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476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桶形抽吸式曝气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很多企业在废气处理方面都会花重金购置专用的废气处理设备,而废气一般往往也伴随着粉尘,传统的除尘方式有机械式除尘、湿式除尘、静电除尘和袋式除尘。其中湿式除尘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此外,在除尘的同时还能除去部分气态污染物,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部门的空气污染控制与气体净化,但湿式除尘为达到良好的除尘效果,对叶轮的设计要求较高,同时对喷射高压水沫的喷头位置有特定要求,因此容易导致整体体积较大,结构不紧凑等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除尘效果佳,体积紧凑的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筒,所述除尘筒底部设有废水排出口,所述除尘筒下部位于废水排出口之上的侧壁上设有废气进口,所述除尘筒上方的侧壁设有出口,所述除尘筒顶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为空心轴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垂直延伸至除尘筒内,且其外壁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水沫发生装置;所述电机轴上还设有自吸叶轮,所述自吸叶轮包括固定于电机轴最上端的水沫发生装置上方的上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外缘处设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叶片,所述叶片呈辐射状环绕设置形成笼状结构将水沫发生装置罩于其中,所述叶片下部的末端设有连接相邻叶片的补强环,所述补强环上设有与电机轴连接以此增加叶片下部稳定性的加强筋。

上述结构中,水从电机轴中间输入,再由水沫发生装置雾化形成水沫与在除尘筒内的废气结合以此吸收废气中的颗粒物,电机轴在输送水的同时通过电机带动旋转,并使水沫发生装置转动,在雾化的同时可以不断清洁除尘筒内壁,在电机轴旋转时,同步带动设置于电机轴上的自吸叶轮旋转,水沫与气体中颗粒物结合形成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除尘筒内壁,并顺内壁向下流动进入废水排出口,补强环与加强筋在为叶片提供刚性支撑的同时,还能在叶片转动时使来自废气进口的废气能从补强环与加强筋之间吸入,从而进入自吸叶轮内与水沫结合,甩向除尘筒内壁实现水气分离,再从出口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筒位于废气进口的上方设有电机轴支撑环,所述电机轴支撑环上设有与电机轴之间呈可转动配合的支撑架。

上述结构中,电机轴支撑环与除尘筒内壁相连,并通过支撑架为电机轴末端提供支撑,避免电机轴外伸过长出现晃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机轴支撑环与补强环之间呈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电机轴支撑环与补强环之间间隙配合在自吸叶轮转动时避免两者出现刮擦,同时还能利用自吸叶轮内外之间的压差,将顺着除尘筒内壁下流汇集的废水赶入电机轴支撑环中间并落入废水排出口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沫发生装置包括若干根沿电机轴径向方向延伸且沿电机轴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的水沫喷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空心轴电机将进水管与电机轴结合,并在电机轴转动时带动水沫发生装置转动喷射水沫,使水沫与废气之间产生更大的混合扰流,同时利用电机轴同步带动设置于电机轴上的自吸叶轮,实现离心分离,整体结构紧凑,废气由废气进口进入除尘筒后由自吸叶轮吸入自吸叶轮中心进行水沫混合,混合效果佳,过滤效果好,垂直设计的电机轴及自吸叶轮,承受弯矩小,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尘筒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除尘筒;11-废水排出口;12-废气进口;13-出口;14-电机轴支撑环;141-支撑架;20-电机;21-水沫发生装置;211-水沫喷头;22-自吸叶轮;221-上固定板;222-叶片;223-补强环;22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4,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筒10,所述除尘筒10底部设有废水排出口11,所述除尘筒10下部位于废水排出口11之上的侧壁上设有废气进口12,所述除尘筒10上方的侧壁设有出口13,所述除尘筒10顶部设有电机20,所述电机20为空心轴电机,所述电机20的电机轴垂直延伸至除尘筒10内,且其外壁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若干组水沫发生装置21;所述电机轴上还设有自吸叶轮22,所述自吸叶轮22包括固定于电机轴最上端的水沫发生装置21上方的上固定板221,所述上固定板221外缘处设有垂直向下延伸的叶片222,所述叶片222呈辐射状环绕设置形成笼状结构将水沫发生装置21罩于其中,所述叶片222下部的末端设有连接相邻叶片222的补强环223,所述补强环223上设有与电机轴连接以此增加叶片222下部稳定性的加强筋224。

上述结构中,水从电机轴中间输入,再由水沫发生装置21雾化形成水沫与在除尘筒10内的废气结合以此吸收废气中的颗粒物,电机轴在输送水的同时通过电机20带动旋转,并使水沫发生装置21转动,在雾化的同时可以不断清洁除尘筒10内壁,在电机轴旋转时,同步带动设置于电机轴上的自吸叶轮22旋转,水沫与气体中颗粒物结合形成的液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除尘筒10内壁,并顺内壁向下流动进入废水排出口11,补强环223与加强筋224在为叶片222提供刚性支撑的同时,还能在叶片222转动时使来自废气进口12的废气能从补强环223与加强筋224之间吸入,从而进入自吸叶轮22内与水沫结合,甩向除尘筒10内壁实现水气分离,再从出口13排出。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所述除尘筒10位于废气进口12的上方设有电机轴支撑环14,所述电机轴支撑环14上设有与电机轴之间呈可转动配合的支撑架141。

上述结构中,电机轴支撑环14与除尘筒10内壁相连,并通过支撑架141为电机轴末端提供支撑,避免电机轴外伸过长出现晃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轴支撑环14与补强环223之间呈间隙配合。

上述结构中,电机轴支撑环14与补强环223之间间隙配合在自吸叶轮22转动时避免两者出现刮擦,同时还能利用自吸叶轮22内外之间的压差,将顺着除尘筒10内壁下流汇集的废水赶入电机轴支撑环14中间并落入废水排出口11内。

如图2、图4所示的一种自吸式离心水沫除尘装置,所述水沫发生装置21包括若干根沿电机轴径向方向延伸且沿电机轴周向方向均布设置的水沫喷头211,高压水经由电机轴到达水沫发生装置21上并由水沫喷头211雾化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空心轴电机将进水管与电机轴结合,并在电机轴转动时带动水沫发生装置21转动喷射水沫,使水沫与废气之间产生更大的混合扰流,同时利用电机轴同步带动设置于电机轴上的自吸叶轮22,实现离心分离,整体结构紧凑,废气由废气进口12进入除尘筒10后由自吸叶轮22吸入自吸叶轮22中心进行水沫混合,混合效果佳,过滤效果好,垂直设计的电机轴及自吸叶轮22,承受弯矩小,工作更为稳定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