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5323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气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空气清洁装置具有如下的结构。S卩,构成为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在该主体外壳内设置的空气清洁机构;鼓风机构,该鼓风机构设置在从吸气口将室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清洁机构吸入到主体外壳内并且从排气口向室内排气的风路上。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在先技术文献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在以往的空气清洁装置中,能够通过在主体操作面板上显示的运转显示灯等来确认运转状态,即确认运转档是弱运转还是强运转。然而,存在在远离空气清洁装置的场所难以通过目视确认运转显示灯的情况,因而存在使用感不良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58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在主体外壳内设置的空气清洁部;鼓风部,该鼓风部设置在从吸气口将室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清洁部向主体外壳内吸气并从排气口向室内排气的风路上,吸气口包括设置在主体外壳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一吸气口、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前表面下部的第二吸气口,在主体外壳的前表面上设置有前表面装饰板,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动作,从而使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中的至少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可变。在这种空气清洁装置中,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动作,从而使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中的至少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可变,从而能够调整吸入口的风量。即, 由于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动作来改变风量,所以能够根据上下动作的前表面装饰板的位置通过目视来确认运转状态。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简图。图2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简要剖视图。图3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下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图4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中间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图5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图6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装拆部的简图。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中间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9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
图10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下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的主视图。图14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的剖视图。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剖视图。图17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及整流部的立体剖视图。图18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简图,图2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简要剖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具备主体外壳3、空气清洁部4、加湿部5、 鼓风部6。在此,主体外壳3具有吸气口 1和排气口 2。空气清洁部4设在主体外壳3内。 鼓风部6经由空气清洁部4从吸气口 1向主体外壳3内吸入室内的空气,其设在从吸气口 1 到排气口 2的风路上。另外,前表面装饰板7设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上。在风路上的空气清洁部4的下游侧具备加湿部5。吸气口 1包括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设置的第一吸气口 Ia和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lb。排气口 2设在主体外壳3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在主体外壳3的侧面的某一个上仅设置一个第一吸气口 la。空气清洁部4由纵向长的箱形状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构成,过滤材料折成折皱形状。此外,空气清洁部4设置在第一吸气口 Ia及第二吸气口 Ib的风路风下游侧的与前表面装饰板7对置的位置。加湿部5设置在风路中的空气清洁部4的风下游侧。即,加湿部5设置在风路中的空气清洁部4与鼓风部6之间。加湿部5由水槽fe、加湿过滤器部恥、加湿过滤器框部 5d和旋转部形成。在此,水槽如为积存有一定量的水的大致碗形状。加湿过滤器部恥为周缘部的一部分始终浸入水槽fe的水中的圆板状。加湿过滤器框部5d为固定加湿过滤器部恥并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5c的大致圆环形状。旋转部使加湿过滤器框部5d旋转。对这种结构的空气清洁及加湿动作进行说明。从水箱k向水槽fe供水,从而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框部 5d的供水部5c和加湿过滤器部恥的一部分成为始终浸入在该水中的状态。在此,通过利用旋转部使加湿过滤器框部5d旋转,从而汲水的供水部5c和加湿过滤器部恥旋转。此外,通过供水部5c汲上的水在供水部5c上部附近滴落,使加湿过滤器部5b润湿。即,旋转部使加湿过滤器框部5d持续旋转,从而加湿过滤器部5b始终处于保持有水的状态。
6
在此,通过使鼓风部6动作,从第一吸气口 Ia及第二吸气口 Ib向主体外壳3内吸入空气。然后,空气通过在主体外壳3内具备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和保持有水的加湿过滤器部恥,成为加湿清洁空气并从排气口 2向室内排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使第一吸气口 Ia及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面积变化这一点。具体而言,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设有空出规定距离地设置的前表面装饰板7、使前表面装饰板7在与主体外壳3的距离变化的同时上下前后移动的多个驱动部8。通过改变前表面装饰板7与主体外壳3的距离、即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7前后移动,从而使第一吸气口 Ia的开口面积变化。另外,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7前后上下移动,从而使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面积变化。S卩,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7前后上下移动,从而改变第一吸气口 la、第二吸气口 Ib 的开口面积而进行吸气口 1的风量调整。即,由于前表面装饰板7前后上下移动而使风量变化,从而能够根据前后上下移动的前表面装饰板7的位置通过目视来确认运转状态。具体而言,从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的中央部至下部设有平板形状的前表面装饰板 7。并且,从前表面装饰板7空出规定距离且与前表面装饰板7平行地在主体内的前面部设置作为空气清洁部4的纵向长的四边形状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主体外壳3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位于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之间的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第一吸气口 Ia为纵向长的四边形状且高度尺寸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高度大致相同,主体外壳 3的前后方向的前后尺寸和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大致相同。S卩,前表面装饰板7兼做第一吸气口 Ia的一部分。通过改变前表面装饰板7和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从而使第一吸气口 Ia的前后尺寸变化,从而能够改变第一吸气口 Ia的开口面积。另外,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7向上移动而在前表面装饰板7的下部出现开口,从而该开口成为第二吸气口 lb。第二吸气口 Ib位于前表面装饰板7的下部,其形状为横向长的四边形状。另外,第二吸气口 Ib的主体外壳3的左右方向上的左右尺寸与前表面装饰板7 的左右尺寸大致相同,其高度尺寸成为前表面装饰板7向上移动后的距离。即,前表面装饰板7兼做第二吸气口 Ib的一部分,通过改变前表面装饰板7的上下移动的距离,使得第二吸气口 Ib的上下尺寸变化,从而能够改变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面积。为了这样使前表面装饰板7在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变化的同时上下移动而设置有多个驱动部8。驱动部8由棒状的轴部8a和设置在轴部8a的一端侧以使以轴部 8a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上下转动的转动部8b形成。在轴部8a的另一端侧设置前表面装饰板7。转动部8b的一例为步进电动机。S卩,通过转动部8b使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上下转动,由此设置在另一端侧的前表面装饰板7在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以轴部8a的长度为半径的圆弧上运动。因此,前表面装饰板7在改变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的同时上下移动,从而通过一张前表面装饰板7能够对三处的吸气口 1 (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的第一吸气口 Ia和第二吸气口 lb)的风量进行调整。而且,驱动部8设置在前表面装饰板7的四角,在其中至少一处设有作为转动部8b 的步进电动机。其他部位的转动部8b仅为绕轴部8a的一端旋转自如的旋转轴部也可。
关于以上结构的空气清洁装置,详细说明通过前表面装饰板7进行的三处吸入口的风量调整。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下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如图3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的最下点的情况下,第一吸气口 Ia及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面积最小。具体而言,通过图2的转动部8b 使轴部8a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地转动,使轴部8a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地朝向下方倾斜,在轴部8a的另一端设置的前表面装饰板7位于最下点。S卩,第一吸气口 Ia成为纵向长的四边形状的高度尺寸为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高度大致相同长度且前后尺寸为和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最小的小开口状态。第二吸气口 Ib成为横向长的四边形状的左右尺寸为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左右尺大致相同的长度且前后尺寸为和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大致相同的长度的最小的小开口状态。这样,能够将从设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上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及第二吸气口 Ib 吸入的风量调整成弱程度。在该状态下,能够在弱程度的风量的状态下从室内的上下方向的下部吸入中央部的空气而进行空气清洁及加湿处理。在此,由于前表面装饰板7为与主体外壳3前表面大致相同的平面状即与主体外壳3前表面没有高低差的状态,从而能够根据前表面装饰板7的位置通过目视来确认运转状态。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中间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如图4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中间点的情况下,第一吸气口 Ia的开口面积最大,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面积成为中开口状态。在此,中开口状态是指,开口面积介于最大和最小之间的中间状态的情况。具体而言, 图2的转动部8b使轴部8a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地转动,使在轴部8a的另一端设置的前表面装饰板7成为轴部8a大致水平的状态,由此在轴部8a的另一端设置的前表面装饰板7位于中间点。即,从第一吸气口 Ia的开口面积最小的小开口状态变为前表面装饰板7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分离的距离即前后尺寸增加了轴部8a的大致长度的量的开口面积最大的大开口状态。第二吸气口 Ib成为横向长的四边形状的左右尺寸为与前表面装饰板7的左右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且高度尺寸为前表面装饰板7向上移动的距离即开口轴部8a的大致长度的量的中开口状态。这样,能够将从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设置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吸入的风量调整为强程度,将从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b吸入的风量调整为中程度。在该状态下,以强程度的风量从室内的上下方向的下部吸入中央部的空气,从而能够进行空气清洁及加湿处理。在此,与前表面装饰板7通过驱动部8而位于最下点的情况相比, 前表面装饰板7从主体外壳3前表面向前方及上方移动。因此,前表面装饰板7由于与主体外壳3前表面产生高低差而出现第二吸气口 lb,所以能够根据前表面装饰板7的位置以目视确认运转状态。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的开口状态图。如图5所示,当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上点时,第一吸气口 Ia成为中开口状态,而第二吸气口 Ib成为大开口状态。具体而言,图
82的转动部8b使轴部8a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地转动,通过使轴部8a以轴部8a的一端为中心地向上方倾斜,从而使设于轴部8a的另一端的前表面装饰板7位于最上点。S卩,第一吸气口 Ia成为高度尺寸为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高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且前后尺寸为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距离缩短轴部8a向上方倾斜的量的、比大开口状态小的中开口状态。第二吸气口 Ib成为左右尺寸为与前表面装饰板7的左右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且高度尺寸为前表面装饰板7向上移动的距离即轴部8a向上方倾斜的量的、比中开口状态大的大开口状态。这样,能够将从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设置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吸入的风量调整为中程度,将从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b吸入的风量调整为强程度。在该状态下,能够以强程度的风量主要吸入室内的地板上部的空气而进行空气清洁及加湿处理。在此,与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中间点的情况下相比,前表面装饰板7从主体外壳3前表面向上方及后方移动。因此,前表面装饰板7与主体外壳3前表面的高低差变小,出现更大的第二吸气口 lb,从而能够根据前表面装饰板7 的位置通过目视确认运转状态。另外,在前表面装饰板7与空气清洁部4之间设置风向板9,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而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上点的情况下,风向板9位于比前表面装饰板7 靠下。风向板9的颜色为与前表面装饰板7的颜色不同的颜色。这样,在第二吸气口 Ib设置板状的风向板9,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7移动到驱动范围的最上点,作为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出现。由于通过风向板9使作为空气清洁部4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隐藏,所以提高其外观性。另外,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的情况下,风向板9不会从前表面装饰板7的下部出现。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中间点的情况下,虽然风向板9的一部分从作为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出现,但是从使用者角度难以观察到。在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上点的情况下,风向板9的大致整体从作为第二吸气口 Ib的开口出现,从使用者的角度能够观察到。S卩,根据前表面装饰板7在驱动部8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中间点或位于最上点的运转状态,观察到风向板9的方式也不同,因此,能够根据观察到风向板9的方式通过目视容易地确认运转状态。另外,由于风向板9的颜色与前表面装饰板7的颜色不同,所以能够根据观察到风向板9的方式而以目视更容易地确认运转状态。另外,风向板9倾斜成上端比下端接近空气清洁部4。具体而言,风向板9为横向长的四边形状的板状,且倾斜成上端比下端接近空气清洁部4。S卩,从在主体外壳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b吸入的空气的一部分不会从与第二吸气口 Ib对置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部分被吸入。该空气从位于第二吸气口 Ib的上部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部分被吸入,从而能够使风量增加。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清洁装置的装拆部的简图。如图6所示,具备前表面装饰板7与驱动部8的轴部8a的另一端能够装拆的装拆部10。S卩,由于前表面装饰板7能够与驱动部8的轴部8a装拆,所以通过拆下前表面装饰板7,能够装拆作为空气清洁部4的空气清洁过滤器如。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维护。另外,在装拆部10中,在前表面装饰板7上设置有铁板部7a,在轴部8a的另一端设置磁铁部8c。具体而言,在轴部8a的另一端设置半圆形状的磁铁部8c,以覆盖磁铁部8c 的方式在前表面装饰板7上具备大致C形状的铁板部7a。由此,由于磁铁部8c通过磁力将铁板部7a吸附成自由可动,所以前表面装饰板7能够装拆于驱动部8的轴部8a。S卩,通过拆下前表面装饰板7,能够装拆作为空气清洁部4的空气清洁过滤器4a,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空气清洁过滤器如的维护。另外,空气清洁部4为折成折皱形状的集尘过滤器4b,集尘过滤器4b的折痕为水平方向。这样,通过使集尘过滤器4b的折痕沿水平方向,从而从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设置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吸入的空气到达集尘过滤器4b前的空气的气流为大致水平方向。S卩,由于空气的气流与集尘过滤器4b的折痕平行,所以向集尘过滤器4b流入的风路阻力变小。其结果是,能够增加来自在主体外壳3的两侧面设置的两个第一吸气口 Ia的吸入风量。(实施方式2)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8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中间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9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图10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下点的情况下的剖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 101和排气口 102的主体外壳103、在主体外壳103内设置的空气清洁部、空气清洁部的下游侧的加湿部和鼓风部 112。鼓风部112从吸气口 101经由空气清洁部向主体外壳103内吸入室内的空气,其设置在从吸气口 101到排气口 102的风路上。另外,前表面装饰板104设在主体外壳103 的前表面。吸气口 101包括在主体外壳103的两侧面设置的第一吸气口 IOla和在主体外壳 10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Olb形成,排气口 102设置在主体外壳103的顶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吸气口 IOla可以在主体外壳103的侧面的某一个上仅设置一个。通过使在主体外壳103的前表面空出规定的距离地设置的大致纵向长的四边平板形状的前表面装饰板104上下前后移动而改变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的开口面积,即,通过改变前表面装饰板104与主体外壳103的水平距离,从而使在主体外壳103 的两侧面设置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开口面积变化。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104上下移动,从而使在主体外壳10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Olb的开口面积变化。这样,为了使前表面装饰板104相对于主体外壳103沿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动而设置多个驱动部106。空气清洁部为纵向长的箱形状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的过滤材料折成折皱形状。空气清洁部在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的风路风下游侧设在与前表面装饰板104对置的位置。加湿部设在风路中的空气清洁部的风下游侧。即,在风路中的空气清洁部与鼓风部112之间具备加湿部。加湿部由水槽108、加湿过滤器部109、加湿过滤器框部111和作为旋转部的电动机114形成。在此,水槽108为积存有一定量的水的大致碗状。加湿过滤器部109为周缘部的一部分始终浸入水槽108的水中的圆板状。加湿过滤器框部111为固定加湿过滤器部109且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110的大致圆环形状。旋转部使加湿过滤器框
10部111旋转。另外,在加湿过滤器部109的大致上方具备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112的支路风路113。由此,利用在加湿部的下游侧设置的鼓风部112,从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经由空气清洁部而吸入到主体外壳103内的室内的空气经由加湿部从排气口 102 向室内排出,或者经由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112的支路风路113从排气口 102向室内排出。说明这种结构的空气清洁及加湿动作。由水箱105向水槽108供给水,从而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框部111的供水部Iio和加湿过滤器部109的一部分成为始终浸在该水中的状态。在此,通过利用作为旋转部的电动机114使加湿过滤器框部111旋转,从而汲水后的供水部 110和加湿过滤器部109旋转。通过供水部110汲上的水在供水部110上部附近滴落,从而润湿加湿过滤器部109。即,通过利用电动机114使加湿过滤器框部111持续旋转,从而加湿过滤器部109始终保持在保持有水的状态。在此,通过使鼓风部112动作,从而从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向主体外壳103内吸入空气。然后,空气通过在主体外壳103内具备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和保持有水的加湿过滤器部109而成为加湿清洁空气,然后从排气口 102向室内排出。另外,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112的支路风路113设在加湿过滤器部109的大致上方。因此,主要从第一吸气口 IOla吸入的空气成为以下两个路径的空气,S卩,经由空气清洁部通过加湿过滤器部109而吸入鼓风部112的空气和经由空气清洁部通过支路风路 113而由鼓风部112吸入的空气这两个路径的空气,以上两个路径的空气经由鼓风部112从排气口 102向室内排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前表面装饰板104、空气清洁部、 加湿部的结构。具体而言,空气清洁部位于前表面装饰板104和加湿部之间的风路,其以空气清洁部的上端部比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主体外壳103的内部方向进入的方式倾斜。S卩,在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的风路风下游侧的与前表面装饰板104 对置的位置设有空气清洁部。此外,在空气清洁部的风路风下游侧具备加湿部,空气清洁部以空气清洁部的上端部比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主体外壳103内部方向进入的方式倾斜。S卩,如图9所示,在上下前后动作的前表面装饰板104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上点的情况下,在空气清洁部的下部,在主体外壳103的前表面下部设置的第二吸气口 IOlb成为全开。从第二吸气口 IOlb吸入的室内空气通过空气清洁部而流向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另一方面,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从设于主体外壳103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一吸气口 IOla吸入的室内空气流入空气清洁部。在此,空气清洁部以空气清洁部的上端部比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主体外壳103内部方向进入的方式倾斜。因此,如图8所示,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和前表面装饰板104之间形成比空气清洁部的下部和前表面装饰板104之间的空间大的空间。利用该空间,能够容易使从第一吸气口 IOla吸入的室内空气均勻地流向空气清洁部的上部。利用所述结果,能够使加湿清洁空气的风量增加,并且能够提高加湿能力。另外,加湿部由水槽108、加湿过滤器部109、加湿过滤器框部111和旋转部形成。 具体而言,水槽108为顶面开口的大致横向长的箱形状,且具备从水槽108的长边部的侧壁部的上端即长边侧壁上端部向上方伸出的轴承部。通过水箱105向水槽108供给一定量的水。加湿过滤器框部111在中央部具备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安装在从水槽108的长边部的侧壁部的上端即长边侧壁上端部向上方伸出的轴承部上。这样一来,加湿过滤器框部111 的供水部110及加湿过滤器部109周缘部的一部分始终浸入水槽108的水中,并且设置成旋转自如。该设置成旋转自如的加湿过滤器框部111及加湿过滤器部109在作为旋转部的电动机114的作用下旋转。S卩,空气清洁部倾斜成空气清洁部的上端部比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主体外壳 103内部方向进入。因此,能够在加湿部和空气清洁部之间、尤其是位于加湿部的下部的水槽108和空气清洁部之间形成空间。其结果是,从与作为空气清洁部的下部的加湿部的水槽108对置的位置吸入的空气容易流入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另外,在风路的空气清洁部的风下游侧的下部具备加湿部。具体而言,在与前表面装饰板104对置的位置设置空气清洁部,在风路上的空气清洁部的风下游侧具备加湿部。 在此,空气清洁部为纵向长的箱形状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其过滤材料折成折皱形状。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的下端面和作为加湿部的顶面开口的大致横向长的箱形状的水槽108底面的高度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S卩,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的下端面和水槽108底面的高度位于大致相同的高度,空气清洁部倾斜成空气清洁部的上端部比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主体外壳103内部方向进入。因此,在加湿部和空气清洁部之间尤其是在位于加湿部的下部的水槽108和空气清洁部之间的空间进一步变大。此外,从与作为空气清洁部的下部的加湿部的水槽108对置的位置吸入的空气更加容易流入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另外,鼓风部112包括壳体115、在壳体115内配设的电动机114和固定于电动机 114的旋转轴上的叶片117。此外,在与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位置设有壳体115的壳体吸入口 118。在与叶片117对置的位置具备圆形的孔即壳体吸入口 118。壳体吸入口 118配置在与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位置上。S卩,通过使鼓风部112动作,从第一吸气口 IOla及第二吸气口 IOlb向主体外壳 103内吸入空气。该空气通过在主体外壳103内具备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的下部。然后, 该空气在空气清洁过滤器107和加湿部的水槽108之间以沿着作为水槽108的长边部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侧的一个侧壁部的方式向加湿过滤器部109的方向即上方流动。接下来,通过加湿部的水槽108侧壁部的上部使风向从上方向变为大致水平方向,然后通过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109,并流向与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壳体吸入口 118。在此,由于壳体吸入口 118位于与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位置,所以通过加湿过滤器部109的空气在不大幅度地改变风向的情况下流向壳体吸入口 118,从而能够减小风路压力损失。另外,壳体吸入口 118的周缘部的下部形成在比作为加湿部的水槽108的上端部高的位置。具体而言,壳体吸入口 118与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并且,壳体吸入口 118的周缘部的下部位于比作为水槽108的长边部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侧的一侧壁部的上端部
高的位置。S卩,通过使鼓风部112动作,从第二吸气口 IOlb向主体外壳103内吸入空气,该空气通过在主体外壳103内具备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的下部。然后,在空气清洁过滤器107和水槽108之间以沿着作为水槽108的长边部的空气清洁过滤器107侧的一个侧壁部的方式向加湿过滤器部109的方向即上方流动。接下来,利用水槽108侧壁部的上部使风向从上方向变为大致水平方向,并通过加湿过滤器部109而流向与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壳体吸入口 118。在此,壳体吸入口 118位于与加湿过滤器部109对置的位置,而且壳体吸入口 118的周缘部的下部位于比水槽108的上端部高的位置。因此,通过加湿过滤器部109的空气碰到作为水槽108的长边部的鼓风部112侧的一个侧壁部的情况下减少,而其流入壳体吸入口 118,所以能够降低风路压力损失。另外,如图10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的情况下,前表面装饰板104设置成与风路中的空气清洁部的风上游侧面大致平行。此外,如图8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中间点的情况下,前表面装饰板104与空气清洁部的水平距离在空气清洁部的上方比在空气清洁部的下部长。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位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的情况下,前表面装饰板104与空气清洁部的风路风上游侧面大致平行。即,由主体外壳103的两侧面部和大致纵向长的四边平板形状的前表面装饰板104形成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形状成为大致纵向长的四边形状。第一吸气口 IOla的水平方向的距离从空气清洁部的下部到上部均大致相同。在此,如图8所示,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移动到中间点的情况下,前表面装饰板104与空气清洁部的水平距离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比在空气清洁部的下部长。即,由主体外壳103的两侧面部和大致纵向长的四边平板形状的前表面装饰板104形成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形状成为大致梯形形状。从空气清洁部的下部越往上部,第一吸气口 IOla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越变长。S卩,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移动到中间点的情况下,前表面装饰板104与空气清洁部的水平距离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比在空气清洁部的下部长。因此,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开口面积增加,并且,与空气清洁部的上部的前表面装饰板104之间的空间扩大。利用该空间从第一吸气口 IOla 吸入的室内空气容易均勻地流向空气清洁部的上部。另外,使前表面装饰板104上下前后动作的驱动部106由轴部和转动部形成,所述转动部设在轴部的一端侧以使以该轴部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上下转动。在轴部的另一端侧设置前表面装饰板104,驱动部106在前表面装饰板104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两处。该上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比下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长。具体而言,在主体外壳103内的前表面侧的四处的角部附近设有四个驱动部106。 驱动部106由轴部和转动部形成,且转动部在轴部的一端侧设置成使以轴部的一端为中心另一端上下转动。四个驱动部106中的在作为主体外壳103内的前表面侧的上部两处的角部附近设置的两个上部的驱动部106的、成为旋转中心的轴部的一端位于相同的旋转轴上。同样,在作为主体外壳3内的前表面侧的下部两处的角部附近设置的两个下部的驱动部106的、成为旋转中心的轴部的一端位于相同的旋转轴上。在此,作为上部的驱动部106 的轴部的长度比作为下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长。S卩,在前表面装饰板104在驱动部106的作用下从最下点移动到中间点的情况下,
13作为驱动部的转动部以轴部的一端为中心地使在另一端固定的前表面装饰板104从驱动范围内的最下点向中间点移动。即,轴部的另一端边以轴部的一端为中心地远离主体外壳 103边向上方移动。在此,由于上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比下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长,所以空气清洁部的上部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开口尺寸增加,并且与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的前表面装饰板104之间的空间扩大。利用该空间使从第一吸气口 IOla吸入的室内空气容易均勻地流向空气清洁部的上部。另外,通过仅改变上部的驱动部106及下部的驱动部106的轴部的长度,能够容易地调整在空气清洁部的上部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开口尺寸和在空气清洁部的下部的水平方向的第一吸气口 IOla的开口尺寸的平衡。(实施方式3)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12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剖视图,图13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的主视图,图14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的剖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 201和排气口 202的纵向长的箱型的主体外壳203、在主体外壳203内设置的空气清洁部和加湿部。在主体外壳203 的侧面上设置有吸气口 201,而在主体外壳203的顶面上设置有排气口 202。空气清洁部为将折成折皱状的过滤材料固定到画框状的框上的空气清洁过滤器 205,其设在吸气口 201的附近。从主体外壳203的吸气口 201吸入的空气首先流入空气清洁过滤器205。加湿部由放湿部分、水供给部分、使放湿部分旋转的旋转部形成。放湿部分由圆板状的加湿过滤器部206和固定加湿过滤器部206并设置成旋转自如的加湿过滤器框部207形成。加湿过滤器框部207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209。加湿过滤器部206在保持有水的状态下使空气通过加湿过滤器部206,由此水气化,从排气口 202向室内喷出高湿度的空气。加湿过滤器框部207以夹着加湿过滤器部206的方式固定。另外,加湿过滤器框部207具备水供给部分和放湿部分。水供给部分在加湿过滤器部206的下部设置大致碗状的水槽208,且在水槽208上具备供给一定的水的水箱204。加湿过滤器框部207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209。加湿过滤器框部207设置成供水部209和加湿过滤器部206的一部分始终浸入供给到水槽208的水中。电动机210为使供水部209和加湿过滤器部206旋转的旋转部。通过鼓风部211从吸气口 201吸入到主体外壳203内的空气依次经由空气清洁过滤器205、加湿过滤器部206向排气口 202被鼓风。在从吸气口 201到排气口 202的风路中的加湿过滤器部206的下游侧具备鼓风部211。以下,说明这种结构的空气清洁及加湿动作。从水箱204供给水,以使在水槽内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供水部209和加湿过滤器部206的一部分成为始终浸入该水中的状态。 在此,通过电动机210使供水部209和加湿过滤器部206旋转,利用供水部209汲上的水在供水部209上部附近滴落。于是,加湿过滤器部206被润湿。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设有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 211的支路风路212。而且,加湿过滤器部206和支路风路212设置在与鼓风部211的鼓风部吸入口 213对置的位置。即,支路风路212实现以不经由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206的方式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211。具备与从吸气口 201向主体外壳203内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清洁过滤器205并经由加湿过滤器部206被鼓风部211鼓风的空气清洁加湿风路不同的、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经由支路风路212被鼓风部211鼓风的空气清洁风路。这样,在作为加湿部的圆板状的加湿过滤器部206的下游侧具备鼓风部211,并设置有连接空气清洁过滤器205和鼓风部211的支路风路212。而且,在与鼓风部吸入口 213 对置的位置具备加湿过滤器部206和支路风路212。因此,在从吸气口 201吸入的空气中, 经由空气清洁过滤器205而通过加湿过滤器部206向鼓风部211吸入的空气和通过支路风路212而由鼓风部211吸入的空气这两个路径的空气从排气口 202向室内排出。其结果是,被吸入的空气通过加湿过滤器部206的次数为一次,并且,空气的气流在加湿过滤器部206不转换方向地被鼓风。即,空气清洁加湿风路中的加湿过滤器部206 的空气的气流成为一条直线,从而能够减小风路带来的通风阻力。而且,由于设有不经由加湿部的支路风路212,因此,在空气清洁风路中,没有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通风阻力,而替代于此地变为支路风路212的通风阻力,所以通风阻力变小。其结果是,能够使加湿空气和清洁空气的风量增加。另外,空气清洁过滤器205设在与鼓风部吸入口 213对置的位置,其面积比加湿过滤器部206大,且比供水部209的上端突出。在从吸气口 201到排气口 202的风路中,从空气清洁部通向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风路的截面积从空气清洁部的面积逐渐变窄为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S卩,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面积比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大,其大的部分从加湿部的供水部209的上端突出。因此,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通向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风路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面积逐渐变窄为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其变狭的部分为从加湿部的供水部209的上端突出的空气清洁过滤器部分。这样,由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面积比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大,所以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通风阻力小。另外,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通向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风路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面积逐渐变窄为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因此,在该风路中风路截面积没有急剧的变化,所以通风阻力变小,从而能够增加风量。另外,支路风路212设在供水部209的上部。即,主要是通过空气清洁过滤器205 部分的空气流入支路风路212。另外,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的面积逐渐变窄为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面积的风路中的空气沿着风路上部而流入从空气清洁过滤器205朝向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风路。因此,通风阻力变小,从而能够使加湿空气和清洁空气的风量增加。另外,鼓风部吸入口 213的中心位于比加湿部的旋转轴靠上部。即,由于空气清洁风路的空气的气流成为大致一条直线而能够减小风路带来的通风阻力,从而能够使加湿空气和清洁空气的风量增加。另外,鼓风部吸入口 213的中心位于供水部209从驱动范围内的最上点附近起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在此,在连结供水部209供水的最上点和旋转轴的中心的垂直面, 加湿过滤器部206被分为供水部209从最上点附近起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面和上游侧面。由于供水部209在最上点附近向加湿过滤器部206供水并且通过该供水使加湿过滤器部206含水,所以供水部209从最上点附近起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面的加湿过滤器部 206比上游侧面的加湿过滤器部206含有更多的水。通过使鼓风部吸入口 213的中心位于供水部209从最上点附近起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由此,与上游侧面的加湿过滤器部 206相比,更多空气流向下游侧面的加湿过滤器部206。因此,通过使多量的空气流向含有多量的水的加湿过滤器部206的部分,从而提高加湿性能。另外,鼓风部吸入口 213侧的吹出面具有向空气清洁部侧倾斜的倾斜面214,以使从鼓风部211的吹出口 215向排气口 202扩大。S卩,鼓风部吸入口 213侧的吹出面具备向空气清洁部侧倾斜的倾斜面214,以使从鼓风部211的吹出口 215向排气口 202逐渐扩大。 从鼓风部211的吹出口 215吹出的空气经由向排气口 202逐渐扩大的风路从排气口 202向室内排气。因此,由于该风路中的通风阻力变小且能够进一步增大排气口 202,从而在排气口 202的通风阻力也减小,能够使加湿空气和清洁空气的风量增加。另外,倾斜面214为弯曲形状。S卩,鼓风部211的吹出面的倾斜面214为在从鼓风部211的吹出口 215吹出的空气向排气口 202逐渐扩散的风路内弯曲成凸状的弯曲形状。 由于空气沿着该弯曲形状的倾斜面吹出即向主体外壳203的前面方向吹出,所以吹出空气的吹出范围变大。另外,由于排气口 202具备可转动的风向板216,从而能够容易地调节风向。另外,由于风向板216在鼓风部211的电动机210固定侧的吹出面侧具有转动的中心,所以能够容易地向主体外壳203的前面方向吹出气体。因此,在主体外壳203靠近室内的墙壁配置的情况下,能够向室内中央方向吹出气体。(实施方式4)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立体图,图16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剖视图,图17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加湿部及整流部的立体剖视图,图18是该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 301及排气口 302的纵向长的箱型的主体外壳303、主体外壳303内的空气清洁部和加湿部。在主体外壳303的侧面设有吸气口 301,在主体外壳303的顶面设有排气口 302。空气清洁部为将折成折皱状的过滤材料固定于画框状的框体上的空气清洁过滤器305,其设置在吸气口 301的附近。从主体外壳303的吸气口 301吸入的空气流入空气清洁过滤器305。加湿部由放湿部分、水供给部分、使放湿部分旋转的旋转部形成。放湿部分由圆板状的加湿过滤器部306、固定加湿过滤器部306并设置成旋转自如的加湿过滤器框部307形成。加湿过滤器部306具有保持水的性质。加湿过滤器部306 使空气通过保持有水的状态下的加湿过滤器部306由此水气化,从而从排气口 302喷出高湿度的空气。加湿过滤器框部307在中央部固定加湿过滤器部306,且在外周部具备作为水供给部分的供水部308。水供给部分包括在加湿过滤器部306的下部设置的大致碗状的水槽309、向水槽 309供给一定的水的水箱304、向加湿过滤器部306供给水的供水部308。加湿过滤器框部 307设置成加湿过滤器部306的一部分和供水部308始终浸入被供给到水槽309中的水中, 其具备作为使供水部308旋转的旋转部的电动机310。
图16所示的鼓风部311设置用于从吸气口 301向主体外壳303内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依次通过空气清洁过滤器305和作为加湿部的加湿过滤器部306而向排气口 302鼓风。鼓风部311设在加湿过滤器部306的下游侧,在与加湿过滤器部306对置的风路面上设置鼓风部311的鼓风部吸入口 312。以下,说明这种结构的空气清洁及加湿动作。由水箱304向水槽309供给水,以使始终保持一定的水位。作为加湿部的水供给部的供水部308和加湿过滤器部306的一部分成为始终浸入该水中的状态。在此,通过作为旋转部的电动机310使加湿过滤器框部307旋转。然后,汲起水的供水部308和加湿过滤器部306旋转,通过供水部308汲上的水在供水部308上部附近滴落,从而将加湿过滤器部306润湿。即,通过利用电动机310使加湿过滤器框部307持续旋转,加湿过滤器部306 成为始终保持有水的状态。在此,通过使鼓风部311动作,从吸气口 301向主体外壳303内吸入空气。然后, 空气通过在主体外壳303内所具备的空气清洁过滤器305和保持有水的状态的加湿过滤器部306而成为加湿清洁空气,并从排气口 302向室内排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空气清洁装置的特征在于支路风路313和整流部314。具体而言,具备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311的支路风路313,且在加湿过滤器部306的大致上部设有支路风路313。此外,在与加湿过滤器部306对置的风路面上具备鼓风部吸入口 312,在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周缘部设有整流部314。S卩,连接空气清洁部和鼓风部311的支路风路313设在加湿过滤器部306的大致上部。因此,从吸气口 301吸入的空气分支成经由空气清洁部且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而被鼓风部311吸入的空气、通过支路风路313而由鼓风部311吸入的空气这两个路径的空气。然后,两个路径的空气通过鼓风部311从排气口 302向室内排出。其结果是,由于设置不经由加湿过滤器部306的支路风路313,所以通风阻力变小。而且,由于在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周缘部设有整流部314,所以通过空气清洁部的大致上部的清洁空气的一部分通过整流部314而引导向加湿过滤器部306,通过加湿过滤器部 306的风量增大,从而能够提高加湿能力。根据这些结果,能够增多加湿清洁空气的风量,并且能够提高加湿能力。另外,整流部314由位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周缘部且向加湿过滤器部306侧突出的圆环状的突起部315构成。即,通过空气清洁部的大致上部的清洁空气的一部分碰到突起部315,其流速变缓并且风向变化为从突起部315流向加湿过滤器部306方向。因此, 通过空气清洁部的大致中央部的清洁空气的一部分被从空气清洁部流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 的支路风路313内的气流拉引。避开加湿过滤器部306而流入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清洁空气的流动变化为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这样,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的风量增加,由此能够在增多加湿清洁空气的风量的同时提高加湿能力。另外,突起部315的外周部具备沿着相对于鼓风部吸入口 312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面部316。具体而言,突起部315的外周部为圆柱形状,突起部315的中心轴通过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中心且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面垂直相交。S卩,通过空气清洁部的大致上部的清洁空气的一部分碰到垂直面部316,由此,清洁空气的流速变缓。另外,清洁空气的风向变化为沿着垂直面部316从突起部315流向加湿过滤器部306的方向。因此,通过空气清洁部的大致中央部的清洁空气的一部分被从空气清洁部直接流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支路风路313的气流拉引。避开加湿过滤器部306 而流入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清洁空气的气流变化为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这样,通过增加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的风量,能够增多加湿清洁空气的风量且提高加湿能力。另外,突起部315的内周部在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外周部朝向内周部方向具备曲面形状的曲面部。具体而言,以由突起部315的内周包围的面积从加湿过滤器部306侧朝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侧逐渐减小的方式将突起部315的内周部成为曲面形状,其曲面向内侧鼓起。即,突起部315的内侧的通风面积从加湿过滤器部306侧到鼓风部吸入口 312 平缓地减小。此外,该曲面部具有对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而紊乱的空气的气流进行整流、 对流入鼓风部311的空气的气流进行整流的作用。另外,加湿过滤器部306的面积比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面积大,加湿过滤器部306 的中心配置在比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中心低的位置。具体而言,加湿部为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碗状,其由水槽309、加湿过滤器框部307、加湿过滤器部306形成。在此,水槽309由水箱304供给有一定的水。加湿过滤器框部307旋转自如地设在从水槽309的侧壁部的上端即侧壁上端部318向上方伸出的轴承部317上。加湿过滤器部306为固定在加湿过滤器框部307的圆板形状。在与加湿过滤器部306对置的位置具备鼓风部吸入口 312。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开口上端部的高度比加湿过滤器框部307的上端部的高度高,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开口下端部的高度比水槽309的侧壁部的侧壁上端部318的高度高。S卩,不会因水槽309的侧壁部堵塞鼓风部吸入口 312。鼓风部吸入口 312被堵塞的面积仅存在于从水槽309的侧壁部的侧壁上端部318向上方伸出的轴承部317,从而能够使风量增加而提高加湿能力。(实施方式5)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清洁装置。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 的空气清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空气清洁装置与实施方式4的区别点为图19所示的整流部 3Ha。整流部31 设置在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周缘部,其由向加湿过滤器部306侧突出的圆环状的突起部31 构成。突起部31 的高度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上部到下部逐渐变低。具体而言,随着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上部朝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下部,突起部 315a的高度变低,其在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下端部与鼓风部311的外壁319的高度相同。即,通过使用整流部31 ,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并沿着外壁319而流入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清洁加湿空气中的、通过从支路风路313离开距离而难以受到影响的加湿过滤器部306的大致下部的空气流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大致下部。此时,由于突起部31 的高度从上部向下部逐渐降低,所以在大致下部空气阻力变低,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的风量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加湿能力。(实施方式6)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清洁装置。图2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清洁装置的鼓风部的简要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4的空气清洁装置相同的构成要件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空气清洁装置与实施方式4的区别点为图20所示的整流部 314b。整流部314b由设在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周缘部且在加湿过滤器部306侧仅上部突出的圆环状的突起部31 构成。突起部31 仅设置在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中心部起的上半部分上。即,通过使用整流部314b,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并沿着外壁319流入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清洁加湿空气中的、通过从支路风路313离开距离而难以受到影响的加湿过滤器部306的大致下部的空气流向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大致下部。此时,由于在从鼓风部吸入口 312的中心部起的下半部分没有突起部315b,所以在大致下部空气阻力变低,通过加湿过滤器部306的风量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加湿能力。
0156]产业上的可利用性0157]采用以上方式的本发明的空气清洁0158]符号说明0159]1、101、201、301吸气口0160]IaUOla 第一吸气口0161]IbUOlb 第二吸气口0162]2、102、202、302排气口0163]3、103、203、303主体外壳0164]4空气清洁部0165]4a、107、205、305空气清洁过滤器0166]5加湿部0167]fe、108、208、309水槽0168]5b、109、206、306加湿过滤器部0169]5c、110、209、308供水部0170]5d、lll、207、307加湿过滤器框部0171]5e、105、204、304水箱0172]6、112、211、311鼓风部0173]7、104前表面装饰板0174]7a铁板部0175]8、106 驱动部0176]8a轴部0177]8b转动部0178]8c磁铁部0179]9、216风向板0180]10装拆部0181]113、212、313 支路风路0182]114,210,310 电动机
19
118壳体吸入口
213>312鼓风部吸入口
214倾斜面
215吹出口
314、3Ha、314b 整流部
315,315a,315b 突起部
316垂直面部
317轴承部
318侧壁上端部
319外壁
权利要求
1.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设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空气清洁部;鼓风部,该鼓风部从所述吸气口将室内的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清洁部吸入到所述主体外壳内且设在从所述吸气口到所述排气口的风路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口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一吸气口、设置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前表面下部的第二吸气口,在所述主体外壳的前表面设置有前表面装饰板,通过使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动作,从而使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中的至少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可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所述前表面装饰板前后动作,从而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可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前后动作的驱动部包括轴部和转动部,该转动部设在所述轴部的一端侧以使以所述一端为中心另一端上下转动,在所述另一端侧设置所述前表面装饰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驱动范围的最下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及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驱动范围的中间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开口面积最大,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在最大与最小中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驱动范围的最上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在最大与最小中间,所述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最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与所述空气清洁部之间设有风向板,所述风向板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最上点的情况下位于比所述前表面装饰板靠下方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向板以上端比下端接近所述空气清洁部的方式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装拆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和所述轴部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装拆部能够装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拆部中,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上设有铁板部,在所述轴部的另一端设有磁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清洁部为折成折皱形状的集尘过滤器,所述集尘过滤器的折痕为水平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风路中的所述空气清洁部与所述鼓风部之间具备加湿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清洁部以上端部比所述空气清洁部的下端部向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方向进入的方式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包括积存水的水槽、周缘部的一部分始终浸于所述水槽的水中的加湿过滤器部、固定所述加湿过滤器部且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的加湿过滤器框部、使所述加湿过滤器框部旋转的旋转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设置在所述风路的风下游侧的下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部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配设的电动机、固定在所述电动机的旋转轴上的叶片,并且在与所述加湿过滤器部对置的位置设置所述壳体的壳体吸入口。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吸入口的周缘部的下部配置在比所述水槽的上端部高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驱动范围的最下点的情况下,所述前表面装饰板设置成与所述风路的风上游侧面平行,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位于驱动范围的中间点的情况下,所述前表面装饰板与所述空气清洁部的水平距离在所述空气清洁部的上部比在所述空气清洁部的下部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在所述前表面装饰板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两处,上部的所述驱动部的轴部的长度比下部的所述驱动部的轴部的长度长。
20.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设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空气清洁部和加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包括圆板状的加湿过滤器、固定所述加湿过滤器且设置成旋转自如的加湿过滤器框、在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下部设置的碗状的水槽、向所述水槽供给水的水箱、使所述加湿过滤器框旋转的旋转部,所述加湿过滤器框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所述加湿过滤器框设置成所述供水部和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一部分始终浸于供给到所述水槽的水中,并且还设有鼓风部,该鼓风部进行鼓风以使从所述吸气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空气清洁部和所述加湿过滤器而朝向所述排气口,所述鼓风部设在从所述吸气口到所述排气口的风路中的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下游侧,并且,设置有连接所述空气清洁部和所述鼓风部的支路风路,而且所述加湿过滤器和所述支路风路设置在与所述鼓风部的鼓风部吸入口对置的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清洁部设在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对置的位置,其面积比所述加湿过滤器的面积大且比所述供水部的上端突出,在从所述吸气口到所述排气口的风路中,从所述空气清洁部向所述加湿过滤器的所述风路的截面积从所述空气清洁部的面积变窄到所述加湿过滤器的面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路风路设在所述供水部的上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中心位于比所述加湿部的旋转轴靠上部的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中心位于所述供水部从驱动范围的最上点起旋转的旋转方向的下游侧的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侧的吹出面具有向所述空气清洁部侧倾斜的倾斜面,以使从所述鼓风部的吹出口向所述排气口扩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面为弯曲形状。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气口具备设置成能够转动的风向板。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板在所述鼓风部的电动机固定侧的吹出面侧具有转动的中心。
29.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设在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空气清洁部和加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部包括圆板状的加湿过滤器、固定所述加湿过滤器且设置成旋转自如的加湿过滤器框、在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下部设置的碗状的水槽、向所述水槽供给水的水箱、使所述加湿过滤器框旋转的旋转部,所述加湿过滤器框在外周部具备供水部,所述加湿过滤器框设置成所述供水部和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一部分始终浸于供给到所述水槽的水中,并且还设有鼓风部,该鼓风部进行鼓风以使从所述吸气口吸入到所述主体外壳内的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空气清洁部和所述加湿过滤器而朝向所述排气口,所述鼓风部设在从所述吸气口到所述排气口的风路中的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下游侧,并且,具备连接所述空气清洁部和所述鼓风部的支路风路,所述支路风路设在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上部,在与所述加湿过滤器对置的所述风路的面上具备所述鼓风部的鼓风部吸入口,在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周缘部设有整流部。
30.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由向所述加湿过滤器侧突出的圆环状的突起部构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外周部具备沿着相对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垂直面部。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内周部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外周部向内周部方向具备曲面部。
33.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过滤器的面积比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面积大,所述加湿过滤器的中心配置在比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中心低的位置。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的高度从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上部到下部变低。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空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部仅设在比所述鼓风部吸入口的中心部靠上的上半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清洁装置,其具备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的主体外壳、设在主体外壳内的空气清洁部、在从吸气口将室内的空气经由空气清洁部向主体外壳内吸入并从排气口向室内排出的风路上设置的鼓风部,吸气口包括设置在主体外壳的至少一个侧面上的第一吸气口、设置在主体外壳的前表面下部的第二吸气口,在主体外壳的前表面设有前表面装饰板,通过使前表面装饰板上下动作而使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中的至少第二吸气口的开口面积可变。
文档编号B01D46/00GK102216692SQ20098014591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7日
发明者木下刚, 森丰, 石黑真衣, 野津仁志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