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3026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含量也达到了很高的比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现有的清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装置对细微颗粒物清除的不彻底,无法保证空气净化的质量,使得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含量依然很高,无法将其降低到需要的水平,使用效果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所述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内的第一清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内的第二清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清除装置下方的第三清除装置、位于所述第三清除装置下方的净化装置,所述第一壳体装置包括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左侧的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风机、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清除装置包括弹性板、位于所述弹性板右侧的挡板、位于所述挡板右侧的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下方的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固定板右侧的限定板、位于所述限定板右侧的第一斜板、位于所述第一斜板下方的支撑板,所述第二壳体装置包括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方的连接管、位于所述连接管左侧的支架、位于所述第二壳体下方的排气管、设置于所述排气管上的第二阀门,所述第二清除装置包括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二弹簧上方的堵塞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下方的管道,所述第三清除装置包括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上方的第二海绵块,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第二斜板、位于所述第二斜板左侧的过滤网、位于所述过滤网下方的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下方的竖板、位于所述第二斜板上方的第三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三海绵块左侧的顶靠块、位于所述顶靠块左侧的第三弹簧。

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所述进气管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弹性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弹性板挡住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挡板的左端与所述弹性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板的右端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左端上方,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限定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右端顶靠在所述限定板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斜板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斜板的右端,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斜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四通孔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一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且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所述第二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堵塞板固定连接,所述堵塞板顶靠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堵塞板挡住所述第四通孔,所述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且与所述第一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隔板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海绵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斜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通孔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竖板之间,所述第三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海绵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下表面上,且挡住所述第七通孔,所述顶靠块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海绵块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三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右端与所述顶靠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能够有效的清除空气中的细微颗粒物,清除彻底,净化效果理想,能够将细微颗粒物的含量降低到很低的水平,使其不会影响人体的健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包括第一壳体装置1、收容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内的第一清除装置2、位于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下方的第二壳体装置3、收容于所述第二壳体装置3内的第二清除装置4、位于所述第二清除装置4下方的第三清除装置5、位于所述第三清除装置5下方的净化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壳体装置1包括第一壳体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1左侧的进气管12、设置于所述进气管12上的风机13、第一阀门14。所述第一壳体1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壳体1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1、位于其左表面的第二通孔112,所述第一通孔111及第二通孔112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进气管12的右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12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进气管1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风机1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所述风机13提供电能,所述风机13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所述风机13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第一阀门14用于控制所述进气管12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清除装置2包括弹性板21、位于所述弹性板21右侧的挡板22、位于所述挡板22右侧的第一海绵块23、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23下方的固定板24、位于所述第一海绵块23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25、位于所述固定板24右侧的限定板26、位于所述限定板26右侧的第一斜板27、位于所述第一斜板27下方的支撑板28。所述弹性板21呈倾斜状,所述弹性板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21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弹性板21挡住所述第二通孔112。所述挡板22呈倾斜状,所述挡板22的左端与所述弹性板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2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23的下表面与所述固定板2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4呈长方体,所述固定板24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挡板22的右端位于所述固定板24的左端上方。所述第一弹簧25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的下端与所述固定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5使得所述固定板24顶靠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限定板2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限定板26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4的右端顶靠在所述限定板26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一斜板27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板27的左端与所述限定板26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27的右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板27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271,所述第三通孔271位于所述第一斜板27的右端。所述支撑板28呈竖直状,所述支撑板28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8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斜板27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壳体装置3包括第二壳体31、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1上方的连接管32、位于所述连接管32左侧的支架33、位于所述第二壳体31下方的排气管34、设置于所述排气管34上的第二阀门35。所述第二壳体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壳体31上设有位于其上表面的第四通孔311及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五通孔312,所述第四通孔311及第五通孔312呈圆形且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32的下端对准所述第四通孔311且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32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连接管32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111且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连接管32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部相通。所述支架33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3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固定连接。所述排气管3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五通孔312且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排气管34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阀门35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34内气体的流量。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清除装置4包括第一隔板41、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上方的第二弹簧43、位于所述第二弹簧43上方的堵塞板42、位于所述第一隔板41下方的管道44。所述第一隔板4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隔板4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隔板4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六通孔411,所述第六通孔411呈圆形。所述第二弹簧43设有两个,所述第二弹簧43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隔板4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3的上端与所述堵塞板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3处于被压缩状态,从而对所述堵塞板42起到支撑作用。所述堵塞板42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堵塞板42顶靠在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上,所述堵塞板42挡住所述第四通孔311。所述管道44呈圆柱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管道44的上端对准所述第六通孔411且与所述第一隔板4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六通孔411与所述管道44的内部相通。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三清除装置5包括第二隔板51、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5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2上方的第二海绵块53。所述第二隔板5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隔板51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51上设有贯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七通孔511,所述第七通孔511呈圆形。所述第一支撑杆5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5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隔板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5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海绵块53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二海绵块53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海绵块53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海绵块53的侧面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4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海绵块5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净化装置6包括第二斜板61、位于所述第二斜板61左侧的过滤网62、位于所述过滤网62下方的第二支撑杆63、位于所述第二斜板61下方的竖板64、位于所述第二斜板61上方的第三海绵块65、位于所述第三海绵块65左侧的顶靠块66、位于所述顶靠块66左侧的第三弹簧67。所述第二斜板61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62呈倾斜状,所述过滤网6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网62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3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支撑杆6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63的上端与所述过滤网62固定连接。所述竖板64呈竖直状,所述竖板6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板6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五通孔31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63与所述竖板64之间。所述第三海绵块65的纵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第三海绵块65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斜板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海绵块65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二隔板51的下表面上,且挡住所述第七通孔511。所述顶靠块66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顶靠块66的右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三海绵块65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三弹簧67的左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7的右端与所述顶靠块66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7处于被压缩状态,所述第三弹簧67向右推动所述顶靠块66,使得所述顶靠块66稳定的顶靠在所述第三海绵块65上。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使用时,首先打开第一阀门14及第二阀门35,然后打开风机13的开关,然后外界的空气进入到所述进气管12内,然后进入到所述第一壳体11内。由于弹性板21的上端顶靠在第一壳体11的内表面上,所述弹性板21挡住所述第二壳体112,使得弹性板21左侧的气压增大,然后弹性板21的上端向右移动,使得弹性板21左侧的空气经过弹性板21的上端进入到弹性板21的右侧,在风机13关闭状态下所述弹性板21对第一壳体11内部起到密封的作用。然后进入到弹性板21右侧的空气经过第一海绵块23的过滤后进入到第一海绵块23的右侧,并且空气可以带动第一弹簧25振动,使得第一弹簧25碰到第一海绵块23上,使得第一海绵块23随之振动,进而可以防止杂质堵塞住第一海绵块23,提高第一海绵块23对空气过滤的效率。然后空气经过第三通孔271进入到所述第一斜板27的下方,然后进入到所述连接管32内,由于空气集中到所述连接管32内,使得连接管32内的气压较大,进而使得所述堵塞板42向下移动,使得连接管32内的空气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31内,在连接管32内气压不大时,所述堵塞板42对所述第二壳体31内起到密封保护的作用。进入到所述第二壳体31内的空气经过第六通孔411进入到所述管道44内,然后经过所述第二海绵块53的过滤后穿过所述第七通孔511,然后经过第三海绵块65的过滤后流动到所述第三海绵块65的左侧,然后经过过滤网62的过滤后进入到所述第二斜板61的下方,最后经过所述排气管34排出,排出的空气环保无污染。至此,本实用新型高效环保的去除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