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气水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832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立式气水分离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气水分离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气水分离罐,设有罐体,罐体下端设有出水口,上端设有出气口,罐体上部侧面设有进液管,其特征在于罐体内上部设有气水引导管,气水引导管呈“U”形,气水引导管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另一端出口正对罐体内壁,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离效果高等优点。
【专利说明】立式气水分离罐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气水分离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立式气水分离罐。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化工厂通常采用水环式真空泵对化工气体进行抽送,考虑到工作液的循环利用,化工气体和水分离时通常采用立式分离罐进行分离,这种立式气水分离罐包括罐体,罐体下端设有出水口,上端设有出气口,罐体上部侧面设有进液管,进液管外端与真空泵相连通,内端出液口正对罐体下方,真空泵将要分离的化工气体通过进液管输送到气水分离罐中进行分离,其不足是:由于进液口正对罐体下部,带有气水的混合物在冲击力的作用下,与罐体下端的水发生碰撞,使部分水形成气雾而随气体喷溅出去,导致分离后的气体含水过多,造成后序工序催化剂的失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离效果高的立式气水分离罐。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立式气水分离罐,设有罐体,罐体下端设有出水口,上端设有出气口,罐体上部侧面设有进液管,其特征在于罐体内上部设有气水引导管,气水引导管呈“U”形,气水引导管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另一端出口正对罐体内壁,使带有气水的混合物在气水引导管的引导下,以较高流速随气水引导管的形状做旋转运动,由于气水比重的不同,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缓冲作用下,将气水混合物抛向罐体内壁,气水混合物冲击罐体后,利用流向急速转换的方式,水向下流,而气体则向上升腾,形成气水分离。
[0005]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离效果高等优点。
[0006]【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0008]附图标记:罐体1、出水口 2、出气口 3、进液管4、气水引导管5。
[0009]【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立式气水分离罐,设有罐体1,罐体I下端设有出水口 2,上端设有出气口 3,罐体I上部侧面设有进液管4,其特征在于罐体I内上部设有气水引导管5,气水引导管5呈“U”形,气水引导管5 —端与进液管4相连通,另一端出口正对罐体内壁,使带有气水的混合物在气水引导管5的引导下,以较高流速随气水引导管的形状做旋转运动,由于气水比重的不同,在离心力和惯性力的缓冲作用下,将气水混合物抛向罐体内壁,气水混合物冲击罐体后,利用流向急速转换的方式,水向下流,而气体则向上升腾,形成气水分离。
[0010]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分离效果高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立式气水分离罐,设有罐体,罐体下端设有出水口,上端设有出气口,罐体上部侧面设有进液管,其特征在于罐体内上部设有气水引导管,气水引导管呈“U”形,气水引导管一端与进液管相连通,另一端出口正对罐体内壁。
【文档编号】B01D19/00GK103768829SQ20121041678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8日
【发明者】于泳水, 王家斌, 姜绍东, 林海, 韩旭 申请人:山东双轮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