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3358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之带动的是土地产量的提高,土地产量提高的一个解决方法是使用化肥,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加旺盛。由于不同的土地需要的元素不同,在施肥的时候不能只施加单一的肥料,因此人们通常向土地施加的是将多种化肥混合搅拌成的复合肥,而目前多种化肥混合的搅拌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添加,添加后再人工进行搅拌,搅拌完后再人工搬运,可见效率太低,也不能针对大量化肥连续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该搅拌装置只需将所需的化肥放在搅拌装置的一端,搅拌装置便会自动运料、搅拌、出料,无需人工运行,省时省力,提高了化肥搅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包括用于将肥料投入搅拌的进料装置、用于搅拌肥料的拌料装置、以及用于将搅拌完成的肥料输出的出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安装在拌料装置的一端,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拌料装置的另一端;所述进料装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下表面设 有斜面,所述斜面上安装有进料传送带;所述拌料装置包括转轴、电机和搅拌叶片;所述转轴和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搅拌叶片至少有两个,依次交错安装在转轴上;所述电机启动,搅拌叶片在转轴的带动下将肥料进行搅拌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装置安装在拌料装置远离进料装置的底部;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固定架、气缸、支柱和出料传送带;所述出料装置与拌料装置连接处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固定架安装在出料口的两侧,所述气缸分别安装固定在固定架内;所述支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柱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另一端连接在出料传送带的两侧;所述出料传送带在气缸的带动下在出料口的垂直方向上下移动。搅拌完的肥料可以通过出料传送带运行到下一工序进行封装,节省了人力。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口为倒锥形。倒锥形的结构可以使搅拌完成的肥料更好地输出,避免了肥料四散开来。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装置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斜面的设置可以使肥料通过进料装置更容易地进入拌料装置进行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装置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45°。夹角为30-45°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优选的夹角,此范围的夹角的设置避免了夹角太大而导致放入的肥料塌泄到进料装置与拌料装置的连接处,堵塞进料口,也避免了夹角太小致使肥料都落入拌料装置的底部而使搅拌不均匀。

作为优选,所述拌料装置的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手动搅拌肥料的手柄,所述手柄安装在搅拌装置的外部。手柄的设置可以在停电或 者电机损坏无法拌料的情况下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片的数量为4-8个。叶片数量为4-8个可以很好地对化肥进行搅拌混合。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叶片包括外叶片和内叶片,所述内叶片的叶片长度小于外叶片的叶片长度。外叶片和内叶片互相配合设置可以将化肥搅拌地更加均匀、充分。

作为优选,所述拌料装置的底部还设有移动滚轮。滚轮的设置可以方便本搅拌装置的移动。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只需将所需的化肥放在搅拌装置的一端,搅拌装置便会自动运料、搅拌,无需人工运行,省时省力,提高了化肥搅拌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出料装置还设有出料传送带,可以将搅拌好的肥料自动传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封装,节省了人力物力;

3、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可以在停电或者电机损坏无法拌料的情况下使用,考虑到了需要设备运行但没电的情况,可以使本搅拌装置更好地运用;

4、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可以在多种条件下进行使用,搅拌高效、均匀,可以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拌料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进料装置;11、进料口;12、斜面;13、进料传送带;2、拌料装置;21、转轴;22、电机;23、搅拌叶片;231、外叶片;232、内叶片;24、手柄;25、移动滚轮;3、出料装置;31、出料口;32、出料传送带;33、固定架;34、支柱;35、气缸;α、进料装置的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生产化肥的搅拌装置,包括用于将肥料投入搅拌的进料装置1、用于搅拌肥料的拌料装置2、以及用于将搅拌完成的肥料输出的出料装置3;进料装置1安装在拌料装置2的一端,出料装置3安装在拌料装置2的另一端;

参照图2,进料装置1开设有进料口11,进料口11的下表面设有斜面12,斜面12上安装有进料传送带13;进料装置1的斜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60°,优选为30-45°,夹角为30-45°是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的优选的夹角,此范围的夹角的设置避免了夹角太大而导致放入的肥料塌泄到进料装置1与拌料装置2的连接处,堵塞进料口11,也避免了夹角太小致使肥料都落入拌料装置2的底部而使搅拌不均匀,本实施例为45°;进料传送带13可以将放入的化肥自动地运输到拌料装置2中进行搅拌,避免了化肥自然滑落时堆积堵塞进料口11。

拌料装置2包括转轴21、电机22和搅拌叶片23;转轴21和电机22传动连接;搅拌叶片23有八个,搅拌叶片23包括外叶片231和内叶片232,外叶片231有四个,内叶片232有四个,外叶片231和内叶片232依次交错安装在转轴21上,内叶片232的叶片长度小于外叶片231的叶片长度,这是为了使拌料装置2中各个位置的肥料都能很好地混合;电机22启动,搅拌叶片23在转轴21的带动下将肥料进行搅拌混合;拌料装置2的转轴21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手动搅拌肥料的手柄24,所述手柄24安装在搅拌装置的外部,手柄24可以在停电或者电机22损坏无法拌料的情况下使用,考虑到了需要设备运行但没电的情况,可以使本搅拌装置更好地运用;拌料装置2的底部还设有移动滚轮25,方便本装置的移动。

如图3所示,出料装置3安装在拌料装置2远离进料装置1的底部;所述出料装置3上与拌料装置2连接处开设有出料口31,出料口31为倒锥形,用于集中搅拌好的肥料,避免了肥料的散落;出料装置3上包括固定架33、气缸35、支柱34和出料传送带32;出料装置3与拌料装置2连接处开设有出料口31,固定架33安装在出料口31的两侧,气缸35分别安装固定在固定架33内;支柱34有两根,两根支柱34的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气缸35,另一端连接在出料传送带32的两侧;出料传送带32在气缸35的带动下在出料口31的垂直方向上下移动。出料传送带32和出料口3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所需进行调节,化肥的量比较大时,可以将支柱34伸长,量小时可以将支柱34缩短,另外,在化肥从出料口31输出时,支柱34带动出料传 送带32从与出料口31接触的位置慢慢往下移动,使输出的化肥能够全部落入出料传送带32上,再自动传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封装,减少了化肥的浪费,节省了人力物力。

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运行原理如下:

将需要混合的化肥放置在进料口11,开启搅拌装置,化肥在进料传送带13的带动下输送进拌料装置2,搅拌叶片23在转轴21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化肥便在搅拌叶片23的推动下不断地向出料装置3翻滚移动,化肥达到出料口31后,落到出料传送带32上,在出料传送带32的带动下将搅拌好的化肥传送到下一个封装工序;整个搅拌的过程全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力物力,并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