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5186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导热油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导热油是一种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间接传递给用热设备的烃类有机物。其具有传热效率高、易于调节控制温度、对设备无腐蚀、投资低等优点,已被作为一种优良的有机载热介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造纸纺织、航空航天等各个行业。导热油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长年工作在高温下,在加热过程中易被氧化,高温下油品酸值增大且变化率较大。当使用温度在300~400℃时易发生热裂解,在管道、设备内壁积炭,影响传热效率,加速导热油老化失效,也使炉体、管道局部过热,损坏设备危及人身安全。导热油劣化后形成焦质附着在加热炉管壁上,不仅降低传热效率,还会对传热系统造成堵塞。

因此,提供一种导热油处理系统,从根源上除去导热油中容易引起结焦的胶质沥青质,提高工效,降低净化处理成本,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防止导热油变质以及系统堵塞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适当降低热流强度,提高热流速度,减小加热管径,这样可以降低结焦速度,延长导热油使用寿命,但是不能阻止导热油结焦,无法从根上解决问题,且无有效数据提供适当量,不易操作。

(2)机械清焦法:此法比较简单,依靠塑料弹将管壁上结焦刮下来。但此法不能将炉管完全清除干净,特别是在导热油炉盘管部分和直角弯头部分更难清除。另外,塑料弹在高速旋转时易损炉管或被炉管卡住。

(3)高压水冲击清焦法:当炉管全部堵住时,将高压水(一般85~100mpa)冲入炉管内,使炉管中结焦与炉管脱开来。但高压水设备价格昂贵,其次清焦时还需在炉管上割口,把焦取出来后再补炉管,损伤炉管。另外,高压水在弯头处,水压明显下降,会降低清焦能力。

(4)换炉管法:此法比较普遍,炉管报废,更换新管。但此法工程量较大,费时,费力又费钱。

(5)碱洗和酸洗两步法:碱洗、酸洗两步法清洗工艺用于热媒炉及管道积炭,具有清洗率高、清洗温度较低、无毒、清洗成本低的优点。该法虽能清除垢层,但工艺繁多,存在着酸碱腐蚀,缩短机器寿命,会造成二次污染,并且要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影响生产。

(6)溶解清洗法:清洗剂清洗能力强,可重复使用,但清洗剂具挥发性,安全性低,成本高。

(7)复合清洗剂清洗法:清洗剂既能有效破碎、分散积炭,也能高效地溶解有机碳氢化合物,工艺简单,基本对设备无腐蚀。但此法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须在停车的情况下进行清洗,影响生产。

(8)有机添加剂清洗法:此法工艺简单,节约成本。但是需要后续的过滤处理设备,且不能阻止结焦的继续生成。

因此,亟需一种设计合理、简单高效、节能环保的高性能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简单高效、节能环保的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该净化处理流程简单,处理周期短,安全可靠、实用高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包括导热油装置和沥青装置,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导热油输送泵、溶剂循环泵、三相静态混合器、沥青分离罐、溶剂回收罐、溶剂再回收罐、冷凝器、低压溶剂罐;

所述三相静态混合器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导热油输送泵的出口以及溶剂循环泵的出口;所述三相静态混合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沥青分离罐的入口;

所述沥青分离罐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所述沥青分离罐的上出口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罐的入口,所述沥青分离罐的下出口连接所述溶剂再回收罐的入口;

所述溶剂回收罐和所述溶剂再回收罐均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所述溶剂回收罐的上出口与所述溶剂再回收罐的上出口共同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入口;所述溶剂回收罐的下出口与导热油输送泵的入口共同连接至所述导热油装置;所述溶剂再回收罐的下出口连接至所述沥青装置;

所述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低压溶剂罐入口连接,所述低压溶剂罐的出口与所述溶剂循环泵的入口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的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低压溶剂罐的入口连接药剂箱。

作为优选,上述的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其中,所述溶剂回收罐具有加热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该系统能将导热油中的胶质沥青质有效去除,并且实现溶剂的循环使用,处理彻底,实现油浆的无污染净化处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且结构简单、性能高效。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及其特征、外形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可以按照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是本发明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是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出口”和“下出口”是相对而言的,主要是根据其所处的位置不同而设定,例如:在“沥青分离罐的上出口和下出口”描述中,沥青分离罐的顶部出口作为“上出口”,其底部出口作为“下出口”,其“上出口”和“下出口”不会对本发明实施例造成局限性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合理名称以替换。

如图1所示的一种设计合理、简单高效、节能环保的导热油净化处理系统,该净化处理流程简单,处理周期短,安全可靠、实用高效,其具体结构包括:

导热油输送泵1、溶剂循环泵2、三相静态混合器3、沥青分离罐4、溶剂回收罐5、溶剂再回收罐6、冷凝器7、低压溶剂罐8;

三相静态混合器3的入口分别连接所述导热油输送泵1的出口以及溶剂循环泵2的出口;所述三相静态混合器3的出口连接沥青分离罐4的入口;

沥青分离罐4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沥青分离罐4的上出口连接所述溶剂回收罐5的入口,所述沥青分离罐4的下出口连接溶剂再回收罐6的入口;

溶剂回收罐5和所述溶剂再回收罐6均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溶剂回收罐5的上出口与溶剂再回收罐6的上出口共同连接至冷凝器7的入口;溶剂回收罐5的下出口与导热油输送泵1的入口共同连接至所述导热油装置(图1中所示的两个导热油装置实际是一体化的);溶剂再回收罐6的下出口连接至沥青装置;冷凝器7的出口与低压溶剂罐8入口连接,低压溶剂罐8的出口与溶剂循环泵2的入口连接。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的,低压溶剂罐的入口连接药剂箱。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溶剂回收罐具有加热装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导热油输送泵1将导热油装置中的导热油(未净化导热油)和溶剂循环泵2循环来的丙酮输送至三相静态混合器3中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在输送至沥青分离罐4中进行充分的沉降分离,利用三相的密度差来达到分离的目的,上层的导热油和丙酮从沥青分离罐4上出口进入溶剂回收罐5中,丙酮汽化从溶剂回收罐5上出口进入冷凝器7进行冷凝;导热油从溶剂回收罐5的下出口进入导热油装置(此时,导热油装置可将净化后的导热油单独提取);下层的沥青质和少量丙酮从沥青分离罐4的下出口进入溶剂再回收罐6,少量丙酮汽化从溶剂再回收罐6的上出口进入冷凝器7进行冷凝,沥青质从溶剂再回收罐6的下出口进入沥青装置;冷凝后的丙酮溶液进入低压溶剂罐8,低压溶剂罐8的下出口连接溶剂循环泵2,实现丙酮的循环使用,节约了资源,也避免了环境污染。

本发明创造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导热油劣化的问题,避免了系统堵塞后再清洗,减少了人工,同时导热油系统无需在停工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导热油的净化处理,处理比较彻底,并且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以及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所述变化例,在此不做赘述。这样的变化例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此不予赘述。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