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0568阅读:7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多种水净化设备组合而成的自来水生产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来水生产中,对进行絮凝处理后的水进行沉淀处理的主要设施包括斜管沉淀池、侧向流斜板沉淀池、平流沉淀池和小间距斜板沉淀池。其中以侧向流斜板沉淀池的应用较为广泛,在原水浊度≤50NTU,沉淀池出水浊度≤2NTU的条件下,斜板沉淀池颗粒沉降速度不宜大于0.15mm/s;侧向流斜板沉淀池首端配水,末端出水,很容易实现均匀配水和均匀出水;水在池中水平流动,完成沉淀过程之前不改变水流方向;污泥颗粒随水流水平移动的同时进行垂直沉降,沉淀过程不受扰动,沉淀面积与排泥面积相等,但斜板层数不宜超过3层,层数过多,其下层出水较差,并易积泥,容易压坏斜板。此外,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是一种高效沉淀池,在进水浊度≤50NTU,沉淀池出水浊度≤2NTU的条件下,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不宜大于2mm/s,理论上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的沉淀效率高于其他池型,负荷较高,但池子平面尺寸小,池底集泥空间小,所以当原水出现高浊时,往往不能将沉淀污泥及时排出,从而影响沉淀池的正常运行,即小间距斜板沉淀池的抗原水高浊冲击的能力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沉淀效率高、水处理量大、不易损坏、抗原水高浊冲击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包括折板絮凝池和斜管沉淀池;所述折板絮凝池中设置有絮凝折板,所述折板絮凝池的上游端设置有混合絮凝通道,所述折板絮凝池的下游端设置有多通道排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中设置有沉淀斜管,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上游端设置有多通道进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游端上部设置有沉淀出水口,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下游端底部设置有沉淀排泥口,所述沉淀出水口位于所述沉淀斜管上方,所述沉淀排泥口位于所述沉淀斜管下方;所述折板絮凝池的底壁高度高于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壁高度,所述折板絮凝池和所述斜管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中间过渡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絮凝折板的顶部高度与所述混合絮凝通道的底部高度齐平,所述多通道排水口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排水通道,且最高的所述排水通道低于所述絮凝折板的顶部,最低的所述排水通道低于所述絮凝折板的底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通道进水口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进水通道,且多个所述进水通道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沉淀斜管的底部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输送带,所述污泥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输送驱动轮,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中间传动轮,所述斜管沉淀池的侧壁顶部设置有输送驱动电机,所述输送驱动电机和所述中间传动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轮和所述输送驱动轮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管沉淀池的外侧设置有污泥积蓄池,所述污泥积蓄池通过所述沉淀排泥口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所述污泥积蓄池的底部连接沉淀池排泥管,所述斜管沉淀池和所述污泥积蓄池之间还设置有堵塞反冲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采用斜管沉淀池进行水净化的沉淀处理,系统的工程造价低于小间距斜板沉淀池,抗原水高浊冲击能力强于小间距斜板沉淀池;且本实用新型沉淀效率高于侧向流斜板沉淀池,在原水浊度≤50NTU,沉淀池出水浊度≤2NTU的条件下,斜管沉淀池清水区上升流速可以达到1.4mm/s;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水处理量大、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板絮凝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斜管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来水生产絮凝沉淀系统,包括折板絮凝池1和斜管沉淀池2;所述折板絮凝池1中设置有絮凝折板3,所述折板絮凝池1的上游端设置有混合絮凝通道4,所述折板絮凝池1的下游端设置有多通道排水口5;所述斜管沉淀池2中设置有沉淀斜管6,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上游端设置有多通道进水口7,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下游端上部设置有沉淀出水口8,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下游端底部设置有沉淀排泥口9,所述沉淀出水口8位于所述沉淀斜管6上方,所述沉淀排泥口9位于所述沉淀斜管6下方;所述折板絮凝池1的底壁高度高于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底壁高度,所述折板絮凝池1和所述斜管沉淀池2之间设置有中间过渡池10。

进一步地,所述絮凝折板3的顶部高度与所述混合絮凝通道4的底部高度齐平,所述多通道排水口5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排水通道,且最高的所述排水通道低于所述絮凝折板3的顶部,最低的所述排水通道低于所述絮凝折板3的底部。所述多通道进水口7包括多个高度不同的进水通道,且多个所述进水通道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沉淀斜管6的底部高度。所述结构能够提高絮凝沉积效果,使位于不同悬浮高度的絮凝物不会在流动转移时重新混合。

具体地,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底部设置有污泥输送带11,所述污泥输送带11的一端设置有输送驱动轮12,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侧壁下部设置有中间传动轮13,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侧壁顶部设置有输送驱动电机14,所述输送驱动电机14和所述中间传动轮13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中间传动轮13和所述输送驱动轮12通过链条或皮带传动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2的外侧设置有污泥积蓄池15,所述污泥积蓄池15通过所述沉淀排泥口9连通所述斜管沉淀池2,所述污泥积蓄池15的底部连接沉淀池排泥管16,所述斜管沉淀池2和所述污泥积蓄池15之间还设置有堵塞反冲管17。当所述斜管沉淀池2上游端底部沉淀较多污泥后,通过所述污泥输送带11可将上游端的污泥聚集到下游端,并通过所述沉淀排泥口9排出;当所述沉淀排泥口9发生堵塞时,通过所述堵塞反冲管17对所述沉淀排泥口9进行反冲,从而将堵塞的污泥从所述沉淀排泥口9中清理出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