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4790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气体净化装置,主要为由一洗涤腔体、一第一过滤单元、一第二过滤单元以及一第三除雾层所构成;该洗涤腔体提供一混合气体进入;该第一过滤单元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之第一气体以及第一滴粒,该第一过滤单元的第一集水槽内的循环水由第一循环泵输送至第一过滤单元上方或周围形成洗涤液;该第二过滤单元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气体以及第二滴粒,该第二过滤单元的第二集水槽内的循环水由第二循环泵输送至第二过滤单元上方或周围形成洗涤液;该第三除雾层用以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以提高液滴去除率的百分比值,得到干净空气。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同时过滤酸性与碱性气体,且能适应各种酸性及碱性不同浓度气体的去除。
【专利说明】卧式气体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气体净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吸收去除酸性及碱性气体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常用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如我国公告第1321488号专利案(下称引证案),其主要构成特征为:废气进入洗涤设备,由洗涤单元喷出高压水刀形状洗涤液,让其废气通过洗涤单元与过滤装置,用以洗除废气的化学物质。
[0003]而其构成上述的主要缺点为:该高压水刀需要以马达加压,且洗涤单元喷出只能以高压水刀形状,且水刀形状受用面积有限,使得在处理气体上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无法适应酸碱浓度不一的气体。
[0004]该洗涤单元喷出的洗涤液,虽有回收该洗涤液的装置,但其洗涤液过滤气体后,会有结晶物或杂质附着于该过滤装置和该洗涤设备底层,将降低处理废气的效率。
[0005]由此可见,上述常用装置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很好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0006]本案发明人鉴于上述常用卧式气体净化装置所衍生的各项缺点,乃亟思加以改良创新,终于成功研发完成本件卧式气体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卧式气体净化装置。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规洗涤设备无法有效同时过滤酸性与碱性气体,且无法适应各种酸性及碱性不同浓度气体的去除的问题。
[0008]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增加气体与液体接触效果,提升效率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先利用填充层去除主要污染物,再利用除雾层去除填充层中所使用的循环水所形成的液滴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1]一种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包括有:
[0012]一洗涤腔体,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入气口及一出气口与洗涤腔体外部连通,该入气口提供一混合气体进入;
[0013]一第一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洗涤腔体内且靠近该入气口的位置,为由第一填充层、第一除雾层以及第一集水槽所构成,该第一填充层用以吸附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气体,该第一除雾层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滴粒,该第一集水槽其设置有第一循环泵,该第一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一过滤单元的循环水,其能加入第一酸碱值药品,该第一循环泵将第一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一填充层与第一除雾层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漆液;
[0014]一第二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过滤单元后端,为由第二填充层、第二除雾层以及第二集水槽所构成,该第二填充层用以吸附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气体,该第二除雾层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滴粒,该第二集水槽其设置有第二循环泵,该第二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二过滤单元的循环水,其能加入第二酸碱值药品,该第二循环泵将第二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二填充层与第二除雾层上方(或周围)的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涤液;
[0015]一第三除雾层,设置于该第二过滤单元与该出气口之间,用以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以提高液滴去除率的百分比值。
[0016]本实用新型还包含有一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洗涤腔体外侧,以电性线路连接各循环泵。
[0017]该第一填充层的进入口设置有多个第二喷洒器,各第二喷洒器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泵连接,该第二填充层的进入口设置有多个第四喷洒器,该第四喷洒器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泵连接。
[0018]该第一集水槽及第二集水槽底部设有多个第六喷洒器,该第六喷洒器用于搅动第一集水槽及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
[0019]该第三除雾层下方设有一第三集水槽,该第三集水槽其设置有一第三循环泵,该第三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该第三除雾层的循环水,该第三循环泵将该第三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该第三除雾层与该第二除雾层之间的第五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涤液。该第二集水槽与第三集水槽之间设有至少一贯穿孔洞。
[00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
[0021]1.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同时过滤酸性与碱性气体,且能适应各种酸性及碱性不同浓度气体的去除。
[0022]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过滤单元与该出气口之间的第三除雾层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以提高液滴去除率的百分比值。
[0023]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六喷洒器搅动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避免洗涤液酸碱值超过,或产生的结晶物或杂质沉淀于各水槽的底层,且更能使药液在各集水槽中的洗涤液均匀混合。
[0024]4.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气体与液体接触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卧式气体净化装置的平面剖视图。
[0026]其中:1为洗涤腔体,11为入气口,12为出气口,21为第一填充层,22为第一除雾层,23为第一集水槽,24为第一循环泵,25为第一喷洒器,25’为第二喷洒器,31为第二填充层,32为第二除雾层,33为第二集水槽,34为第二循环泵,35为第三喷洒器,35’为第四喷洒器,41为第三除雾层,42为第三集水槽,43为第三循环泵,44为第五喷洒器,5为第六喷洒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主要包括有:一洗涤腔体1、一第一过滤单元、一第二过滤单元以及一第三除雾层41所构成。
[0029]该洗涤腔体I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入气口 11及一出气口 12与洗涤腔体I外部沟通,该入气口 11提供一混合气体进入;该洗涤腔体I内分别依序设置第一填充层21、第一除雾层22、第二填充层31、第二除雾层32以及第三除雾层41 ;
[0030]该第一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洗涤腔体I内且靠近该入气口 11的位置,为由第一填充层21、第一除雾层22以及第一集水槽23所构成,该第一填充层21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气体,该第一除雾层22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滴粒,该第一集水槽23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一过滤单元的循环水,其能加入第一酸碱值药品。该第一集水槽23设置有第一循环泵24,通过该第一循环泵24将第一集水槽23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一填充层21与第一除雾层22周围的喷洒器25’(或上方的喷洒器25)喷出,形成洗涤液;
[0031]该第二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过滤单元后端,为由第二填充层31、第二除雾层32以及第二集水槽33所构成,该第二填充层31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气体,该第二除雾层32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滴粒,该第二集水槽33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二过滤单元的循环水,其能加入第二酸碱值药品。该第二集水槽33设置有第二循环泵34,通过该第二循环泵34将第二集水槽33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二填充层31与第二除雾层32周围的喷洒器35’(或上方的喷洒器35)喷出,形成洗涤液;
[0032]该第三除雾层41设置于该第二过滤单元与该出气口 12之间,用以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以提高液滴去除率的百分比值;
[0033]该第三除雾层41下方设有第三集水槽42,该第三集水槽42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三除雾层41的循环水,该第三集水槽42设置有第三循环泵43,通过该第三循环泵43将第三集水槽42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三除雾层41前方的喷洒器44喷出,形成洗涤液;
[0034]该第一过滤单元的第一循环泵24以管路连接多个第一喷洒器25和第二喷洒器25’,该多个第二喷洒器25’设置于第一填充层21的进入口,该第一喷洒器25为多排、并设置于第一填充层21与第一除雾层22上方。
[0035]该第二过滤单元的第二循环泵34以管路连接多个第三喷洒器35和第四喷洒器35’,该多个第四喷洒器35’设置于第二填充层31的进入口,该第三喷洒器35为多排、并设置于第二填充层31与第二除雾层32上方。
[0036]该第三除雾层41的第三循环泵43以管路连接多个第五喷洒器44,该第五喷洒器44为多排、并设置于第三除雾层41与第二除雾层32之间。
[0037]该第一循环泵24、第二循环泵34以及第三循环泵43以电性线路连接控制单元。
[0038]该第一集水槽23以及第二集水槽33底部设有多排第六喷洒器5,该第一循环泵24、第二循环泵34以及第三循环泵43以管路连接该第一集水槽23以及第二集水槽33底部的多排第六喷洒器5,使其搅动该第一集水槽23以及第二集水槽33内的水流,避免洗涤液酸碱值超过,或产生的结晶物或杂质沉淀于各集水槽的底层,且更能使药液在各集水槽中的洗涤液均匀混和。
[0039]在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实施例中,该第二集水槽33与该第三集水槽42之间设有至少一贯穿孔洞,使该第二集水槽33与该第三集水槽42为相通。
[0040]本实用新型卧式气体净化装置使用时,是由入气口 11让混合气体进入该洗涤腔体I内,由该第一循环泵24控制多个第一喷洒器25和第二喷洒器25’对进入洗涤腔体I的混合气体喷洒洗涤液,而经过该第二喷洒器25’喷洒洗涤液后的混合气体通过该第一填充层21,由该第一填充层21进行第一次中和反应,使混合气体中所含的酸碱物质部分吸收于该第一填充层21上的水膜,并于第一次吸收的同时,该第一循环泵24透过该第一填充层21上方(或周围)的第一喷洒器25喷出的洗涤液,对第一填充层21进行冲刷,使附着于该第一填充层21的酸碱物质吸收后进行中和反应的结晶去除。
[0041]经过第一次吸收的混合气体,随后由该第一除雾层22去除第一滴粒,再经由该第二填充层31进行第二次中和反应,该第二除雾层32进行去除第二滴粒,该第三除雾层41与第二除雾层32之间的多排第五喷洒器44喷洒洗涤液进行最后的物理吸收,该第三除雾层41进行第三次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再由出气口 12将液滴去除后的干净气体排出,且当该第二填充层31进行第二次吸收时,该第二填充层31上方的第三喷洒器35喷洒洗涤液,对该第二填充层31进行冲淋,使通过于该第二填充层31的酸碱物质于填充层上形成的水膜吸收后,进行中和反应的结晶去除。
[0042]上述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范畴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洗涤腔体,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入气口及一出气口与洗涤腔体外部连通,该入气口提供一混合气体进入; 一第一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洗涤腔体内且靠近该入气口的位置,由第一填充层、第一除雾层以及第一集水槽所构成,该第一填充层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气体,该第一除雾层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一滴粒,该第一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一过滤单元的循环水,该第一集水槽设置有第一循环泵,能加入第一酸碱值药品,通过该第一循环泵将第一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一填充层与第一除雾层上方的第一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涤液; 一第二过滤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一过滤单元后端,由第二填充层、第二除雾层以及第二集水槽所构成,该第二填充层用以吸收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气体,该第二除雾层用以去除混合气体内的第二滴粒,该第二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第二过滤单元的循环水,该第二集水槽设置有第二循环泵,其能加入第二酸碱值药品,通过该第二循环泵将第二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第二填充层与第二除雾层上方的第三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涤液; 一第三除雾层,设置于该第二过滤单元与该出气口之间,用以捕获混合气体中的小粒径液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控制单元,设置于该洗涤腔体外侧,以电性线路连接各循环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填充层的进入口设置有多个第二喷洒器,各第二喷洒器通过管路与第一循环泵连接,该第二填充层的进入口设置有多个第四喷洒器,该第四喷洒器通过管路与第二循环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集水槽及第二集水槽底部设有多个第六喷洒器,该第六喷洒器用于搅动第一集水槽及第二集水槽内的水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除雾层下方设有一第三集水槽,该第三集水槽用于储存与接收该第三除雾层的循环水,该第三集水槽设置有一第三循环泵,通过该第三循环泵将该第三集水槽中的循环水输送至该第三除雾层与该第二除雾层之间的第五喷洒器喷出,形成洗涤液。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卧式气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集水槽与第三集水槽之间设有至少一贯穿孔洞。
【文档编号】B01D53/42GK204121962SQ20142060561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杨宗敏 申请人:晃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