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91298阅读:663来源:国知局
循环吸收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三氯氢硅合成工段和三氯氢硅分馏工段的尾气中的三氯硅烷的装置。



背景技术:

加压降温只能冷凝三氯氢硅合成工段和三氯氢硅分馏工段的尾气中的大部分氯硅烷,但是还是有小部分氯硅烷无法从尾气中去除。如果将这部分尾气直接水洗,氯硅烷将与水反应生产二氧化硅,而二氧化硅容易堵塞设备管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吸收三氯硅烷被的循环吸收塔。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方式为,循环吸收塔,其中吸收塔下连循环吸收罐,循环吸收罐一侧有循环吸收液出口、循环吸收液进口,一侧连屏蔽泵,屏蔽泵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相连,冷凝器与吸收塔的冷凝器进吸收塔管口相连,连接管道端接有喷头,吸收塔下部有进气口,内有环矩鞍填料层,环矩鞍填料层之间有再分布器,吸收塔顶部的气体上升管、上侧部的液体回流管与除雾器相连,除雾器内有硅油浸渍玻璃棉,顶部有气体出口。再分布器的分布板上有多个再分布孔。

本发明工作时,循环吸收罐中的吸收剂通过屏蔽泵、降温喷入吸收塔内。进入吸收塔的尾气经与环矩鞍填料层的吸收剂接触,三氯硅烷被吸收剂吸收下来,剩余气体除去雾状液滴截留的雾状液滴回流到吸收塔中,气体进入降膜吸收塔。吸收了氯硅烷的吸收剂打入半成品罐,供分馏车间精馏回收三氯氢硅。

本发明有以下优点:

1、温度稳定,温度能维持在-25℃~-20℃,

2、吸收剂吸收三氯硅烷效率高,吸收效果能达到95%以上,

3、雾沫夹带少,三氯氢硅吸收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循环吸收塔塔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发明的循环吸收塔,其中吸收塔4下连循环吸收罐2,循环吸收罐2一侧有循环吸收液出口8、循环吸收液进口9,另一侧连屏蔽泵1,屏蔽泵通过管道与冷凝器3相连,冷凝器3与吸收塔的冷凝器进吸收塔管口16相连,连接管道端接有喷头6,吸收塔下部有进气口10,内有环矩鞍填料层5,环矩鞍填料层5之间有再分布器15,吸收塔顶部的气体上升管7、上侧部的液体回流管11与除雾器12相连,除雾器12内有硅油浸渍玻璃棉13,顶部有气体出口14。再分布器的分布板上有多个再分布孔。

循环吸收塔工作时,循环吸收罐2中的吸收剂通过屏蔽泵1打入管道中,经过冷凝器3后被降温,通过喷头6喷入吸收塔4内,下落到环矩鞍填料层5上与上升气体完成传质传热。尾气从进气口10进入吸收塔4后,上升到环矩鞍填料层5与下落的液体接触,形成气、液二相体。气、液间完成传质传热,沸点高的物质热量传走后冷凝下落到下一层填料层继续与上升气体传质传热,直至回落到吸收塔内继续被屏蔽泵3打入管道;沸点低的气体继续上升到上一层填料层与落下来的液体完成传热传质,直至到达吸收塔顶部的气体上升口18后通过气体上升管7进入除雾器12;气体每离开一层填料层上升到再分布器15,经再分布器15分布均匀后上升到上一层填料层;尾气中的三氯氢硅在环矩鞍填料层5上与吸收液完成传质传热被冷凝下来,与四氯化硅形成稀释的吸收液继续吸收尾气中的三氯氢硅,直至吸收液中四氯化硅含量的含量小于90%。从气体上升口18通过气体上升管7上升到除雾器12的气体,在除雾器12中被分离气体夹带的液滴后由气体出口14离开循环吸收塔;除雾器12中被分离的液滴在除雾器中汇聚成液体,由液体回流管11通过液体回流口17回流到吸收塔内与吸收液汇合成稀释吸收液继续吸收尾气中的三氯氢硅。

吸收液通过屏蔽泵1、冷凝器3的作用不断循环,在吸收塔4内吸收尾气中的三氯氢硅。

吸收剂四氯化硅被稀释到含量低于90%时,送入半成品罐,经分馏工段精馏分离出其中的三氯氢硅和四氯化硅。三氯氢硅进成品罐,四氯化硅继续作为吸收剂进循环吸收塔吸收尾气中的三氯氢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