽室C2、第三槽室C3或第四槽室C4内并用以承载平板构件2,移载机构13包含有一第一轨道130、一第一驱动装置131、一第二轨道132以及一第二驱动装置133,第一轨道130设置在底座10上且具有一第一轴向SI,第一驱动装置131包含有一第一基座1310以及一第一驱动件1311,第一基座131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轨道130上,第一驱动件1311的一端固持于卡匣结构12的一侧。第二轨道132设置在底座10上且与第一轨道130平行,第二驱动装置133包含有一第二基座1330以及一第二驱动件1331,第二基座1330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二轨道132上,第二驱动件1331的一端固持于卡匣结构12的另一侧。
[0104]于实际应用中,可利用一控制芯片(未绘示于图中)控制第一基座1310与第二基座1330同动,以使第一基座1310与第二基座1330能同时沿第一轴向SI朝一第一方向Dl移动或沿第一轴向SI朝相反于第一方向Dl的一第二方向D2移动。进一步地,第一驱动件1311具有一第二轴向S2,第一驱动件1311可伸缩地安装于第一基座1310上,且第二驱动件1331可伸缩地安装于第二基座1330上。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控制芯片另可控制第一驱动件1311与第二驱动件1331同动,以使第一驱动件1311与第二驱动件1331能同时沿第二轴向S2朝一伸出方向D3而分别伸出于第一基座1310与第二基座1330或是沿第二轴向S2朝相反于伸出方向D3的一缩回方向D4而分别缩回于第一基座1310与第二基座13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向SI垂直于第二轴向S2,即第一轨道130与第一基座1310互相垂直,且第二轨道132与第二基座1330互相垂直,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
[0105]请参阅图4至图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体11的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槽体11的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于图5中槽体11沿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4至图6所不,槽体11包含有一底壁110、一第一侧壁111、一第二侧壁112、一第一间隔壁113、一第二间隔壁114、一第一流道侧壁115、一第三间隔壁116、一第二流道侧壁117、一第三流道侧壁118、一第一分流板119、一第二分流板120及一第三分流板121。
[0106]底壁110设置在底座10上,第一侧壁111连接于底壁110的一第一侧1101,第一侧壁111形成有一入水孔1111,第二侧壁112连接于底壁110相对于第一侧1101的一第二侧1102,第二侧壁112形成有一出水孔1121,第一间隔壁113设置在第一侧壁111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第一间隔壁113与第一侧壁111间定义第一槽室Cl,一清洗液F通过入水孔1111注入第一槽室Cl,第一间隔壁113具有一第一间隔壁上端1131及一第一间隔壁下端1132,第一间隔壁下端1132连接于底壁110,第一间隔壁上端1131与底壁110间定义一第一壁高Hl,第二间隔壁114设置在第一间隔壁113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第二间隔壁114具有一第二间隔壁上端1141及一第二间隔壁下端1142,第二间隔壁下端1142连接于底壁110,第二间隔壁上端1141与底壁110间定义一第二壁高H2,第一流道侧壁115设置在第一间隔壁113与第二间隔壁114之间,第一流道侧壁115与第一间隔壁113间定义一第一流道Pl,第一流道侧壁115与第二间隔壁114间定义第二槽室C2,第一流道侧壁115具有一第一流道侧壁上端1151及一第一流道侧壁下端1152,第一流道侧壁上端1151与底壁110间定义一第一板高LI,第一流道侧壁上端1151与第一间隔壁上端1131间定义一第一流道入口El,第一流道侧壁下端1152与底壁110间具有一第一间隙Gl,使第一流道Pl连通于第二槽室C2。
[0107]第三间隔壁116设置在第二间隔壁114与第二侧壁112之间,第三间隔壁116具有一第三间隔壁上端1161及一第三间隔壁下端1162,第三间隔壁下端1162连接底壁110,第三间隔壁上端1161与底壁110间定义一第三壁高H3,第二流道侧壁117设置在第三间隔壁116与第二间隔壁114之间,第二流道侧壁117与第二间隔壁间114定义一第二流道P2,第二流道侧壁117与第三间隔壁116间定义第三槽室C3,第二流道侧壁117具有一第二流道侧壁上端1171及一第二流道侧壁下端1172,第二流道侧壁上端1171与底壁110间定义一第二板高L2,第二流道侧壁上端1171与第二间隔壁上端1141间定义一第二流道入口 E2,第二流道侧壁下端1172与底壁110间具有一第二间隙G2,使第二流道P2连通于第三槽室C3,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