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053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截面呈圆型,由外壁保温层(1)、侧面出风口(2)、侧面封板(3)、底部出风口(4)、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吸风口(7)、冷凝条(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道口内部由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与顶部封板(6)围合成吸风口(7);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与外壁保温层(1)之间形成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具有结构简单,效率更高,使空气循环更彻底,是蒸压釜内温度更均匀,更能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专利说明】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压釜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具体说是涉及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下,常用的蒸压釜风道装置平均安置在蒸压釜内的两侧,当运行时空气由两侧风道流出,再由蒸压釜中部通过工件之间预留的缝隙流回到搅拌叶轮形成一个循环,进而达到热风循环对工件加热或冷风循环对工件冷却的目的。现有蒸压釜没有底部风道,也不根据循环风量而风道上设置导流孔。因为蒸压釜一般长度在6米以上,当热风在釜内循环时,随着热量自然向上升腾的原因,蒸压釜的前部下侧(约占釜体总体积1/4到1/3的区域),前部靠近地面的部位会出现局部低温。在局部低温位置的工件,由于加热温度低易出现废品。现有蒸压釜一般不在风道上设置导流孔而是每间隔一段设置一个较大的空隙,让循环风分流出一部分,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循环风被短路,即刚由离心叶轮出来又被吸回去,造成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效率更高,使空气循环更彻底,是蒸压釜内温度更均匀,更能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截面呈圆型,由外壁保温层(I)、侧面出风口(2)、侧面封板(3)、底部出风口(4)、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吸风口(7)、冷凝条(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道口内部由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与顶部封板(6)围合成吸风口(7);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与外壁保温层(I)之间形成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
[0006]优选的,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呈“弓”形。
[0007]优选第,吸风口(7)呈正方形,在吸风口(7)安装有20?25条的冷凝条(8)。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效率更高,使空气循环更彻底,是蒸压釜内温度更均匀,更能保证工件的成品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2]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截面呈圆型,由外壁保温层(I)、侧面出风口(2)、侧面封板(3)、底部出风口(4)、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吸风口(7)、冷凝条
(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道口内部由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与顶部封板(6)围合成吸风口(7);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与外壁保温层(I)之间形成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
[0013]优选的,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呈“弓”形。
[0014]优选第,吸风口(7)呈正方形,在吸风口(7)安装有20?25条的冷凝条(8)。
[001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截面呈圆型,由外壁保温层(I)、侧面出风口(2)、侧面封板(3)、底部出风口(4)、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吸风口(7)、冷凝条(8)组成,其特征在于:在风道口内部由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与顶部封板(6)围合成吸风口(7);2个侧面封板(3)、底部封板(5)、顶部封板(6)与外壁保温层(I)之间形成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其特征在于:2个侧面出风口(2)和底部出风口(4)呈“弓”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蒸压釜循环风道装置的风道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吸风口(7)呈正方形,在吸风口(7)安装有20?25条的冷凝条(8)。
【文档编号】B01J3/00GK203695012SQ20142004688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5日
【发明者】国建民 申请人:常州拓普泰克玻璃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