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系统及车辆清洗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5281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药系统及车辆清洗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出入境集装箱清洗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药系统及车辆清洗消毒装置。



背景技术:

通关时要对出入境及境内港口的过往集装箱及车辆内部进行喷洒消毒,目前车辆清洗消毒装置采用的配药装置主要由罐体、比例配药器、进水/进药管路等组成。目前采用比例配药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比例配药器的精度有限,导致水和原药的配制比不均匀,影响喷淋效果;2、由于比例配药器的调节范围有限,无法实现任意比例的调节;3、罐体唯一,无备用,出现故障或断水情况立刻无法使用,影响口岸的通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药浓度全比例可调、出现故障仍可继续使用的配药系统及车辆清洗消毒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配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比例配药装置、混合装置、连接管,所述比例配药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混合装置,所述比例配药装置可比例地调制原药、水之间混合成药液的配药浓度,并把药液从连接管排出到所述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用于容纳配置设定浓度的药液。

优选地,所述比例配药装置包括包括第一罐体、水箱,所述第一罐体用于盛原药,所述水箱用于盛水,所述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罐体内的原药通过第一连接管流出,所述水箱内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流出,流入第一连接管的原药和流入第二连接管的水合并混合成药液流入第三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罐体与所述第一连接管末端之间设置有计量泵、单向阀,所述第一罐体上设置有注药口、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显示装置、搅拌装置、清洗口,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二连接管之间设置有过滤器、电磁阀、单向阀、水表。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第二罐体、第三罐体、药液排出管,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流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药液通过所述第四连接管、第五连接管分别流入第二罐体、第三罐体,所述第四连接管与所述第二罐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五连接管与所述第三罐体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罐体、所述第三罐体与所述药液排出管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二罐体和所述第三罐体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显示装置、搅拌装置、清洗口。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第四罐体、第五罐体、药液排出管,流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药液流入所述第四罐体,所述第四罐体与第三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流入第四罐体的药液通过连接管流入第五罐体,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五罐体连接所述药液排出管,流入所述第五罐体的药液通过药液排出管流出,所述第四罐体上设置有搅拌装置、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显示装置、清洗口,所述第五罐体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清洗口。

优选地,所述混合装置包括第六罐体,流入所述第三连接管的药液流入所述第六罐体,所述第六罐体与所述第三连接管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第六罐体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显示装置、搅拌装置、隔板、清洗口,所述隔板将所述第六罐体分割成上下两部分,所述隔板的一端设有通流口,流入所述第六罐体的上部分的药液通过所述通流口流入所述第六罐体的下部分,所述第六罐体连接所述药液排出管,流入所述第六罐体的药液通过药液排出管流出。

优选地,所述第六罐体的上半部分的面积大小至少占所述第六罐体的面积大小的1/2。

优选地,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为浮球液位开关,至少包括两个浮球液位开。

优选地,所述液位显示装置是磁翻板远传式液位计、钢带液位计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车辆清洗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配药系统。

相对于现有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效果:

1、配药浓度全比例可调节,满足不同口岸应用;

2、水药混合更均匀,保证消毒效果;

3、配药过程不影响喷淋使用,不影响通关速度;

4、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不影响口岸消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比例配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的标号:

1、水箱,2、第一罐体,3、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第三连接管,6、计量泵,7、单向阀,8、注药口,9、液位显示装置,10、液位检测装置,11、搅拌装置,12、清洗口,13、电磁阀,14、单向阀,15、水表,16、过滤器(前置过滤器-161、工业过滤器-162);

图2中的标号:

17、第二罐体,18、第三罐体,19、药液排出管,20、第四连接管,21、第五连接管,22、电磁阀,23、电磁阀,24、电磁阀,25、电磁阀,26、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浮球开关-261、262、263),27、液位显示装置,28、搅拌装置,29、清洗口;

图3中的标号:

30、第四罐体,31、第五罐体,32、药液排出管,33、连接管,34、电磁阀,35、搅拌装置,36、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浮球开关-361、362、363),37、清洗口,38、液位显示装置,39、电磁阀;

图4中的标号:

40、第六罐体,41、电磁阀,42、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浮球开关-421、422、423),43、液位显示装置,44、搅拌装置,45、隔板,46、通流口,47、药液排出管,48、清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配药系统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配药系统包括比例配药装置、混合装置、连接管,比例配药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混合装置,比例配药装置可比例地调制原药、水之间混合成药液的配药浓度,并把药液从连接管排出到混合装置,混合装置用于容纳配置设定浓度的药液。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为了达到配药比例可调节,满足不同口岸应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比例配药装置采用进水与进原药分别控制的方式,比例配药装置包括水箱1和第一罐体2,盛水的装置采用水箱1,盛原药的装置采用第一罐体2,连接管包括第一连接管3、第二连接管4、第三连接管5,第一罐体2内的原药通过第一连接管3流出,水箱1内的水通过第二连接管4流出,流入第一连接管3的原药和流入第二连接管4的水合并混合成药液流入第三连接管5。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与第一连接管3末端之间设置有计量泵6、单向阀7,原药的用量通过计量泵6进行进药控制,此处的计量泵6可以采用小流量、高精度远传式计量泵,采用的计量泵6可与后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实时通信(图中未示出),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计量泵6的流量与开启时间,来达到控制原药的输出量;为了防止在故障的情况下,药液对水产生污染,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向阀7。

为了能够加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有注药口8,注药口8用于注入原药。

为了提示使用者进行加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9,本实用新型的液位显示装置9采用翻板远传式液位计,翻板远传式液位计可直观显示原药液位的信息同时将原药液位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图中未示出),当翻板远传式液位计显示的液位低时,通过中央控制系统提示使用者要对第一罐体1进行加药。

为了避免第一罐体2上的原药外溢或者无液的情况,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10,此处的液位检测装置10可以为浮球液位开关,为了防止原药外溢或者无液,至少采用了两个浮球液位开关,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分别用来防止原药外溢或者无液。

通过采用液位显示装置9和液位检测装置10,达到了双重监测原药的进量。

为了避免第一罐体2中的原药有沉淀,第一罐体2上设置有搅拌装置11,此处的搅拌装置10可以采用涡轮式搅拌器。

为了能够让第一罐体2内保持清洁,第一罐体2内设置有清洗口12,当配药系统停止工作时,从第一罐体2的注药口8流入清洗药液,从清洗口12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水箱1与第二连接管4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6、电磁阀13、单向阀14、水表15,为了原药能够适应不同水质,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器滤除杂质,图1中的过滤器采用了前置过滤器161和工业级过滤器162两种过滤器,能够更好的滤除杂质。

水的用量通过水表15进行进水控制,此处的水表15可以采用远传式高精度水表,采用的水表15与后台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实时通信(图中未示出),由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13的通断状态,达到对进水量的控制;根据第一罐体2的单向阀7的使用原理,为了防止在故障的情况下,水对药液产生污染,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单向阀14。

比例配药装置的计量泵6和水表15分别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实时通信,计量泵6控制原药的进量和水表15控制水的进量,使得配药浓度全比例可调节,满足了不同口岸应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配药过程会影响喷淋使用,并且影响到了通关速度;配药系统在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影响口岸消毒,降低了通关效率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混合装置采用了三种技术方案。

混合装置方案一、

参考图1、图2,方案一的混合装置包括第二罐体17、第三罐体18、药液排出管19,所述连接管还包括第四连接管20、第五连接管21,流入第三连接管5的药液通过第四连接管20、第五连接管21分别流入第二罐体17、第三罐体18,第四连接管20与第二罐体17之间设置有电磁阀22,第五连接管21与第三罐体18之间设置有电磁阀23,第二罐体17、第三罐体17与药液排出管19之间分别设置有电磁阀24、电磁阀25,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26、液位显示装置27、搅拌装置28、清洗口29。

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26,液位检测装置26可以采用浮球液位开关,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26包括三个浮球液位开关,在罐体上从上到下进行分布,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上方的浮球液位开关261用于防止药液的外溢,下方的浮球液位开关263用于防止缺液,上方和下方之间的浮球液位开关262用于提示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22、电磁阀23的通断状态。

本方案的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上均设置有液位显示装置27、搅拌装置28、清洗口29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的液位显示装置9、搅拌装置10、清洗口11的结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案的混合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本方案采用的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两配药罐各为主备,其中一个罐体进行后端喷淋供药,另一个罐体可以备用,此处采用第三罐体18进行后端喷淋供药,第二罐体17作为备用罐体。

第二罐体17工作时,后端喷药增压装置(图中未示出)从第二罐体17取药,当液位低于浮球开关262时,电磁阀22打开,电磁阀24关闭,第二罐体17进入配药程序,直至达到规定配药量;此时电磁阀23关闭,电磁阀25打开,第三罐体18工作,后端配药增压装置(图中未示出)从第三罐体18取药水,第三罐体18液位低信号触发时启动第二罐体17,关闭第三罐体18,如此循环。同时第二罐体17、第三罐体18均配有搅拌装置28,保证药液的混合均匀。

采用第二罐体17和第三罐体18的双罐体的设计增大了药液的存储量,可以避免短时断水等情况下药液无供给;同时双罐体的设计完全隔离配药与喷药,配药同时也可喷药,且能保证药液比例正确。

混合装置方案二、

参考图1、图3,方案二的混合装置包括第四罐体30、第五罐体31、药液排出管32,流入第三连接管5的药液流入第四罐体30,第四罐体30与第三连接管5之间设置有电磁阀流入第四罐体30的药液通过连接管33流入第五罐体31,连接管33上设置有电磁阀34,第五罐体31连接药液排出管32,流入所述第五罐体31的药液通过药液排出管32流出,第四罐体30上设置有搅拌装置35、液位检测装置36、清洗口37,第五罐体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36、液位显示装置38、清洗口37。

第四罐体30和第五罐体31上均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36,液位检测装置36可以采用浮球液位开关,第四罐体30设置的液位检测装置36包括二个浮球液位开关,在罐体上从上到下进行分布,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上方的浮球液位开关361用于防止药液的外溢,下方的浮球液位开关363用于防止缺液,第五罐体31设置的液位检测装置30包括三个浮球液位开关,在罐体上从上到下进行分布,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上方的浮球液位开关361用于防止药液的外溢,下方的浮球液位开关363用于防止缺液,上方和下方之间的浮球液位开关362用于提示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34的通断状态以控制配药过程。

本方案的液位显示装置38、搅拌装置35、清洗口37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的液位显示装置9、搅拌装置10、清洗口11的结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案的混合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本方案采用的第四罐体30和第五罐体31两配药罐各为主备,其中一个罐体进行后端喷淋供药,另一个罐体可以备用,此处采用第五罐体31进行后端喷淋供药,第四罐体30作为备用罐体。

第五罐体31为后端喷淋增压装置(图中未示出)供药,当液位低于浮球液位开关362时,电磁阀34关闭,第四罐体30进入配药工作状态,直至达到浮球液位开关361位置,配药过程进行搅拌。达到浮球液位开关361位置后停止进药液,搅拌延时规定秒数后,打开电磁阀34,由于连通器原理,搅拌好的药液由第四罐体30进入第五罐体31,再次根据罐体液位流速延时一定时间,第四罐体30和第五罐体31达到液位平衡,再次关闭电磁阀34,第四罐体30进入配药程序,再次达到浮球液位开关361位置后,停止配药,开启电磁阀34,单次配药过程结束。

混合装置的方案二能够达到与混合装置的方案一的相同效果,此处不再对本方案二的技术效果赘述。

混合装置方案三、

参考图1、图4,混合装置包括第六罐体40,流入第三连接管5的药液流入第六罐体40,第六罐体40与第三连接管5之间设置有电磁阀41,第六罐体40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42、液位显示装置43、搅拌装置44、隔板45、清洗口48,隔板45将第六罐体40分割成上下两部分,隔板45的一端设有通流口46,流入第六罐体40的上半部分的药液通过通流口46流入第六罐体40的下半部分,第六罐体40连接药液排出管47,流入第六罐体40的药液通过药液排出管47流出。

本方案的搅拌装置44的最低端在第六罐体40的上半部分,用于搅拌上半部分的药液,未伸入到第六罐体40的下半部分。

第六罐体40上设置有液位检测装置42,液位检测装置42可以采用浮球液位开关,第六罐体40设置的液位检测装置42包括三个浮球液位开关,在罐体上从上到下进行分布,通过与中央控制系统进行通信,上方的浮球液位开关421用于防止药液的外溢,下方的浮球液位开关423用于提示中央控制系统控制后端喷药增加装置(图中未示出)不再喷药,目的在于为了保护喷淋身背,上方和下方之间的浮球液位开关422用于提示中央控制系统控制电磁阀41的通断状态以控制配药过程。

本方案的液位显示装置43、搅拌装置44、清洗口48的结构工作原理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罐体2上设置的液位显示装置9、搅拌装置10、清洗口11的结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方案的混合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本方案采用的第六罐体40采用一体灌,通过隔板45把第六罐体40分割成上下两部分,第六罐体40的下部分进行后端喷淋供药,第六罐体40的下部分作为备用罐体。

当液位低于浮球液位开关105时,配药过程启动,由于搅拌装置44在第六罐体40上部分时,配药搅拌过程中,第六罐体40下部分的药液比例不易受影响,保证喷出的药液比例正确,液位达到规定位置或达到规定配药量时,单次配药过程结束。

本文中的所有罐体可以采用体积为600L的罐体。

需要说明的是,全文中的液位检测装置的浮球液位开关的位置要根据罐体的具体要求安排具体数量、具体位置,不限于本实用新型的液位检测装置的浮球液位开关的设定数量和设定位置。

为了实现喷淋消毒液不受配药过程的影响、设备出现故障时仍然能对口岸进行消毒,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三种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本文的三种混合装置,本文不再一一列出,未列出混合装置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中有部分相同的结构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处,为了方便阅读,本文中对分布在不同部位处的相同结构做了不同的图标号,这种情况的不同图标号,并不代表相同结构起了不同作用不同效果的意思表示,也并不代表相同结构起了相同作用相同效果的意思表示,比如本文中的电磁阀、液位检测装置,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请根据本文中的上下文意思理解本文中涉及的结构的意思表示。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实用新型的人员来说,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