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置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8142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置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置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呈椭圆形,中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锥体,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喷淋装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观察镜,在圆柱体上设有固定支座,在所述进料口上连接有封盖,在所述倒锥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将出料阀打开,先将留在底部的固体取出,然后当流出的是清液时,通过泵泵入下一道工序中,这样就能得到很纯的上清液,不溶的固体也能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种静置釜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置釜。
【背景技术】
[0003]静置工序是很多化工生产中所必不可少一个步骤,比如说两种物质反应后要进行脱色,然后再将上清液进行过滤,那么此时就需要用到静置设备,目前我们都是采用一个上面开口的槽,通常静置后直接从槽开口处将上清液取出,但是静置后会有固体产生,这种设备取出上清液很容易,但是要想将留在底部的固体取出比较麻烦,而且不易清洗干净。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静置效果好、
易清洗的静置釜。
[000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置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呈椭圆形,中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锥体,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喷淋装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观察镜,在所述圆柱体上设有固定支座,在所述进料口上连接有封盖,在所述倒锥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
[0006]作为本发明的改进,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二观察镜和第三观察
镜。`
[000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锥体的锥角为90°。
[0008]所述固定支座有两个并对称设置。
[0009]所述第一观察镜与所述罐体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罐体内腔相通。
[00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采用本发明,将出料阀打开,先将留在底部的固体取出,然后当流出的是清液时,通过泵泵入下一道工序中,这样就能得到很纯的上清液,不溶的固体也能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静置釜,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I的顶部呈椭圆形,中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锥体,当罐体I内液体需要快速冷却下来的话,在所述罐体I的外壁上设有喷淋装置(未画出);在所述罐体I的顶部设有进料口 2和第一观察镜3,所述第一观察镜3与所述罐体I之间设有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与所述罐体I内腔相通。在所述圆柱体上设有固定支座5,所述固定支座5有两个并对称设置。
[0014]在所述进料口 2上连接有封盖6,在所述倒锥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7,在所述出料管7上安装有出料阀8。
[0015]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二观察镜(未画出)和第三观察镜(未画出)。
[0016]上述倒锥体的锥角为90°。
[0017]使用时,通过进料口 2将需要静置的物料输送进罐体I内,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出料阀打开,先将留在底部的固体取出,然后当流出的是清液时,通过泵泵入下一道工序中。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静置釜,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呈椭圆形,中部呈圆柱体、底部呈倒锥体,在所述罐体的外壁上设有喷淋装置;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和第一观察镜,在所述圆柱体上设有固定支座,在所述进料口上连接有封盖,在所述倒锥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料管,在所述出料管上安装有出料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第二观察镜和第三观察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静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倒锥体的锥角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座有两个并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镜与所述罐体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罐体内腔相通。
【文档编号】B01D21/02GK103768838SQ201210402154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
【发明者】马步强 申请人:南京恒安树脂化学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