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油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252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聚油式油水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含有油质成份的液体尤其是水的混合物场合下的油水分离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处理含油废水的聚油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石油化工废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石油<10mg/L,植物类<20mg/L。
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工业的采油、炼油、贮油、运输以及石油化工工业、油轮压船水、洗船水、油罐车蒸洗、机械工业、炼焦、轧钢、煤气发生站、食品工业、肉类加工、皮毛加工、工业废油再生、润滑油制造、肥皂与合成洗涤剂工业等。含油污水破坏水体卫生条件,使水具有臭味,不能饮用。每滴石油可造成0.25平方米的油膜,使大气与水隔绝,破坏正常的复氧条件,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破坏水体中动植物的生态环境,严重时造成死亡。使用含油废水灌溉农作物,会破坏土壤的物化性质,不利于禾苗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油份在水体中以三种状态存在,第一种是浮油,它以较大颗粒存在于水中,处于不稳定状态,重度比水小,可利用重度差分油器从水中分离。第二种状态是乳化油,它以较小颗粒悬浮在水中,用一般隔油装置很难将其分离出来。第三种状态是溶解油,分离更困难。石油含油废水中既有高黏度的石蜡油、重油,又有乳化油。高黏度油与水的比重差很少,用重度差分油器不能分离含油废水。以往工业上处理含油废水常采用隔油池、浮选分油罐、滤油罐等设备处理含油废水,由于这些设施投资较大,装置占地面积大,处理质量受到限制,造成处理水含油高(30mg/L~50mg/L),致使许多用油场所排放的废水含油量超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隔油池、浮选分油罐、滤油罐等设备处理含油废水(污水)时存在的缺点,寻求提供一种聚油式油水分离器,该分离器能够弥补现有技术与装置的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投入多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聚油式油水分离器,其主体包括壳体、进水口、布水器、碰撞聚油网、高分子填料聚油层、树脂滤层、单向阀流板、排油管、出水口和电动机。箱式结构的壳体两端分别制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侧体上依次制有多个排油管,在壳体内进水口端接有布水器,布水器对侧制有由多层网组成的碰撞聚油网,多层聚油网的网孔依次由大到小,以聚集不同质度的油体,壳体内中间处分别制有高分子填料聚油层和树脂滤层,壳体内近出水管端的树脂滤层的一侧制有单向阀流板并与电动机连动。所处理的废水(污水)经过碰撞聚油网、高分子填料聚油层和树脂滤层后可由制于不同点上的三个排油管分别排出,达到油水分级多层分离之效果。壳体内的碰撞聚油网、高分子填料聚油层与树脂滤层所处的空间经过反冲式的流体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以处理任何含油废水,采用流体力与机械力合力于单向阀流板,机械挤压高弹性树脂滤料,再生彻底,吸油效率高,使用周期长,很好的解决了传统固体滤料、流体反冲效果不好、吸附效率逐渐恶化的弊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时可选用金属或塑料材料加工制成箱式结构的一体。箱式结构的壳体1两端分别制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9,在侧体上依次制有3个排油管8,在壳体1内进水口2端接有布水器3,布水器3对侧制有由2-5层网组成的碰撞聚油网4,多层碰撞聚油网4的网孔依次由大到小,以聚集不同质度的油体,壳体1内中间处分别制有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和树脂滤层6,壳体1内近出水管9端的树脂滤层6的一侧制有单向阀流板7并与电动机10连动。所处理的废水(污水)经过碰撞聚油网4、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和树脂滤层6后可由制于不同点上的三个排油管8分别排出,达到油水分级多层分离之效果。壳体1内的碰撞聚油网4、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与树脂滤层6所处的空间经过反冲式的流体管道连通。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含油废水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进水管2进入壳体1内与碰撞聚油网4发生碰撞,使水中微小油滴聚集在碰撞聚油网4上,网上油珠成长到一定程度,靠重度差就能达到初步油水分离的目的。碰撞聚油网4由2-5个网组成,本实施例采用3个网,它们的网孔由大到小,含有大量污油的废水泵入不同密度的网状部件中,废水中的高黏度油滴、悬浮固体经过多级网孔,与网碰撞,凝聚长大,形成污油层,靠密度差上浮,可从装在壳体1上部的排油管8排出,这步完成了高黏度油、悬浮物的分离,即第一级油水分离。废水中的乳化油通过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时,能使微粒油滴聚集在亲油的高分子填料表面上,从而长大数百倍,靠重力差,上升到排油管8排出,至此完成了第二级油水分离。完成第二级油水分离后的废水再穿过一高弹性树脂滤层6,该滤层采用亲油、憎水的过滤材料(高弹性树脂)制成,能吸附滤除油水中剩余的微小油粒,由出水管9排出的净水低于国家含油污水的排放标准。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使几倍于废水流速的流体(水、气)通过反冲流体管从出水管9逆向进入壳体1,它首先冲击关闭单向阀流板7的单向阀,致使单向阀流板7在流体力和机械力(电动机10)作用下,压迫高弹性树脂滤层6,挤出树脂中的油滴;调节反冲流体聚油使反冲流体依次进入第二、一级油水分离部件冲刷、清洗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碰撞聚油网4上的油泥,从聚油式油水分离器的进水管2排出,数分钟完成反冲任务,手动或自动切换回到废水油水分离器工序。所述的高分子填料聚油层5与高弹性树脂滤层6和碰撞聚油网4所处的空间通过与反冲流体管道连通,构成流体的反冲通道。
权利要求1.一种聚油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箱式结构的壳体两端分别制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侧体上依次制有排油管,在壳体内进水口端接有布水器,布水器对侧制有碰撞聚油网,壳体内中间处分别制有高分子填料聚油层和树脂滤层,壳体内近出水管端的树脂滤层的一侧制有单向阀流板并与电动机连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油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碰撞聚油网由2-5层组成,其网孔依次由大到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油式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的碰撞聚油网、高分子填料聚油层与树脂滤层所处的空间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用于寒油质成份的液体混合物场合下的油水分离装置,尤其是一种处理含油废水或污水的聚油式油水分离器,其箱式结构的壳体两端分别制有进水管和出水管,在侧体上依次制排油管,在壳体内进水口端接有布水器,布水器对侧制有由多层网组成的碰撞聚油网,壳体内中间处分别制有高分子填料聚油层和树脂滤层,壳体内近出水管端的树脂滤层的一侧制有单向阀流板并与电动机连动。采用流体力与机械力挤压,吸油效率高,其装置结构简单,原理可靠,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B01D17/02GK2870941SQ20062008124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3日
发明者杨波, 张彦军, 宫磊, 毛健 申请人:青岛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