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5266阅读:830来源:国知局
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云母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



背景技术:

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以云母薄片为基底物,在光滑的云母表面包裹上透明或较透明的高折射率的二氧化钛和氧化铁组成的薄层。当光纤照射到云母片上时,云母片就像透明的小镜子,部分光线反射出去,部分光纤以折射的方式透射过去。透过去的光线折射到下一个界面上,又发生第二次的部分反射和部分透射,依次继续下去。由物理光学知道,在两个反射面反射的光线会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取决于相位差、入射角、折射率等因素,从而形成干涉特征的珠光现象。

在包裹过程中,通常是将云母和TiCl4、FeCl3溶液混合,加酸加碱调节pH值,使TiCl4和FeCl3转变呈TiCl2和Fe2O3,包裹在云母外面,达到包覆效果。在包覆过程中,恒定pH值能够提高包覆品质,但是现有技术在酸或碱的加入过程中,往往不能实现快速分散的效果,中和速度较慢。

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覆层钛钴绿/云母珠光复合颜料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474467.5],采用沉淀法,以预处理云母为基底,用去离子水分散云母配制成云母浆,加入少量盐酸酸化,在80℃搅拌下,缓慢滴加TiCl4酸性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混合溶液,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调节pH至9,熟化,过滤洗涤干燥,在1000℃煅烧2h得到黄绿色复合颜料。复合颜 料表面是纳米级钛钴绿粒子,在云母表面包覆致密而均匀,包覆率对复合颜料的明度及色相有影响。在原料摩尔比Co/Ti≥2时,复合颜料表面尖晶石型钛钴绿的特征衍射峰显著。不同粒径的云母包覆效果不同,粒径20-100μm云母为基底包覆的钛钴绿复合颜料的闪亮珠光效果显著。这是一种新型高性能云母基黄绿色珠光复合颜料,性能优于普通云母珠光颜料,而且制备工艺简单。

但是上述方法在“加入少量盐酸酸化,在80℃搅拌下,缓慢滴加TiCl4酸性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混合溶液,同时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调节pH至9”也没有解决如何快速中和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包括反应釜,所述的反应釜具有搅拌机构,所述的反应釜顶部固定有一个呈中空的喷淋盘,所述的喷淋盘的下表面密布有喷淋孔,喷淋盘连接能把液体加入到喷淋盘内的液体加料机构,所述的搅拌机构穿过喷淋盘且不与喷淋盘接触。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驱动器及与驱动器连接的搅拌轴,所述的搅拌轴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桨,所述的喷淋盘中心具有呈环形的密封圈,该密封圈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喷淋盘的上、下两个表面密封连接,密封圈中间形成让位孔,所述的搅拌轴穿过让位孔,让位孔的孔径大于搅拌轴的直径。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搅拌桨沿搅拌轴的轴向间隔均匀的排列。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液体加料机构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喷淋盘的液体储罐,所述的液体储罐连接喷淋盘。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喷淋盘与液体储罐之间设有流量计和控制阀。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反应釜底部呈平面状。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反应釜内壁上固定有一个能与反应釜内的液体形成碰撞从而使液体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的扰流机构。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扰流机构包括至少一块固定在反应釜内壁上的扰流板。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扰流机构包括至少一排固定在反应釜内壁上的扰流板,所述的扰流板沿反应釜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

在上述的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中,所述的扰流板至少有两排,且相邻的两排扰流板呈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酸碱中和时,能够使酸碱快速与反应液混合均匀,从而快速中和,提高云母包覆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喷淋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喷淋盘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反应釜内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反应釜1、搅拌机构2、喷淋盘3、支撑架3a、喷淋孔 4、液体加料机构5、驱动器6、搅拌轴7、搅拌桨8、密封圈9、让位孔10、液体储罐11、流量计12、控制阀13、扰流机构14、扰流板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云母包覆作业快速中和反应器,包括反应釜1,所述的反应釜1具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驱动器6及与驱动器6连接的搅拌轴7,所述的搅拌轴7上固定有若干搅拌桨8,搅拌桨8沿搅拌轴7的轴向间隔均匀的排列。所述的反应釜1顶部固定有一个呈中空的喷淋盘3,喷淋盘3可以用支撑架3a固定在反应釜1内壁上,所述的喷淋盘3的下表面密布有喷淋孔4,喷淋盘3连接能把液体加入到喷淋盘3内的液体加料机构5,所述的搅拌机构2穿过喷淋盘3且不与喷淋盘3接触。

在用TiCl4溶液对云母进行改性包覆时,需要加入HCl溶液和NaOH溶液调节pH值,使包覆过程pH稳定,从而实现包覆的均匀性。在用HCl溶液或NaOH溶液调节pH值,如果中和过程不迅速,则在不合适的酸碱度下云母会实现长时间包覆,品质会不均匀。喷淋盘3中通入酸液或碱液,形成喷淋式的加料效果,使酸碱快速中和,短时间内就可完成中和,达到pH值的温度。

具体的说,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喷淋盘3中心具有呈环形的密封圈9,该密封圈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喷淋盘3的上、下两个表面密封连接,密封圈9中间形成让位孔10,所述的搅拌轴7穿过让位孔10,让位孔10的孔径大于搅拌轴7的直径。在制作让位孔10时,可以先在喷淋盘3中心挖一个孔,然后在孔内填入 圆环状的密封圈与喷淋盘3密封,密封圈为环状,因此能形成让位孔10,或者用金属带替代密封圈,金属带与喷淋盘3焊接即可形成让位孔10的结构。

为实现加料的自动化程度,液体加料机构5包括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高于喷淋盘3的液体储罐11,所述的液体储罐11连接喷淋盘3。喷淋盘3与液体储罐11之间设有流量计12和控制阀13。流量计12可以是转子流量计。

反应釜1底部呈平面状,防止物料沉积。反应釜1内壁上固定有一个能与反应釜1内的液体形成碰撞从而使液体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的扰流机构14。

具体的说,扰流机构14包括至少一块固定在反应釜1内壁上的扰流板15。当液体或者云母与扰流板15碰撞时,流动方向改变,实现湍流或乱流,从而能提高云母与反应液之间的混合均匀程度,进一步提高反应效率及提高包覆的品质。

另一种方案,如图4所示,扰流机构14包括至少一排固定在反应釜1内壁上的扰流板15,所述的扰流板15沿反应釜1的周向间隔均匀的设置。优选地,扰流板15至少有两排,且相邻的两排扰流板15呈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云母、TiCl4和FeCl3等加入到反应釜1内,加热搅拌反应,检测pH值,当pH值超出反应设定值时,根据需要加入酸或碱,也即打开控制阀13,通过流量计12控制流速进一步控制加入量,从而实现中和,酸或碱从喷淋盘3的喷淋孔4中快速喷洒出,与反应釜1内部的液体快速接触混合,达到快速中和的效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液体储罐11、流量计12和控制阀13为一个组件,可以设置多个含有液体储罐11、流量计12和控制阀13的组件从而控制不同的酸或碱的加入。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反应釜1、搅拌机构2、喷淋盘3、喷淋孔4、液体加料机构5、驱动器6、搅拌轴7、搅拌桨8、密封圈9、让位孔10、液体储罐11、流量计12、控制阀13、扰流机构14、扰流板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