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催化剂成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8127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催化剂成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催化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催化剂成型器。



背景技术:

的催化剂是先通过粉末状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再通过成型剂使其结合成一定的形状,催化剂颗粒的形状和尺寸对工业反应器催化剂床层的活性、选择性、流体阻力、聚尘能力等有影响。

现代化工生产中,催化剂的种类较多,按状态催化剂可分为液体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按反应体系的相态催化剂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按照反应类型催化剂又可以分为聚合、缩聚、酯化、缩醛化、加氢、脱氢、氧化、还原、烷基化、异构化等催化剂。加氢催化剂一般用于产品的生产和原料净化、产物精制。

在加氢催化剂的生产过程中,传统的条形的加氢催化剂不使用特殊的装填工具和技术,很难实现装填均匀,而催化剂的装填均匀程度对加氢装置运行的影响很大。如果装填不均匀,容易造成物料沟流,将严重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成本提高,生产的产品质量低下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制造出球形状的催化剂,且该球形状的催化剂内部有通孔的催化剂成型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一种催化剂成型器,包括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蜂窝状凹槽的对棍以及设置在所述对辊上方的第一支架以及第二支架,所述对辊贴合时所述蜂窝状凹槽间形成球体状的容纳空间,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形成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内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上悬挂有穿刺于所述对辊之间的成孔器,所述成孔器位于所述对辊接触面处的正上方,所述对辊上沿对辊的滚动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成孔器的条形凹槽。

优选地,所述蜂窝状凹槽沿对辊的滚动方向上处于同一轴线上,所述条形凹槽位于所述轴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架以及所述第二支架外形一致,对称设置于所述对辊上方。

优选地,所述横梁上设置有悬臂,所述悬臂上悬挂有所述成孔器。

优选地,所述成孔器为一根由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条。

优选地,位于所述金属条的自由端处在所述对辊接触面的下方形成出料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成型器由于在对棍上等间距设置有蜂窝状凹槽,对辊贴合时所述蜂窝状凹槽间形成球体状的容纳空间,这样生产出来的催化剂为球体状,且在对辊之间设置有穿刺对辊的成孔器,因此在对辊挤压形成球体状的催化剂过程中,成型器在球体状的催化剂中形成一个通孔。带孔的球形催化剂不仅堆积稳定,装填均匀,还能增大空气的通透性,减小对空气的阻力,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加速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催化剂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位对辊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进料口,4-横梁,5-悬臂,6-对辊,7-出料口,8-蜂窝状凹槽,9-钢条,10-容纳空间,11-条形凹槽,12-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催化剂成型器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该催化剂成型器包括对棍6,以及设置在所述对辊6上方的第一支架1以及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与所述第二支架2之间形成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内设置有横梁4,所述横梁4上悬挂有穿刺于所述对辊之间的成孔器,成孔器为一根由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条,本实施例中最佳选择为一根钢条9。钢条9位于所述对辊6接触面处的正上方,所述对辊6上沿对辊6的滚动方向上设置有用于容纳钢条9的条形凹槽11。

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位对辊6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图3,对棍6表面等间距设置有蜂窝状凹槽8。所述对辊6贴合时所述蜂窝状凹槽8间形成球体状的容纳空间10,所述蜂窝状凹槽8沿对辊的滚动方向上处于同一轴线12上,所述条形凹槽11位于所述轴线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1以及所述第二支架2的外形一致,对称设置于所述对辊6的上方。

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在所述横梁4上设置有悬臂5,所述悬臂5上悬挂钢条9。

位于所述钢条9的自由端处在所述对辊6接触面的下方形成出料口7。

本实用新型的催化剂成型器由于在对棍6上等间距设置有蜂窝状凹槽8,对辊贴合时所述蜂窝状凹槽8间形成球体状的容纳空间10,这样生产出来的催化剂为球体状,且在对辊6之间设置有穿刺对辊的钢条9,因此在对辊6挤压形成球体状的催化剂过程中,钢条9在球体状的催化剂中形成一个通孔。带孔的球形催化剂不仅堆积稳定,装填均匀,还能增大空气的通透性,减小对空气的阻力,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加速催化剂的催化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