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96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涉及除尘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



背景技术:

水膜除尘器:是一种利用含尘气体冲击除尘器内壁或其他特殊构件上用某种方法造成的水膜,使粉尘被水膜捕获,气体得到净化的净化设备。包括冲击水膜、惰性(百叶)水膜和离心水膜除尘器等多种分类。水膜除尘器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由筒体下部顺切向引入,旋转上升,尘粒受离心力作用而被分离,抛向筒体内壁,被筒体内壁流动的水膜层所吸附,随水流到底部锥体,经排尘口卸出。水膜层的形成是由布置在筒体的上部几个喷嘴、将水顺切向喷至器壁。这样,在筒体内壁始终覆盖一层旋转向下流动的很薄水膜,达到提高除尘效果的目的。

管式水膜除尘器采用喷雾或其他方法,使除尘装置的壁上形成薄层水膜,以捕集粉尘,常用的有竖管式水膜除尘器和斜棒式洗涤栅水膜除尘器,其缺点是高度较大,布置困难,并且在实际运行中发现有带水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有望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相比提高了单管的除尘效率、占地面积也更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专利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使水流(水膜)流向与气流方向相逆,极大地提高了单管的液气相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单管的除尘效率。

本实用新型专利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主要包括固定支架、出水口、导流槽、出水孔、a面、b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出水口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的背面,导流槽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的正面,出水孔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的两侧,且出水孔与导流槽的上端相连接,导流槽的下端与出水口相连接,a面固定于固定支架的上端,靠近导流槽一边;b面固定于固定支撑架的上端,靠近出水口一边。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圆柱形框架结构,材料为花岗岩、陶瓷、搪瓷、水泥、竹或者其他防腐材料层。

进一步,所述导流槽为半圆管结构,材料为涂有防腐层的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大液相与气相接触面积,有效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设备占地面积、体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运行安全、操作及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出水口与导流槽工作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作状态下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固定支架,2、出水口,3、导流槽,4、出水孔,5、a面,6、b面,7、气流方向,8、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优点和特征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包括:一种管式水膜除尘器逆流管,主要包括固定支架1、出水口2、导流槽3、出水孔4、a面5、b面6组成,其特征在于:出水口2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1的背面,导流槽3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1的正面,出水孔4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于固定支架1的两侧,且出水孔4与导流槽3的上端相连接,导流槽3的下端与出水口2相连接,a面5固定于固定支架1的上端,靠近导流槽3一边;b面6固定于固定支撑架1的上端,靠近出水口2一边。

所述固定支架1圆柱形框架结构,材料为花岗岩、陶瓷、搪瓷、水泥、竹或者其他防腐材料层。

所述导流槽3为半圆管结构,材料为涂有防腐层的金属材料。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工作原理是:b面采用常规管式水膜除尘器用管的溢流出水设计,在迎向含尘气流的a面,设置了出水孔以及导流槽,使水流(水膜)流向与气流方向相逆,极大地提高了单管的液气相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单管的除尘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