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385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其在该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一板式换热器,该结构实现了脱附加热循环系统内气体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自持燃烧浓度时再引入催化床的工艺设想,使预热后的催化床能快速进入自持燃烧状态,使催化燃烧产生的热反馈足以维持催化床温度,并使板式换热器获得足够热源,达到设计工况要求,有效发挥作用。为减少辅助加热、节省能耗创造条件。
【专利说明】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吸附床领域,尤其是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
【背景技术】
[0002]PM2.5中对人们身体危害最大的莫过于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现有技术中对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主要采用催化床燃烧法,由吸附床对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浓缩后,再进行脱附进入催化床燃烧,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燃烧后的气体温度较高通过板式换热器回收燃烧热并将其用于脱附加热和维持催化系统工艺温度要求,现有吸附床从开始脱附加热时循环系统即接入催化床。由于初始段和末段气体中VOCs浓度低,产生的燃烧热不能满足系统“自持”运行需求,维持催化床温度和吸附床脱附加热只能依靠辅助热源长时间进行补充,因此造成系统运行能耗很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该吸附床结构布置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输出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可控,为持续节能提供了保障。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其在该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一板式换热器。
[0006]而且,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
[0007]而且,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催化气进口、催化气出口、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该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脱附送气入口连接的管道通过三通阀连通到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
[0008]而且,所述的吸附床上设置有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以及净化气体出□。
[0009]而且,所述的吸附床上设置有脱附废气输出口以及脱附气体输入口。
[0010]而且,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温度传感器。
[0011]而且,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
[0012]而且,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差压计。
[0013]而且,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管道温度传感器。
[0014]而且,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
[0015]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0016]1、本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其在该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一板式换热器,该结构实现了脱附加热循环系统内气体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自持燃烧浓度时再引入催化床的工艺设想,使预热后的催化床能快速进入自持燃烧状态,使催化燃烧产生的热反馈足以维持催化床温度,并使板式换热器获得足够热源,为吸附床继续脱附提供热能,并同时为下一台吸附床进行脱附预热,达到设计工况要求,有效发挥作用。为减少辅助加热、节省能耗创造条件。
[0017]2、本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达到催化床自持燃烧浓度再将脱附后的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引入到催化床进行催化燃烧,保证了催化床温度,防止了入床气体对催化床的“吹冷”作用,有效防止催化剂中毒。
[0018]3、本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中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催化气进口、催化气出口、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该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脱附送气入口连接的管道通过三通阀连通到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该结构能够将已经自持燃烧的催化床催化尾气送入板式换热器通过热交换达到吸附床内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脱附温度,可以即使关闭电加热器以节约电能,尤其对于多个吸附床连接在净化系统中循环脱附时,吸附床输出浓度既能满足催化床自持燃烧浓度,自身脱附时循环气体温度可以通过板式换热器满足,实现了只在初始加热使用电加热器,其余时间可以关闭电加热器实现整个净化系统的自持供热,大大节省了电能。
[0019]4、本发明结构布置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输出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可控,为持续节能提供了保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2,该吸附床上设置有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 3以及净化气体出口 21,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通过管道连接过滤器以及阻火器,阻火器通过管道连接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源,吸附床的净化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排放主风机实现直接处理后的洁净气体直接排放,吸附床上设置有脱附废气输出口 20以及脱附气体输入口 1,该脱附废气输出口通过管道可以直接连接催化床,也可以经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后再进入催化床,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温度传感器5、吸附床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19以及差压计18,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 22,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7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11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8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 4,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一板式换热器13,进一步说板式换热器可以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也可以串联,本发明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 17、催化尾气出口 12、催化气进口 15、催化气出口 16、脱附送气入口 10以及脱附送气出口 14,该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脱附送气入口连接的管道通过三通阀9连通到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该结构实现了吸附床在脱附时输出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以及温度的控制,有利于实现催化床的自持燃烧,大幅度降低整个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处理系统中电加热器的开启率,实现节能降耗,管道上设置有管道温度传感器6,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23。
[0023]本发明能够提供输出浓度可控的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使催化床可以进行稳定持续的自持燃烧,通过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即不用启动电加热器就能完成整个净化处理系统的热量供给,使整个净化处理系统得到稳定的热能供给,在此基础上充分回收、有效利用回收的热能,使系统基本摆脱电热辅助,实现超低能耗运行,符合环保、节能的产业发展方向,是工业有机废气净化装置获得市场推广的首选途径。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其特征在于:在该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连接一板式换热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换热器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催化气进口、催化气出口、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该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通过管道并联在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脱附送气入口连接的管道通过三通阀连通到电加热器与脱附气体循环风机之间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设置有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废气进口以及净化气体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设置有脱附废气输出口以及脱附气体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吸附床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床上安装有差压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管道温度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浓度可控的节能型吸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有管道在线VOCS浓度传感器。
【文档编号】B01J20/34GK103446843SQ201310454170
【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朱殿兴, 刘光明, 冯正, 赵崇光, 谷德明, 刘迎春 申请人:天津赛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