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4076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现有的连续反应器,大多都是将反应后得到的气体产物或液体产物全部收集,然后再进一步的从中分离出我们想要的一种或者多种目标产物,这样后续的分离工作有时候就会比较繁琐,而且会增加后续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在反应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目标产物进行分离,减少后续工作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固液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密闭反应釜、液体进料罐、液体进料泵、初分离罐、二次分离罐、液体收集罐、气体收集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液体进料罐连接,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所述初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连接,所述二次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初分离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气体收集装置通过管道与所述二次分离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液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密闭反应釜的底部连接,所述密闭反应釜、所述液体进料罐、所述液体进料泵、所述初分离罐、所述液体收集罐和所述气体收集装置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密闭反应釜包括釜体和设在所述釜体外围的加热套,所述加热套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釜体内设有搅拌装置、吊篮和第一温度探头,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盖子,所述搅拌装置、所述吊篮和所述第一温度探头固定在所述盖子上,所述搅拌装置和所述第一温度探头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密闭反应釜的顶部设有液体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密闭反应釜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所述液体进料泵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所述液体进料口连接,所述初分离罐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一出料口连接,所述液体收集罐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接。

具体的,所述液体进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上均设有阀门。

其中,所述液体进料罐和液体收集罐的底部设有重量计量装置,所述重量计量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初分离罐外围设有恒温装置,所述初分离罐内部设有第二温度探头,所述恒温装置以及所述第二温度探头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初分离罐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

具体的,所述恒温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包裹层和加温装置,所述加温装置设置在所述初分离罐和所述保温材料包裹层之间,所述加温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其中,所述二次分离罐外围设有冷凝水循环装置,所述二次分离罐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

其中,所述气体收集装置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连接所述二次分离罐和气体收集装置的管道经过所述气体流量计量装置与所述气体收集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液体进料泵为蠕动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密闭反应釜后设置初分离罐和二次分离罐,使得在密闭反应釜内反应后且在反应温度下为气态的产物在出了密闭反应釜后经过两次分离而分离开来,然后可以判断出目标产物在哪一部分产物中,而后有针对性进行后续的分离工作,这样就避免了把所有的反应产物都收集在一起后再进行分离的繁琐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固液连续反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密闭反应釜的纵向剖面图。

图中,1-密闭反应釜,2-液体进料罐,3-液体进料泵,4-初分离罐,5-二次分离罐,6-液体收集罐,7-气体收集装置,8-控制系统,9-釜体,10-加热套,11-搅拌装置,12-吊篮,13-第一温度探头,14-盖子,15-液体进料口,16-第一出料口,17-第二出料,18-第三出料口,19-第四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固液连续反应器,如图1所示,包括密闭反应釜1、液体进料罐2、液体进料泵3、初分离罐4、二次分离罐5、液体收集罐6、气体收集装置7和控制系统8,液体进料泵3的输入口通过管道与液体进料罐2连接,输出口通过管道与密闭反应釜1的顶部连接,初分离罐4通过管道与密闭反应釜1的顶部连接,二次分离罐5通过管道与初分离罐4的顶部连接,气体收集装置7通过管道与二次分离罐5的顶部连接,液体收集罐6通过管道与密闭反应釜1的底部连接,密闭反应釜1、液体进料罐2、液体进料泵3、初分离罐4、液体收集罐6和气体收集装置7均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反应需要的液体物料储存在液体进料罐2中,反应需要的固体物料在开始反应之前先投入到密闭反应釜1中,液体进料泵3将液体进料罐2中的液体物料泵送到密闭反应釜1中与密闭反应釜1中的固体物料接触,密闭反应釜1对其内部的物料进行加热促使它们反应,反应产生的液体产物从密闭反应釜1的底部进入到液体收集罐6中,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从密闭反应釜1的顶部进入到初分离罐4中进行第一次初步分离,由于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中有一部分气体是因为反应温度比较高而以气态存在的,当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从密闭反应釜1的顶部进入到初分离罐4中进行第一次初步分离时,将初分离罐4内的温度设置为一个恒定值,即初分离值,气体产物中沸点高于该初分离值的那部分气体就会冷凝成液体留在初分离罐4中,沸点低于该初分离值的那部分气体则从初分离罐4的顶部进入二次分离罐5进行第二次初步分离,二次分离罐5内的温度一般设置为室温,即二次分离值,气体产物中沸点高于该二次分离值的那部分气体就会冷凝成液体留在二次分离罐5中,沸点低于该二次分离值的那部分气体则从二次分离罐5顶部进入到气体收集装置7中。控制系统8可以控制液体进料泵3的启停、密闭反应釜1加热温度值的设定以及初分离罐4的初分离值的设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密闭反应釜1包括釜体9和设在釜体9外围的加热套10,加热套10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釜体9内设有搅拌装置11、吊篮12和第一温度探头13,密闭反应釜1的顶部设有盖子14,搅拌装置11、吊篮12和第一温度探头13固定在盖子14上,搅拌装置11和第一温度探头13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加热套10对釜体9进行加热,以保证釜体9内的温度达到物料反应所需要的温度;搅拌装置11可以使得液体物料与固体物料接触充分,反应更好;第一温度探头13可以将釜体9内的温度实时反馈到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根据反馈的温度值以及初始设置的加热温度值来对加热套10的功率进行调整;吊篮12用来盛放固体物料,大颗粒的固体涂料可以直接盛放在吊篮12中,小颗粒的物料需要用过滤网或过滤布包裹后盛放在吊篮12中。

如图1和图2所示,密闭反应釜1顶部设有液体进料口15和第一出料口16,密闭反应釜1底部设有第二出料口17,液体进料泵3的输出口通过管道与液体进料口15连接,初分离罐4通过管道与第一出料口16连接,液体收集罐6通过管道与第二出料口17连接。液体进料口15、第一出料口16以及第二出料口17上均设有阀门,阀门方便控制液体物料进入密闭反应釜1以及反应产物排出密闭反应釜1。

如图1所示,液体进料罐2和液体收集罐6的底部设有重量计量装置,重量计量装置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重量计量装置可以实时检测液体进料罐2和液体收集罐6的重量,并把检测的数据实时反馈给控制系统8,这样就可以实时的读出已进入密闭反应釜1的液体物料的重量以及从密闭反应釜1排出的液体产物的重量。

如图1所示,初分离罐4外围设有恒温装置,初分离罐4内部设有第二温度探头,恒温装置以及第二温度探头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初分离罐4底部设有第三出料口18。恒温装置可以使得初分离罐4的内部温度保持在一个恒定值,即初分离值,初分离值可以通过控制系统8设置,第二温度探头实时检测初分离罐4内部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控制系统8,控制系统8根据接收到的反馈值以及初始设置的初分离值来控制恒温装置的功率。恒温装置包括保温材料包裹层、加温装置,加温装置设置在初分离罐和保温材料包裹层之间,加温装置与控制系统8电连接。气体产物经初分离罐4后冷凝成的液体可以从第三出料口18排出,第三出料口18设置有阀门,方便初分离罐4内冷凝液体的排出。

如图1所示,二次分离罐5外围设有冷凝水循环装置,二次分离罐5的底部设有第四出料口19。冷凝水循环装置可以使得二次分离罐5内的温度保持在室温,即二次分离值;气体产物经二次分离罐5后冷凝成的液体可以从第四出料口19排出,第四出料口19设置有阀门,方便二次分离罐5内冷凝液体的排出。

本实施例中,气体收集装置7的顶部设有气体流量计量装置,连接二次分离罐5和气体收集装置7的管道经过气体流量计量装置与气体收集装置7连接。经过初分离罐4和二次分离罐5之后的气体产物经过气体流量计量装置后进入到气体收集装置7中,气体流量计量装置可以检测进入到气体收集装置7内的气体产物的体积,并把该数值发送给控制系统8,人们通过控制系统8可以读出该数值。

本实施例中,液体进料泵3为蠕动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密闭反应釜后设置初分离罐和二次分离罐,使得在密闭反应釜内反应后且在反应温度下为气态的产物在出了密闭反应釜后经过两次分离而分离开来,然后可以判断出目标产物在哪一部分产物中,而后有针对性进行后续的分离工作,这样就避免了把所有的反应产物都收集在一起后再进行分离的繁琐工作;而且在液体进料罐和液体收集罐底部设置了重量计量装置,在气体收集装置顶部设置了气体流量计量装置,这样可以很容易的就读出进入密闭反应釜的液体物料的重量以及从密闭反应釜排出的气体产物和液体产物的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