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格栅及应用其的固液分离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807534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格栅及应用其的固液分离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养猪场废水固液分离的人工格栅及应用其的固液分离池。

背景技术:
养猪场废水主要来自猪粪便、猪尿及猪圈冲洗水,废水处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排放是否达标。在对养猪场废水进行处理时,首选需要进行固液分离,以将粪便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目前,对养猪场废水的固液分离处理,通常是采用栏栅状结构,栏栅状结构对粪便进行阻挡,在废水通过后实现粪便与废水的分离。采用这种结构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粪便分离不彻底,容易进入后续工艺,造成设备的堵塞,导致清理困难或设备无法使用,同时也影响了废水处理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格栅,其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粪类物料,避免进入后续工艺而造成设备的堵塞,确保了养猪场废水处理质量和效率;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格栅,包括漏缝板、下砖层、砂石层及上砖层,所述漏缝板、下砖层、砂石层及上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置。优选地,所述漏缝板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下砖层和上砖层分别采用红砖铺设而成。优选地,所述砂石层采用石英砂铺设而成。优选地,所述石英砂的目数为9-16目。一种固液分离池,包括池体及上述的人工格栅,上述人工格栅设于所述池体内,且与池体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优选地,所述池体的侧壁下侧设有第一预埋管件,所述第一预埋管件的管底与所述池体的内底壁平齐。优选地,所述池体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将池体分隔成多个区域,所述隔板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预埋管件。优选地,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排液槽,所述排液槽通过所述第一预埋管件与所述池体连通。优选地,所述池体的顶部设有走道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粪类物料,避免进入后续工艺而造成设备的堵塞,确保了养猪场废水处理质量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二的预埋管件分布示意图。图中:1.人工格栅,11.漏缝板,12.下砖层,13.砂石层,14.上砖层;2.池体,21.隔板;3.排液槽,4.第一预埋管件,5.第二预埋管件,6.走道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人工格栅11,其包括漏缝板11、下砖层12、砂石层13及上砖层14,其中:参考图1所示,漏缝板11、下砖层12、砂石层13及上砖层14自上而下依次叠置。漏缝板11采用混凝土材料制成。下砖层12和上砖层14分别采用红砖铺设而成。砂石层13采用石英砂铺设而成,在本实施例中,石英砂的目数为9-16目。实施例二配合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液分离池,包括实施例一的人工格栅1以及池体2,其中:配合图3及图4所示,人工格栅1设于池体2内,且与池体2的底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这样废水通过人工格栅1时,粪便就可以被阻挡在人工格栅1的上方,而废水渗入到上述间隙内。配合图4及图5所示,池体2的侧壁下侧设有第一预埋管件4,第一预埋管件4的管底与池体2的内底壁平齐。池体2的一侧设有排液槽3,排液槽3通过第一预埋管件4与池体2连通。排液槽3的侧壁下侧也设有与其槽底平齐的第一预埋管件4。配合图3及图5所示,池体2内竖向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21,将池体2分隔成多个区域,隔板21靠近顶端的位置设有第二预埋管件5。配合图2及图4所示,为方便对固液分离池进行人工维护或清理,池体2的顶部设有走道板6。在本实施例中,走道板6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